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静脉曲张的患肢及正常肢体进行检查,对比研究组及正常组大隐静脉的超声图像特征,探讨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大隐静脉曲张的病人,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监测大隐静脉管径、血流动力图谱,并行Valsalva试验了解大隐静脉瓣膜情况及返流程度.结果 彩超能够直观观察大隐静脉管径、瓣膜情况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其超声参数与临床分级存在正相关.结论 彩超可以方便快捷、无创地评价静脉瓣膜功能病变程度,检测静脉血栓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肝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 MP-1)的表达,探讨其与肝癌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上寻找肝癌表达的新的生物学标志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山东省昌邑市人民医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肝癌手术切除标本36例,按照Edmondson-Steiner组织学分级标准进行分级。选用3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手术肝切除标本作正常对照。使用鼠抗人TI MP-1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PV-9000通用型二步法染色。染色结果根据反应强度及面积判断,评分标准按Shi mizu方法,根据两项打分之和判断。结果对照组中TI MP-1的表达为阴性。TI MP-1在肝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4.8%。TI MP-1的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甲胎蛋白(AFP)是否阳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是否阳性均无关(均P>0.05)。有癌栓组、无癌栓组和包膜不完整组、包膜完整组的TI MP-1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侵袭转移组与低侵袭转移组间,TI MP-1阳性率分别为89.6%和48.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 MP-1在肝癌组织中的过度表达是肝癌侵袭与转移程度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是细胞因子家族中发现较早的一类生长因子,参与调节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生长和分化促进细胞内DNA合成,可致细胞恶性变.本研究通过检测结肠癌患者组织中TGF-α的表达,旨在探讨TGF-α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治疗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05年9月~2010年9月手术切除后的结肠癌组织石蜡标本60例,选取结肠镜下慢性结肠炎活检标本60例作为对照.两批标本均进行连续切片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GF-α.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TGF-α在慢性结肠炎组不表达,在60例结肠癌中共43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71.6%,结肠癌组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结肠炎组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GF-α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结肠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结论 TGF-α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参与了结肠癌的形成,且与结肠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对评价结肠癌的进展程度、有无转移和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是细胞因子家族中发现较早的一类生长因子,参与调节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生长和分化促进细胞内DNA合成,可致细胞恶性变.本研究通过检测结肠癌患者组织中TGF-α的表达,旨在探讨TGF-α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治疗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05年9月~2010年9月手术切除后的结肠癌组织石蜡标本60例,选取结肠镜下慢性结肠炎活检标本60例作为对照.两批标本均进行连续切片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GF-α.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TGF-α在慢性结肠炎组不表达,在60例结肠癌中共43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71.6%,结肠癌组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结肠炎组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GF-α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结肠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结论 TGF-α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参与了结肠癌的形成,且与结肠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对评价结肠癌的进展程度、有无转移和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山东省部分医院普外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和营养支持应用状况。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方法,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山东省34家大中型医院普外科5376例住院患者,用改良版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支持应用情况调查。结果共获取4843例(90%)的BMI值,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7.64%和17.64%,营养不良风险患者的支持率为84.0%,非必须的支持率为11.4%。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比率为3.81:1。肠内营养管饲与口服之比为1.61:1,肠外营养全和一和单一输注比例为1.55:1。结论山东省医院普外科营养风险发生率不高,营养支持存在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DP和PHS 补片修补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8月应用3DP和PHS补片行开放性前入路腹膜前修补术的106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0±12)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1±14)d.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术后平均随访20个月(18~26个月...  相似文献   
7.
男性患者,因右下腹痛6h入院。5年来患者有5次类似病史,腹痛的同时均伴有发热及恶心呕吐,诊断为阑尾炎。均经抗感染治疗而愈。曾行全消钡餐检查,发现一段小肠僵硬,肠蠕动慢,考虑炎性粘连,未予特殊处理。查体:体温38℃,右下腹麦氏点偏内侧压痛,腹肌稍紧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