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克民  罗友章  林恩 《广东医学》2002,23(10):1019-1019
患者 ,女 ,2 2岁。于 2 0 0 0年 12月怀孕 8个月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球突出伴视物模糊 ,右额及眼部出现搏动性杂音。体查 :右眼球明显突出 ,球结合膜充血 ,右眼球活动受限 ,视力下降 ,右眼眶闻及吹风样杂音。脑血管造影显示右侧巨大型CCF ,于 2 0 0 1年 4月 17日行血管内可脱性球囊瘘口栓塞术。术中分别用2~ 3号球囊填塞 ,因瘘口多 ,使用 8枚球囊填塞瘘口 ,但杂音仍然存在 ,于瘘口处颈内动脉口放一球囊阻断颈内动脉后杂音消失 ,观察 5 0min,无意识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后脱离球囊 ,于瘘口远端颈内动脉近端再加固填塞 1枚。术后随访 1…  相似文献   
2.
谢锷  罗友章  李克民 《广东医学》2006,27(3):394-394
患者,男,21岁。因头痛进行性加重伴恶心呕吐4 d于2003年8月11日入院。半年前有右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史,临床治愈。本次因劳累,饮酒后出现进行性加重伴头痛、恶心;3 d后出现低热、呕吐、视物模糊、肢体乏力;有嗜烟酒史。体查:神疲,应答切题。BP120/60 mmHg,P 62次/min,R 20次/min。双瞳等大,对光反射存在,眼底清,视乳头充血;舌伸正中;颈软;心肺(-);腹(-);下肢肌张力稍升高,膝反射活跃;右下肢肌力Ⅳ°,余肢Ⅴ°;布氏征、克氏征均(+)。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小板(Plt)及止凝血功能未见异常,TG升高;CSF:橙黄色透明,RBC(++),潘氏法(++),WBC …  相似文献   
3.
报告手术治疗颅咽管瘤41例,其中肿瘤全切除15例、术后半月内死亡5例,大部切除11例,无手术死亡,但术后5年复发3例,肿瘤大部切除囊内引流15例。术后死亡和5年内复发各1例,术后均进行了放射治疗。本组术后恢复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者20例(占存活数的48.78%)。其中肿瘤大部切除囊内引流组最高(64.28%)。作者认为颅咽管瘤的全部切除手术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以降低死亡率。肿瘤大部切除术后放疗的方法是可取的。对囊性肿瘤行大部切除囊内引流,术后放疗的效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4.
颅内动脉瘤致残率、病死率极高,对其血管内栓塞治疗现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2001年12月-2007年12月,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16例,其中Hunt—Hess分级Ⅳ~Ⅴ级患者19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自1980年3月开始,我们对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CT导向生物与微创技术辅以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医疗纠纷对医学生实习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不断上升,这给医学生的实习带来了新困难、新阻力、新课题,直接影响实习效果。如何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引导医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并打下坚实的基础值得医学教育界重视和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广泛切除边缘系统胶质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3年5月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广泛切除的边缘系统胶质瘤10例,术后常规化疗或(和)放疗,6~12个月中复查头颅CT或MRI观察病灶区域的情况,随访其疗效.结果:患者均行广泛性边缘系统肿瘤全切除术.病理检查:星形细胞瘤Ⅰ级6例,Ⅰ~Ⅱ级3例,少枝胶质细胞瘤1例.围手术期情况均良好,无手术死亡.10例患者均获门诊随访,其中最长3年5个月,最短10个月.早期复查头颅CT,未见明显肿瘤残留.近期复查头颅CT或MRI,尚未发现肿瘤复发征象.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广泛切除边缘系统胶质瘤,辅助化疗或(和)放疗是有效治疗方法之一,无明显后遗症.  相似文献   
8.
<正> 鞘内注药治疗颅内感染、肿瘤及其他疾患。在国内外已广泛开展,是目前常用的较好的治疗方法。但对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报道较少。现将我院自1973年12月至1981年5月,应用本法治疗颅内化脓性感染37例,结合文献资料进行简要的回顾。病例概况本文37例:男25例,女12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62岁,平均24岁。引起颅内化脓性感染的原因:开放性颅脑损伤14例。外伤性脑脊液漏9例,外伤性颅骨骨髓炎1例,脑脓肿合并脑膜炎7例,椎管内皮样囊肿自发感染2例,颅脑手术后感染4例。鞘内注药种类:庆大霉素、青霉素,氨基苄青霉素、羧基苄青霉素,链霉素,多粘菌素等。鞘内注药次数:5—30次不等。5—10次的10例。10—15次的22例,15—20次的4例,30次的1例。剂量:一般按常规量。疗效:痊愈35例,死亡2例。  相似文献   
9.
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止肺部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止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诊开颅手术后≤24 h气管切开患者40例,另急诊开颅手术后未于早期气管切开(即切开时间〉24 h或未行气管切开的患者)40例,所有患者术后均用头孢三代,半合成青霉素静脉滴注预防感染,出现肺部感染者均行痰培养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结果5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其中实验组16例有12例感染控制,感染控制时间4~10 d,平均6.5 d。对照组36例,有12例感染控制,感染控制时间为10~20 d,平均17.2 d。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早期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率和控制感染平均时间均显著低于未早期行气管切开患者(P〈0.01),而感染控制率显著高于未早期切开者(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能有效防止重症颅脑损伤术后并发的肺部感染,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高压氧在重症颅脑损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治疗的成功率,加快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预后生活质量和降低死亡率。方法将我院自1990年收治的部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观察,分别于实施高压氧治疗一个疗程后作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评价。结果实验组在加用高压氧治疗一个疗程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病死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可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治疗效果,减低伤残率及死亡率,疗效满意,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