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可靠的兔肾移植模型。方法:用新西兰白兔作为供体和受体。供受体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分别行端一侧吻合;输尿管带膀胱瓣与膀胱吻合。结果:新西兰白兔肾移植模型稳定;肾移植组兔术后第2天起,血清肌酐浓度(SCr)迅速上升,从术前(179.76±28.36)μmol/L上升到术后的(693.55±36.49)μmol/L,而对照组血清肌酐浓度较稳定;一般情况观察和移植肾外观形态检查均出现典型急排反应。结论:新西兰白兔肾移植模型制作简便、可靠,可用于移植免疫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前异基因移植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严重的移植排斥反应的出现,同时移植后长期大剂量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术后3~12个月肾移植受者的情感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11例肾移植受者进行深入访谈,并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提炼出5个主题:不安感、心理认同的改变、主观社会支持、亏欠家人、自由感。结论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肾移植受者的情感体验,积极做好心理干预,疏通心理障碍,提高受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经肾穿刺造瘘管顺行低压冲洗在逆行输尿管硬镜下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资料,寻找简单、适合基层医院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微创手术方法.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解放军第309医院行输尿管上段结石逆行输尿管硬镜碎石术的患者58例,其中男33例,女25例,年龄平均43.5(22~67)岁,结石长径平均1.25(0.7~1.8)cm.患者先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中经肾造瘘管顺行低压冲洗,同时逆行输尿管硬镜下行气压弹道碎石术.因输尿管狭窄无法完成输尿管镜检查者不纳入临床观察.结果 58例患者中54例(93.1%)一期碎石成功.2例(3.4%)伴有明显肉芽组织形成包裹结石,更改为腹腔镜手术.2例(3.4%)部分结石返回肾盂,其中1例留置D-J管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另1例结石再次嵌顿二次输尿管硬镜碎石.手术时间平均47(24~70)min.无感染发生,术后2d拔除肾造瘘管,无继发出血.平均住院时间4.5(2~7)d.无发热,无脓肾,无菌血症和败血症的发生,肾造瘘处无继发出血,无漏尿.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通过顺行冲洗,使输尿管硬镜下输尿管上段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术安全、有效,结石返回肾盂发生率明显降低,清石率高.该方法顺行、低压冲洗可避免逆行感染,且简单易行,费用低,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收集了22例甲状腺髓样癌,并就其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了分析。全部病例均因甲状腺肿块就诊。均无家族史和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证据,且均属散发型。22例中有18例用刚果红染色检测了淀粉样物质的沉积,其中14例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77.8%。免疫组化在该瘤与其他肿瘤的鉴别诊断中有较为理想的作用。免疫组化除降钙素检测恒定阳性外(本组中阳性率为100%),NSE,CgA和Syn阳性率为100%—54%,对肿瘤的诊断有较大的帮助。此外,对影响本瘤预后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栓塞法制备大鼠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评分,测定脑组织含水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含量,血清谷氨酸(glutamate,Glu)、天冬氨酸(aspartate,Asp)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含量。【结果】黄芪注射液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78±0.46)分]和脑组织含水量[(80.4±1.8)%]较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91±0.62)分]和脑组织含水量[(87.6±2.0)%]显著降低(P<0.05);Glu[(61.38±5.28)μg/ml],Asp[(34.86±3.98)μg/ml]和MDA[(7.36±1.29)nmol/mg]含量较模型组Glu[(82.46±7.71)μg/ml],Asp[(48.20±5.01)μg/ml]和MDA[(10.12±1.68)nmol/mg]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含量[(68.37±2.51)U/mg]较模型组SOD含量[(59.15±2.80)U/mg]显著升高(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148例鼻咽部结核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咽部是结核病较少波及的部位,患者常无典型的结核症状,其临床表现与鼻咽癌相似,易误诊为鼻咽癌。充分了解鼻咽结核的临床特点,可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本文收集本院1976年初至1998年底23年间经鼻咽部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鼻咽部结核的病例148例,并阅其病理切片,分析其临床病理情况。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48例中男81例,女67例,男女之比为1-2∶1。年龄范围13~65岁,平均年龄30-5岁。30岁以下90例,占60-8%;40岁以下117例,占79-0%。1·2 临床表现 病程:从出…  相似文献   
8.
对原发性肺癌手术切除后纵隔预防照射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经纵隔淋巴结清扫 (均经病理证实有纵隔淋巴结癌转移 )且无肉眼可见残存病灶的Ⅲ期N2 肺癌 12 6例 ,分析术后预防性照射与否以及其他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术后纵隔预防照射组的 5年生存率为 19.0 % ,单纯手术组为 17.6 % ,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该文还比较术后预防性照射在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不同开胸侧别、隆突下淋巴结有否转移对生存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各因素两组间差别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后预防性照射不宜一概而论 ,而应慎重进行 ,并提出了术后预防性照射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上腺源性高血压(ADH)的线粒体遗传背景,为临床诊治ADH提出新途径。方法随机选取2006年1月—200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或住院的ADH患者15例(试验组),进行临床资料采集、内分泌检查及线粒体扫描分析。另选取19例年龄、性别与试验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校正临床因素的影响后ADH患者与正常人群线粒体的表达差异。结果 (1)两组受试者的血糖、血脂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例ADH患者(1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1例17α-羟化酶缺乏症)的线粒体tRNALys基因A8343G突变(属于单倍型H),而对照组中未发现本突变。结论线粒体tRNALys基因A8343G突变可能参与了ADH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脊柱结核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临床研究.方法:收集MRI检查为脊柱结核并经术后病理确诊的患者87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40例,女性47例,年龄为15~62岁,平均年龄(28±2)岁.患者均术前进行了X线、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这3种影像学方法的检查,并对其影像学成像进行研究和术后对比,从而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87例患者中胸椎(50.6%)为最常累及的位点,其次为腰椎(37.9%),而颈椎(5.7%)、骶椎(4.6%)和尾椎(1.2%)不常累及,转移病灶占整体的11.5%.共有21.8%的患者涉及3个及以上的椎体,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为椎间隙变窄(82.8%)和脓肿(35.6%),在CT和MRI上可见.结论:MRI比X线更敏感,比CT显像对脊柱结核的诊断更加具体,临床可通过MRI等成像方法及生化检验方法来进行辅助诊断,从而制定出适当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