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探索乙型肝炎DNA阳性的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前快速转阴及肝移植术后复发的防治。方法 4例乙型肝炎两对半小三阳、HBV-DNA(-)的患者术前开始联合口服拉米夫定(1amivudine)及泛昔洛韦.术后3个月内治疗同前,3个月后仅口服拉米夫定维持至今;2例乙型肝炎两对半大三阳、HBV-DNA( )的患者,术前除口服拉米夫定及泛昔洛韦外,同时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共14d,肝移植术中无肝期快速静脉滴注15000u静脉用乙肝免疫球蛋白,术后3个月内联合口服拉米夫定及泛昔洛韦,术后3个月内治疗同前,3个月后仅口服拉米夫定维持至今。结果 1例患者术后第19天死于肺部霉菌感染,1例患者第49天死于肝动脉及门静脉栓塞;4例患者长期存活,生存时间最长的患者已接近3年,术后全部患者均未发现有乙型肝炎复发。结论 拉米夫定、乙肝免疫球蛋白及泛昔洛韦联合使用可使乙型肝炎DNA阳性的终末期肝病患者在肝移植前快速转阴,并能预防乙肝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8年9月间90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发生胆道狭窄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 90例肝移植受者中,术后有8例发生胆道狭窄并发症(8.89%),其中吻合口狭窄5例,非吻合口狭窄3例.吻合口狭窄中,有3例因炎症水肿引起狭窄,经内镜逆行胆管造影(ERC)球囊扩张或置入胆道支架治疗后痊愈;另2例因吻合口胆漏疤痕收缩导致狭窄,经ERC置入胆道塑料支架,1例狭窄消失,1例好转.3例非吻合口狭窄者,均为弥漫性肝内胆管狭窄,经ERC或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采用球囊扩张和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效果不佳,2例行二次肝脏移植后获救,1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吻合口狭窄和非吻合口狭窄的病因对治疗的反应存在差异,因此,要重视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病因诊断和分析.只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均可有效地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为评价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和急性特发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效果,作前瞻性研究。病例和方法:1986~1996年共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320例,其中118例因为病因不符合研究条件除外,137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在秦内镜下括约肌药开术(住院72h内),128例手术顺利(9例插入导管受阻),65例符合条件而未作插约肌切开术的患者作对照组。结果:未出现与内窥镜操作相关的死亡率,发病率为2.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自发破裂出血的诊治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收治的47例PHC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2 a.结果47例患者中,41例(87.23%)合并有肝硬化.行手术治疗44例(93.6%).其中行肝切除术者17例,有5例生存时间超过2 a;术后病人的死亡原因主要为肝功能衰竭(22例)、消化道出血(10例)和肾功能衰竭(5例).结论正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能够提高PHC自发破裂出血病人的生存率,手术切除肿瘤仍然是降低PHC破裂出血病人死亡率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张勇  郭永章 《云南医药》2004,25(1):15-18
目的 本实验旨在观察ANP时ET在腔静脉血和门静脉血中的浓度变化。方法 将 10 8只大鼠随机分成仿手术组 (A )、损伤对照组 (B)、DA给药一组 (C)和二组 (D )。采用 4 5%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逆行注射建立大鼠ANP模型 ,并于 1h、 6h、 2 4h采集尾静脉和下腔静脉、门静脉血液 ,用放免法测定ET含量 ,取胰腺组织作病理切片检查和评分。结果 对照组大鼠外周血、门脉血和腔静脉血ET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给药组 ,其胰腺病理学改变也明显加重 ,DA一组和DA二组的ET水平及病理改变也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ET能有效反映胰腺病变程度 ,检测门脉血指标比外周血更灵敏、准确 ,经腹主动脉给药比外周静脉注射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应用TriVex治疗大隐静脉曲张4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静脉曲张刨吸术(transillumina ted powe-ted phlebectomy,TriVex)正日益成熟,并且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我院自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对47例(69条肢体)大隐静脉曲张行TriVex手术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8年9月间90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发生胆道狭窄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 90例肝移植受者中,术后有8例发生胆道狭窄并发症(8.89%),其中吻合口狭窄5例,非吻合口狭窄3例.吻合口狭窄中,有3例因炎症水肿引起狭窄,经内镜逆行胆管造影(ERC)球囊扩张或置入胆道支架治疗后痊愈;另2例因吻合口胆漏疤痕收缩导致狭窄,经ERC置入胆道塑料支架,1例狭窄消失,1例好转.3例非吻合口狭窄者,均为弥漫性肝内胆管狭窄,经ERC或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采用球囊扩张和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效果不佳,2例行二次肝脏移植后获救,1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吻合口狭窄和非吻合口狭窄的病因对治疗的反应存在差异,因此,要重视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病因诊断和分析.只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均可有效地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  相似文献   
8.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38岁,因“颈部软组织反复感染30余a”入院. 患者3岁时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颈部皮肤破溃,并有脓液流出;经清创、抗感染处理后好转.2a前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并时有气泡冒出,在外院给予脓肿切开引流后好转.  相似文献   
9.
赵雄齐  陈刚  温晓明  李晓延 《吉林医学》2010,31(10):1318-1319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08年5月云南省祿劝县第一人民医院外一科的43例原发腹股沟疝自体疝囊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40~70min,平均50min,术后12h下床,最短术后6h下床,伤口红肿4例,尿潴留2例。术后2~3周多可进行适当体力劳动。随访最长2年,无一例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指征宽、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复发率低。用自体疝囊替代人工材料的疝填充物,疗效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似,费用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研究大鼠肝缺血预处理后残存肝组织再生过程中基因表达谱的动态变化.方法 Sprague-dawley(SD)大鼠肝在缺血冉灌注前行缺血预处理(10 min缺血后10 min再灌注),再灌注期间行70%肝叶切除建立余肝再生模型,用affmetrix RAT CeneArray 1.0 ST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大鼠再生肝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及归类.结果 再生肝组织有差异表达基因1103条,涉及代谢相关基因、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炎症反应相关基因、凋亡相关基因、信号传导相关基因、细胞因子相关基因、生长因子基因等,差异表达基因显著性的表达趋势有7种.结论 缺血预处理后肝再生的过程是多基因调控的动态变化过程,用基因芯片有助于研究肝再生的机制,为促进肝再生提供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