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39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Reiter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 方法报告2例并检索收集国内文献171例,共计173例Reiter综合征,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 结果 173例Reiter综合征的男女之比为5.41,平均发病年龄为27±10岁.完全型126例,不完全型67例.继发干感染106例,HLA-B27阳性59/72例.控制感染后经消炎痛、泼昆松、甲氨蝶呤等治疗后,均能达到临床完全缓解. 结论 Reiter综合征是病原体感染诱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犬小孢子菌是哺乳类动物皮肤真菌病的主要致病菌。为了明确犬小孢子菌的带菌率和特征,对632只猫进行真菌学检查,并对10只豚鼠进行犬小孢子菌的实验性感染和自然感染作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3.
银屑病患者血清抗致病分支杆菌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银屑病至今病因不明。有关其病因学的报道很多 ,迄今为止 ,大多报道倾向于银屑病是一种有遗传背景的与免疫有关的疾病 ,特别是A族溶血性链球菌超抗原与点滴状银屑病有关的观点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以往大多报道链球菌、葡萄球菌和糠秕孢子菌等与银屑病的相关性 ,而分支杆菌与银屑病的关系尚缺乏报道。现将近年来我们的有关研究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待检标本 :银屑病患者63例(寻常型51例 ,红皮病型7例 ,脓疱型5例) ,均为我所门诊和病房患者 ,除1例为78岁外 ,其余者为12~55岁。采静脉血 ,分离血清后分装 ,-20℃…  相似文献   
4.
面部毛霉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1例因多变根毛霉引起的面部感染。方法经真菌镜检、培养和病理诊断为面部多变根毛霉病。结果患者5岁,因摔跤行鼻骨复位术后,面部出现红色丘疹,斑块,肉芽肿,2003年来我院诊断为面部毛霉病。2004年2月根据药敏试验选择酮康唑200 mg/d治疗2个月好转。因其他原因停止治疗,7个月后病情恶化,面部浸润性斑块,坏死,结黑色痂,脓性分泌物,上唇和上腭部分缺失,再次真菌镜检和培养鉴定为多变根毛霉。2004年12月给予两性霉素B治疗2个月,总剂量为50 mg/kg,明显好转,加用伊曲康唑 100 mg/d治疗。结论多变毛霉可引起皮肤组织浸润性感染,两性霉素B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5.
近来据文献报导新生隐球菌格特变种(Cryptococcus neoformans var.gattii)可发生在艾滋病患者及非流行区,且与新生隐球菌新型变种(Cryptococcus neoformans var.neoformans)所致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经过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对隐球菌脑膜炎的病原体的鉴定、分布和临床特点进行研究。作者对此作了研究。 患者来源于墨西哥国立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研究所。1989~1994年共有20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隐球菌从患者脑脊液中分离。用二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 64岁。患银屑病 38年,先后接受过多种方法和药物治疗。 1964年口服白血宁、外用黑豆馏油软膏。 1967年采用 PUVA、芥子气软膏外用。 1979~ 1987年间断口服甲氨蝶呤 (MTX),总量 5 g。 1987年 4月病情加重,再次口服 MTX无效,首次住我院治疗,采用口服雷公藤、外用去炎松软膏等。治疗后,银屑病基本治愈,但发现其左踝上方有一豌豆大结节未消退,追问病史已 3年,平时有触痛,表面有时有渗液。切除结节作病理检查为日光性角化,疑癌变。给予 X线照射 (放疗 )19次,曾出 现放射性溃疡,后痊愈出院。出院不久,小腿溃疡复发不…  相似文献   
7.
硫唑嘌呤治疗红斑型天疱疮致严重骨髓抑制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硫唑嘌呤可用来治疗多种皮肤病,轻度骨髓抑制是其主要的副作用之一。我们在用硫唑嘌呤治疗1例红斑型天疱疮时,较短时间内发生了较重的骨髓抑制现象,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须癣毛癣菌肉芽肿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8岁。左眼外眦旁起红疹、痒10d,皮疹初起为黄豆大红疹,因瘙痒抓后出现破溃、结痂,且范围扩大、隆起。于2000年11月16日到本院就诊。发疹前否认局部有外伤史和使用皮质类固醇史,发疹后未接受治疗。既往健康,无糖尿病史和浅部真菌病史,家属中无类似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皮肤科情况:左眼外眦旁见一直径2cm斑块,高于皮面约2mm,表面高低不平,间以粟粒大丘疹,丘疹表面覆以黄白色痂。皮损呈圆形,境界清楚,颜色较红,周围皮肤不红肿。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免疫学检查Ig…  相似文献   
9.
红皮病性银屑病19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红皮病性银屑病的临床表现、不同治疗方案的疔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2005年我院收治的193例红皮病性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3例中男女之比为1.6:1,平均发病年龄38岁,自既往其他类型银屑病转化为红皮病性银屑病的平均时间为13年。伴有脓疱23例(局限性17例、泛发性6例),关节痛21例。入院时异常化验结果主要包括外周血白细胞升高94例.白蛋白下降71例,肝功能异常32例。诱因主要为药物、感染、精神因素、局部药物刺激等。雷公藤多甙、阿维A、阿维A联合雷公藤多甙、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红皮病性银屑病的有效率分别为62.01%、73.68%、76.59%、76.92%。结论 雷公藤多甙、阿维A、甲氨蝶呤治疗红皮病性银屑病有效,但其潜在的不良反应限制其长期应用。使用这些药物治疗时,不仅要注意其疗效,还须考虑其不良反应,以个性化治疗为宜。  相似文献   
10.
花斑癣患者的抗复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于2001年12月至2003年12月,对120例复发性花斑癣患者进行了抗复发治疗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