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腹腔镜与常规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腹腔镜和常规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分别实施腹腔镜疝修补术及常规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高于切开组,术后疼痛时间、下床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较多优点,但手术时间长,费用高,学习曲线较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早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早期患者资料,将其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拉米夫定(葛兰素史克公司)100 mg/次/日,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2、4、8周的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清HBV DNA水平比较,并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清HBV DNA载量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短疗程糖皮激素治疗联合拉米夫定抗病毒可以提高早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法莫替丁治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期间脾脏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变化艾冬梅李宗富李继红阎军波张朝华周济远(张家口医学院组胚教研室)本文在先前研究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期间脾脏红髓和白髓形态改变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脾内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变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分...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外科手术的可行性。②方法对32例腔镜辅助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3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70~140分钟,平均100分钟,术中出血10~80mL,无并发症,无中转手术,术后3~5天出院,术后美容效果满意。④结论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技术安全有效,并具有明显的美容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陈铁良  李宗富  王刚  刘伟 《天津医药》2007,35(2):150-151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最常见的急腹症。过去多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随着腹腔镜外科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生主张行腹腔镜手术。我院自2004年2月-2004年12月,临床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123例,手术前均对患者详细说明所要施行手术的优缺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腹腔镜手术(LA)组及开腹手术(OA)组。其中59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64例行开腹手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至今,腹腔镜技术运用于结直肠手术取得了成功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我院2003年10月-2006年8月开展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29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耳脑胶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2003年8月一2004年4月先后开展腹腔镜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12例,均采用腹腔镜下腹膜外补片耳脑胶固定法(TEP)进行修补,术后随访6~10个月无复发,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痛结肠镜下高频电切除息肉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方法对我科152例大肠息肉患者行无痛结肠镜下结肠息肉电切术护理分析。结果患者1例穿孔,经手术治疗治愈;1例术后大出血,经紧急内镜下治疗出血停止;2例术后1d少量便血,经内科治疗2d出血停止;95例行常规复查肠镜,原部位均未发现息肉。结论无痛结肠镜下行结肠息肉电切术是一种较快速、安全、无痛苦而有效的方法,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对患者电切术后康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不同转移类型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唐山市协和医院普外一科收治的乳腺癌转移患者186例,根据首次诊断发生转移部位分为骨转移组(A组,90例)、肝转移组(B组,30例)、肺转移组(C组,40例)、软组织转移组(D组,26例)4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各组手术时获得的癌组织标本进行MMP-1表达水平观察。结果 A、B组患者MMP-1表达水平均高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数,4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组内,不同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数患者MMP-1表达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病理类型患者MMP-1表达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骨转移、肝转移患者的MMP-1呈高表达,MMP-1在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的判断上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