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周期调经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青春期功血)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患者,经人工周期调经(50例,观察组)和口服复合避孕药调经(35例,对照组)6个周期治疗后,两组撤药性岀血时间及不良反应,以及治疗结束后第3月末和第6月末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期间两组撤药性岀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第3月末和第6月末复查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调理青春期功血中人工周期调经效果较复合避孕药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为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最近20年乳腺癌发病率也在飞速上升,其主要原因为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导致肥胖人口的增加;此外与年龄、激素水平、乳腺良性疾病等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4.
近年来,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美国平均每8位妇女就有1人受其影响。仅2009年,美国新增加约192370例患者,有40170例死亡报道。近10年,随着基因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乳腺癌已经被证明是由不同基因表达谱组成的一类恶性疾病。根据不同的基因表达谱可以将乳腺癌分成不同的亚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鼠体内雌激素对子宫动脉和冠状动脉的作用与两者的平滑肌细胞(SMC)表现型的关系.方法:HE染色观察子宫动脉和冠状动脉的的组织形态学结构.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比较子宫动脉和冠状动脉SMC中平滑肌特异性肌动蛋白α-SM actin和非肌细胞型肌动蛋白β-NM actin平均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检测子宫动脉和冠状动脉SMC的α-SM-actin和β-NM-actin含量,并检测β-雌二醇刺激下两者β-NM actin含量变化情况.结果:冠状动脉SMC以收缩型SMC为主,高表达α-SM actin;子宫动脉SMC以合成型SMC为主,高表达β-NMactin.在生理浓度β-雌二醇刺激下子宫动脉SMC的β-NM actin含量显著上升.结论:冠状动脉和子宫动脉的SMC表现型存在明显差异,前者显示收缩型SMC特点,后者接近合成型SMC.雌激素能够刺激合成型SMC的增殖.  相似文献   
6.
病灶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腺肌病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与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亮丙瑞林注射液)或口服避孕药(去氧孕烯-炔雌醇,妈富隆片)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行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手术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分析手术加GnRH-α、手术加妈富隆及单纯手术3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痛经评分及月经量都较治疗前下降,月经量下降例数百分比分别为82.1%、83.3%和55.8%。手术加GnRH-α组治疗后痛经评分明显低于手术加妈富隆组(0.93±1.30VS2.00±1.88,P=0.027),且其痛经缓解和消失比例明显高于另两组(P=0.023;P=0.019)。3组患者随访期间复发率分别为14.3%、22.2%和39.5%。复发者与无复发者相比,年龄、初潮年龄、产次、瘤体大小、瘤体位置、手术方式及治疗前月经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腺肌瘤病灶多发患者复发率显著高于单发患者(P=0.003),且绝大部分复发患者在治疗前有痛经。结论:病灶切除手术后无论是否辅助药物治疗均能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病,术后辅助GnRH-α...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为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最近20年乳腺癌发病率也在飞速上升,其主要原因为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导致肥胖人口的增加;此外与年龄、激素水平、乳腺良性疾病等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为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最近20年乳腺癌发病率也在飞速上升,其主要原因为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导致肥胖人口的增加;此外与年龄、激素水平、乳腺良性疾病等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阴道微生态状况.方法:采用阴道清洁度、pH值、阴道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优势菌和阴道微生物功能评估168例健康体检者阴道微生态状况.结果:168例体检者阴道微生态正常者117例(69.64%),微生态失调者51例(30.36%);微生态失调51例者中确诊滴虫性阴道炎2例(1.19%),细菌性阴道病3例(1.79%),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5例(2.98%);41例未确诊者阴道菌群正常但阴道pH值、清洁度、阴道微生物功能异常者27例(16.07%),菌群异常者14例(8.33%).结论:阴道微生态状况是评估女性生殖道感染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