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周目标教学管理在护理管理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6名本科实习护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名.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教学;实验组护生采用周目标教学管理,即制订周目标并积极组织落实周目标.结果 实验组护生临床能力及对教师的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周目标教学管理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CA125、子宫内膜芳香化酶检测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价值。方法:经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确诊的EMs患者40例(EMs组),因盆腔炎行腹腔镜手术且排除EMs的患者20例(对照组),术前均抽血检测血清CA125水平,术中取其子宫内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芳香化酶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EMs组血清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Ⅲ~Ⅳ期EMs患者血清CA125水平较Ⅰ~Ⅱ期患者高(P<0.05),EMs组在位内膜芳香化酶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Ⅲ~Ⅳ期EMs患者在位内膜芳香化酶阳性表达率与Ⅰ~Ⅱ期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清CA125≥35 u/mL为临界值,诊断EMs的敏感性为55.0%,特异性为80.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子宫内膜芳香化酶诊断EMs的敏感性为92.5%,特异性为90.0%;2种方法联合检测诊断EMs的敏感性95.0%,特异性70.5%。结论:血清CA125联合子宫内膜芳香化酶检测可提高EMs的早期诊断率和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周期调经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青春期功血)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患者,经人工周期调经(50例,观察组)和口服复合避孕药调经(35例,对照组)6个周期治疗后,两组撤药性岀血时间及不良反应,以及治疗结束后第3月末和第6月末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期间两组撤药性岀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第3月末和第6月末复查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调理青春期功血中人工周期调经效果较复合避孕药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熊霞鹂  朱云霞  魏宏  赵志强  高翔  张志红  孟君 《西部医学》2022,34(8):1199-1203+1208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年10月~2021年4月于我院收治的160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存在HBV感染,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GDM合并HBV感染,96例)和对照组(单纯GDM,64例);观察组根据孕期是否出现肝功能异常分为肝功能异常组(42例)及肝功能正常组(54例)。分别比较观察、对照组以及肝功能异常、 肝功能正常组孕妇孕期胰岛素使用率,孕妇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膜早破(PROM)、产后出血(PPH)、早产、剖宫产的发生率;分别比较各组新生儿在分娩时的新生儿窒息、小于胎龄儿(SGA) 、巨大儿及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孕妇孕期胰岛素使用率,母体并发症如ICP、PPH、早产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如新生儿窒息、SGA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功能异常组患者孕期胰岛素使用率、母体并发症如HDCP、ICP、PPH及早产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肝功能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异常组新生儿并发症如新生儿窒息、SGA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肝功能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BV感染可增加GDM孕妇孕期胰岛素使用率,导致GDM孕妇不良母儿结局增加,且胰岛素使用率及不良母儿结局发生率可能与肝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5.
张锋  熊霞鹂  张静  潘国秋 《海峡药学》2011,23(11):131-132
目的分析凯妮汀阴道栓剂及保妇康栓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6月绍兴市妇幼保健院门诊确诊的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98人,分为A组,43例,予以凯妮汀阴道栓剂治疗6个周期;B组,55例,予以保妇康栓治疗6个周期。治疗第三、六个月复查。结果治疗第三个月复查时,A组患者有效率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六个月复查时,A组患者有效率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凯妮汀阴道栓剂短期疗效优于保妇康栓,但二者的长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槲皮素在HPV阳性的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ASCU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宫颈癌高发区湖北五峰为试验点。使用TCT和HC-2筛查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的ASCUS患者90名,随机选取45名为实验组,另外45名为对照组。用中药槲皮素宫颈局部上药,6个月后复查,采用TCT和HC-2检测用药前后宫颈细胞学的变化以及高危型HPV阳性患者例数的改变。结果槲皮素治疗后,经TCT筛查,实验组正常患者38例,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正常患者20例,总有效率为44.4%。