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华  朱英俊 《天津护理》2000,8(5):216-217
本文通过对111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清开娄、地塞米松超声雾化吸入配合青霉素400万u静脉点滴2次/日治疗,与单纯应用青霉素400万u静脉点滴2次/日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患者≤2天症状改善比例治疗组高于对照组,表明清开灵、地塞米松超声雾化吸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腰部椎间盘造影及椎间盘内加压注射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椎间盘内加压注射疗法对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突出的椎间盘内加压注射3~20ml生理盐水,要避免用力过大,加压注射的压力低于3kg/cm^2.结果:脱出的椎间盘组织进入硬膜外腔后接触血液系统,逐渐被血液系统中的T细胞及单核细胞清除吸收.加压注射疗法能够促进这一吸收过程.结论:L1~5椎间盘和L5~S1椎间盘的穿刺体位和穿刺方向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椎间盘内加压注射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加经椎弓根植入人工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适应证的选择。[方法]采用爆裂性骨折的Denis分类,对26例无瘫痪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实施后路椎弓根钉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后经椎弓根植入人工骨(NovaBone又名固骼生)进行治疗。26例患者均为单一节段椎体骨折,椎体的破坏程度采用McCormack的LSC评分。[结果]26例病人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VAS评分改善),椎体高度和形态得到明显恢复(Cobb角平均改善11.5°)。经术后平均20.5个月随访,疼痛均消失,骨折均达到满意复位并愈合,无Cobb角加大,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加经椎弓根植骨术能及时增加椎体的骨容量和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使患者早期活动,减少内固定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断杆、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此方法适用于椎体压缩程度大、或合并有骨质疏松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4.
[背景]通过分析178例严重创伤死亡病例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策略.[病例报告]对178例急诊严重创伤死亡病例进行多因素回顾性分析,见受伤到达医院急诊室时间为15min~2h,平均为31min;死亡时间:现场死亡(伤后1h内死亡)96例(53.9%),早期死亡(伤后2~4h内死亡)75例(42.1%),伤后4~24h死亡7例(14.0%).[讨论]普及公众急救意识,提高医务人员对创伤患者的救治水平的同时应建立完整的急诊抢救室-手术室-急诊监护室-急诊病房的中心一体化模式,提高创伤救治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屏蔽室外由天空反散射引起辐射剂量的数值变化规律和日常辐射监测中对天空反散射的监测方法。方法通过蒙特卡罗程序MCNP4C建模模拟多种条件下X-γ射线的天空反散射。结果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出大尺寸空间天空反散射的阴影半径经验公式。结论屏蔽室外由天空反散射引起的剂量数值变化规律上并不单调递减,在建筑物的阴影半径处达到剂量最大值,建议在阴影半径处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6.
[背景]比较观察椎板切除术和多节段开窗术对腰椎管狭窄的治疗结果.[病例报告]对资料完整的69例腰椎管狭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接受椎板切除术者为35例,接受多节段开窗术者为34例,分别于术后1,5年进行JOA疗效评分及影像学观察.椎板切除术组术后1年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6%,多节段开窗术组为88%;椎板切除术组术后5年临床疗效优良率为69%,多节段开窗术组为8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术后1年X线检查均未见腰椎不稳,术后5年椎板切除术组6例出现腰椎不稳或I0腰椎滑脱.[讨论]椎板切除术和多节段开窗术治疗椎管狭窄的近期疗效均满意,而多节段开窗术远期疗效明显优于椎板切除术,且腰椎不稳及腰椎滑脱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背景]观察颈椎后路改良大Z形交叉式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病例报告]对2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大Z形交叉式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通过术前及术后影像学观察及用JOA 17分法进行近期疗效分析.平均随访14个月,JOA评分从术前平均8.4分改善到术后平均13.7分.影像学检查示术前22例颈椎前突型患者在术后随访时3例转变为直线型;术前5例颈椎直线型患者在术后随访时仍均保持直线型.术后颈椎前后活动度与轴性疼痛的发生相关.[讨论]采用改良大Z形交叉式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减压彻底、椎管扩大充分、防止再关门等优点,是简便、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监护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中的作用及意义,提高对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在SEP监护下,对18例无神经功能损伤及有部分神经功能损伤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进行手术。结果11例未达到监护临界值,5例超过临界值发出警告,接受警告后调整手术过程,术后16例均未发生脊髓功能的进一步损害。结论SEP术中监护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中判断脊髓损伤准确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在临床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简单随机化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使用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在治疗后14、21 d对2组患者行临床疗效判定,判定指标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同时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33%,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ADL评分及NIHSS评分改善幅度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死过程中可以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增强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