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症EV71感染手足口病抢救成功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1].截至目前我科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30例,经治疗后均达临床痊愈与好转出院,并成功抢救1例重症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1992~2001年儿科住院死亡病例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回顾分析十堰市太和医院儿科住院死亡病例十年间的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以便进一步降低死亡率。【方法】对1992~2001年本院儿科住院死亡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顺性分析。【结果】10年间,儿科住院死亡病例194例,死亡率为0.72%,引起死亡的疾病主要是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eonatalhypebiltrubinemia.HIE)、早产儿;不同年龄组死亡的主要原因不同,新生儿期以感染性疾病、HIE及早产儿为主,<3岁主要是感染性疾病,>3岁以非感染性疾病为主,感染性疾病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23.67,P<0.01);死亡患儿3岁以下为77.82%,其中新生儿46.39%,1岁以下67.01%。【结论】应加强对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控制,重视孕期保健,避免早产儿及HIE的发生,有望降低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组儿童哮喘及与过敏有关的疾病的过敏原状况,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采用体外过敏原检测系统(CAP系统)对324例患儿进行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抗体检测,将所有受检儿童分为婴幼儿、学龄前、学龄期3组,对过敏原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哮喘发病主要集中于学龄前和要幼儿期,过敏性鼻炎主要发生于学龄儿童;在进行过敏原检查的各种疾病中,哮喘sIgE阳性检出率最高,其次是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咳嗽;要幼儿以食物过敏为主,较大年龄儿童以吸入性过敏为主,学龄前儿童两者均可发生;总的来看,吸入性过敏原以尘螨为主,食人性以牛奶、鱼虾为主;在螨sIgE阳性者中哮喘比率最高,其次是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咳嗽.[结论]螨、牛奶、虾是儿童最常见过敏原.体外血清过敏原特异性抗体检测CAP系统是要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过敏原检测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顾坚  李堰松  顾教伟  李敬风 《陕西中医》2012,33(11):1458-1459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VMC)患儿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10mg,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辅酶A100U.d-1+ATP40mg.d-1,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儿治疗前后血清MCP-1、IL-6水平。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MCP-1、IL-6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治疗后血清MCP-1、IL-6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可降低血清MCP-1、IL-6水平,对病毒性心肌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肾活体组织检查 (简称肾活检 )在近年来肾脏病学的迅速发展上起了重大作用。有资料证实肾活检后肾病临床诊断修正率达 34 %~ 6 3% ,治疗方案修正率为 19%~ 36 % ,预后估计修正率达 32 %~ 36 % ,由此可见 ,肾活检为临床减少误诊误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 ,我们经过书面调查 ,特谈看法供同道参考。1 现状调查根据调查发现 ,1三级医院情况 :我们对 6 8家医院调查 ,其开展肾脏病理 (肾活检 )仅有 36 .7% ,而自己本院完全开展此项工作的仅 2 9.4% (包括肾穿、病理、CPC等 )。 2二级医院情况 :在我们调查的 46家医院 ,其开展肾活检不…  相似文献   
6.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 pulmo-nary hemosiderosis,IPH)是一种罕见的、主要发生在儿童的铁代谢异常性疾病,其特点是广泛的肺毛细血管反复出血,肺泡中有大量的含铁血黄素沉着,并伴有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7.
手足口病1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及诊疗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3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及诊疗特点.[结果]手足口病好发于婴幼儿(84.56%),起病时间以5、6月份多见(占85.3%),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81.89%)与心肌酶谱异常(63.71%),病原学检查以柯萨奇病毒感染多见.成功抢救1例为重症EV71感染患儿,其肺部X线变化迅速,且呈多样性改变.[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易并发多器官功能受损,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注意重要器官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肝炎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常见疾病之一。现将我院 1992年 7月至 1995年 6月收治的 2 48例 0~ 3岁病毒性肝炎患儿感染的病因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15 6例 ,女 92例 ,男女比为 1 7∶1;年龄为生后 3 8d至 3周岁。 1岁以内 2 7例 ,1~ 3岁 2 2 1例。1 2 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HAV IgM、HCV IgG、HBV M及CMV IgM。1 3 诊断标准 病毒性肝炎诊断依据 1995年上海第 6届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订的统一标准[1] 。1 4 结果 本文 2 48例病毒性肝炎患儿 ,HAV感染 10 …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20例感染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其病因包括感染因素、非感染因素及部分原因不明者。本文收集了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2 2 0例 ,并分析其发病的感染因素 ,总结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4年 1月~ 1997年 12月 ,我院儿科收治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1] 的患儿 2 2 0例 ,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 11.60 % ,男 13 0例 ,女 90例。入院时日龄为产后 6小时至 2 8天 ,<7天 14 0例 ,≥ 7天 80例。胎龄 <3 7周 16例 ,≥ 3 7周 2 0 4例。出生体重 <2 5 0 0g 12例 ,≥ 25 0 0g 2 0 8例。顺产 167例…  相似文献   
10.
医疗质量"零缺陷"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5  
一、医疗质量“零缺陷”管理的概念 按照“零缺陷”管理之父克劳士比对质量的定义:质量是符合要求,而不是好。所谓“零缺陷”,是一种管理的执行标准,是一种工作态度,是质量工作的决心亦即不向不符合质量作妥协的精神。具体到医疗质量管理中,我们认为“零缺陷”是一种医疗质量管理的执行标准,是用象征的方法说出“诚信”,或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强化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意识,要求在医疗活动过程中避免任何医疗质量缺陷,使医疗质量达到无缺陷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