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布加氏综合征(BCS)合并下腔静脉(IVC)血栓形成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及其疗效。方法本组9例,均行超声检查,其中7例行MRI检查、6例行DSA检查、3例行CT检查。有6例行介入治疗。结果超声诊断BCS合并IVC血栓形成9例,MRI和DSA诊断6例,CT诊断3例,其中DSA和超声检查最敏感、准确。6例介入治疗均成功,术后下腔静脉压力明显下降,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缓解。无急性肺动脉栓塞、血管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影像学检查对BCS合并IVC血栓形成的诊断确切,介入治疗是BCS合并IVC血栓形成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医源性肾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内科治疗无效的67例医源性肾出血患者,肾动脉造影后行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术前、术后检查肾功有无变化。结果阳性发现率94%,初次栓塞止血率98.5%,其中7例明胶海绵栓塞,复发3例,术前、术后检查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医源性肾出血效果优良,对肾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CT引导下经椎弓根穿刺活检对椎体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椎弓根穿刺活检对椎体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7例椎体病变经椎弓根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 ,随访结果 ,外科手术结果及穿刺并发症。结果 :恶性病变总的穿刺成功率为 10 0 % (10 / 10 ) ,其中首次穿刺成功率为 80 % (8/ 10 ) ,第二次穿刺成功率为 10 0 % (2 / 2 ) ;良性病变穿刺成功率为 5 7 1% (4/ 7) ;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严重穿刺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椎弓根穿刺活检对椎体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 ,并发症较低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当前受社会学术腐败风气的影响,医学研究生教育中存在学风问题。不良学风的成因从教育三方主体的角度分析主要为研究生个人价值取向的功利化、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弊端、研究生指导教师自身行为偏差,因此医学研究生学风建设应在师生意识形态教育、监管体系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5.
医学影像学课程本科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性介绍了医学影像学课程的基本教学现状及主要矛盾和问题,以及改善教学的体会,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医学影像学课程本科教学的整体水平,从根本上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就要建立完善的校园教学网络、教研室网站及网络教室,将多媒体教学提高到网络教学的水平,同时补充完善网络教学的辅助条件。  相似文献   
6.
朱结辉  游箭  牟玮  李强 《重庆医学》2003,32(2):207-210
目的 比较选择性动脉造影和内镜检查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管造影、胃镜、结肠镜、病理结果,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两者对出血的显示情况和诊断正确率。结果 整体上选择性动脉造影与内镜检查(胃镜、结肠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无显著性差异(P>0.05);选择性动脉造影在出血活动期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优于内镜检查(胃镜、结肠镜),选择性动脉造影与内镜检查(胃镜、结肠镜)在出血间歇期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无明显差异。结论 为明确消化道出血原因,急性大出血时选择性动脉造影是首选方法;慢性问断少量出血时,如果常规无创检查方法皆为阴性,行选择性动脉造影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经皮肾镜取石碎石术术后大出血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经皮肾镜取石碎石术(PCNL)术后大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的价值。方法 2589例患者接受PCNL,46例术后出现明显出血,对其中37例保守治疗无效者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结果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术后,37例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随访期间无再次血尿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PCNL术后大出血安全、有效的手段,可作为保守治疗无效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CT导向穿刺活检在骨骼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导引活检在骨骼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骨骼病变行CT导引下活检,每例常规取材2~3次.29例病灶区或灶周硬化明显者应用了Ackermann骨钻针,17例骨质破坏明显者应用了核心切割针,6例囊性或有明显液化区的病灶则细抽吸针.结果活检的诊断准确率90.4%(47/52).5例假阴性者包括2例增生硬化性病灶,3例液化性.结论 CT导引下骨骼活检是诊断骨病变重要手段,是一种安全、准确而有效的方法,对临床治疗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假性动脉瘤出血二例的血管造影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急性咦腺炎患者中有3.5%~10.0%并发假性动脉瘤,进行性膨胀破裂可引起出血,病死率达37.9%[1-3].本文总结了2例患者血管造影表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合并结节硬化的影像诊断、鉴别诊断和介入治疗。方法:分析2例HAML合并结节硬化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和介入治疗方法。结果:HAML合并结节硬化具有以下表现;(1)女性2例,无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病史,肝功能及甲胎蛋白正常;(2)超声为多发的边界清楚的强回声肿块,CT为有明确脂肪密度的肿块,DSA为血供丰富,早期肝静脉引流,肿瘤染色明显。(3)10例介入治疗,术后随访42个月病灶有所缩小,另1例肝脏病灶未处理,随访10个月,肝脏病灶无变化。结论:HAML合并结节硬化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超选择动脉栓塞是治疗HAML合并结节硬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