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2检测高危型HPV感染阳性例数的改变,实验组转阴30例,转阴率为66.7%,对照组转阴16例,转阴率为35.6%。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槲皮素对HPV阳性的ASCUS患者有较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HBV感染孕期应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抗病毒治疗对肾功能及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2018年7月1 日~2019年6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分娩的HBV感染孕妇120例,孕期全程口服TDF治疗40例(A组),孕中晚期口服TDF治疗40例(B组),未抗病毒治疗40例(C组)。检测血清磷(P)、肾小球滤过率(GFR)、肌酐(sCr)、肌酸激酶(CK)、尿蛋白(uPRO),记录新生儿出生时头围、身长、体质量和不良事件。结果 在孕36周时,A组血P、GFR、sCr、CK和uPRO分别为(1.2±0.1)mmol/L、(120.9±7.9)mL/(min·1.73 m2)、(52.1±7.9)μmol/L、(57.7±21.8)U/L、6例(15.0%),与B组【分别为(1.2±0.1)mmol/L、(119.5±9.4)mL/(min·1.73 m2)、(50.6±7.7)μmol/L、(56.6±18.8)U/L、5例(12.5%)】或C组【分别为(1.2±0.1)mmol/L、(125.7±8.7)mL/(min·1.73 m2)、(48.9±7.2)μmol/L、(53.9±16.1)U/L、4例(10.0%)】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娩时,A组孕妇新生儿身高、头围和体质量分别为(50.0±1.1)cm、(333.6±5.1)cm和(3383±319)g,与B组【分别为(49.9±1.2)cm、(333.9±5.1)cm和(3215±327)g】或C组【分别为(50.1±1.1)cm、(332.9±5.7)cm和(3284±328)g】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分娩不良事件方面,仅C组出现1例新生儿锁骨骨折。结论 TDF对HBV感染孕妇肾功能和胎儿生长发育无显著影响,母儿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CA125、子宫内膜芳香化酶检测诊断子宫内膜异住症(endometriosis,EMs)的价值,方法:经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确诊的EMs患者40例(EMs组),因盆腔炎行腹腔镜手术且排除EMs的患者20例(对照组),术前均抽血检测血清CA125水平,术中取其子宫内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芳香化酶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EMs组血清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P<1.05),Ⅲ~Ⅳ期EMs患者血清CA125水平较I~Ⅱ期患者高(P<0.05),EMs组在位内膜芳香化酶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Ⅲ~Ⅳ期EMs患者在位内膜芳香化酶阳性表达率与Ⅰ~Ⅱ期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清CAl25≥35 μ/mL为临界值,诊断EMs的敏感性为55.0%,特异性为80.O%;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子宫内膜芳香化酶诊断EMs的敏感性为92.5%.特异性为90.0%;2种方法联合检测诊断EMs的敏感性95.0%,特异性70.5%.结论:血清CA125联合子宫内膜芳香化酶检测可提高EMs的早期诊断率和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妇科手术易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因妇科疾病于绍兴市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手术的360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原因。结果与附件手术比较,子宫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转开腹手术发生率明显升高(均P〈0.01);肌瘤剔除术(LM)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中转开腹率明显升高(P〈0.05)。子宫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亦高于子宫肌瘤剔除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资料严重并发症以出血发生率最高,占53.33%,主要发生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手术中。结论手术并发症与手术种类、难易、腹部手术史、医生的手术经验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0.
病灶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腺肌病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与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亮丙瑞林注射液)或口服避孕药(去氧孕烯-炔雌醇,妈富隆片)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行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手术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分析手术加GnRH-α、手术加妈富隆及单纯手术3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痛经评分及月经量都较治疗前下降,月经量下降例数百分比分别为82.1%、83.3%和55.8%。手术加GnRH-α组治疗后痛经评分明显低于手术加妈富隆组(0.93±1.30VS2.00±1.88,P=0.027),且其痛经缓解和消失比例明显高于另两组(P=0.023;P=0.019)。3组患者随访期间复发率分别为14.3%、22.2%和39.5%。复发者与无复发者相比,年龄、初潮年龄、产次、瘤体大小、瘤体位置、手术方式及治疗前月经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腺肌瘤病灶多发患者复发率显著高于单发患者(P=0.003),且绝大部分复发患者在治疗前有痛经。结论:病灶切除手术后无论是否辅助药物治疗均能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病,术后辅助GnRH-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