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和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0例大肠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TGF-β1、HIF-1α和VEGF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TGF-β1、HIF-1α和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63%、59%和63%;在癌旁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11%、22%和13%,三者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2)TGF-β1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明显相关(P0.05);HIF-1α、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明显相关(P0.05)。3)TGF-β1、HIF-1α与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P0.01);生存单因素分析显示HIF-1α、VEGF均与患者的预后有关(P均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TGF-β1、HIF-1α、VEGF表达与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密切相关,可能是肿瘤侵袭转移的机制之一;联合检测TGF-β1、HIF-1α、VEGF对预测肿瘤侵袭转移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轴突导向因子4D(Sema4D)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6例结直肠癌组织和52例正常组织中HIF-1α和Sema4D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HIF-1α和Sema4D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分别为58.1%(50/86)比7.7%(4/52),X2=34.624,P〈0.01;60.5%(52/86)比11.5%(6/52),x2=31.839,P〈0.01]。HIF-1α和Sema4D蛋白与结直肠癌组织分化程度(P/0.003,P=0.010)、TNM分期(P=0.003,P=0.017)和淋巴结转移(P=0.003,P=0.020)明显有关;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567,P〈0.01)。全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37%。其中HIF-1α蛋白阳性和阴性表达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4%和56%(P=0.003);Sema4D蛋白阳性和阴性表达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3%和59%(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Sema4D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26),而HIF-1α表达不是其独立预后因素(P=0.501)。结论HIF-1α和Sema4D具有协同关系,两者蛋白的联合检测,可为预测结直肠癌的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胰腺癌癌基因治疗尚处于实验阶段 ,主要包括自杀基因、反义基因、免疫基因及抑癌基因替代治疗。1 自杀基因治疗将自杀基因 (Suicide gene)导入人肿瘤细胞 ,使其产生酶并将无毒性的药物前体代谢成毒性产物而杀伤肿瘤细胞 ,这种疗法称为肿瘤的自杀基因治疗。大肠杆菌的胞嘧啶脱氨酶能将 5 -氟胞嘧啶 (5 - FC)代谢成 5 -氟脲嘧啶 (5 - fleorouracil,5 -FU) ,5 - FU抑制 RNA和 DNA的合成而导致细胞死亡。有人证实尚未转导的细胞与转导细胞混合培养或接种于裸鼠时 ,也被 5 - FC通过旁观者效应 (bystander effect)的机制杀伤 ,使该方法在肿…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Tiam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评估其转染人胃癌细胞株MKN45细胞后对胃癌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Tiam1基因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将外源性重组真核表达载体Tiam1基因(N1/Tiam1)转染到人胃癌细胞株MKN45内,经G418筛选并建立稳定表达Tiam1基因的胃癌MKN45细胞株,为:N1/Tiam1组,转染空质粒细胞(N1)组和未处理细胞(MKN45)组的两个对照组分别为:N1组和MKN45组;通过细胞增殖、划痕和侵袭实验分别观察上调Tiam1基因表达后的胃癌细胞功能。结果与N1组相比,N1/Tiam1组中Tiam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0.36±0.05)vs.(2.67±0.14),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N1/Tiam1实验组较N1对照组细胞增殖数量明显增加(P=0.000);与转染N1空载体的MKN45细胞对照组相比,转染了N1/Tiam1高表达质粒的MKN45细胞促进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结论 Tiam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筛选成功,为继续深入的研究Tiam1基因在胃癌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 P2 7在原发性肝癌中表达 ,揭示其与原发性肝癌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 ,检测 4 3例原发性肝癌标本、2 1例肝硬化标本和 16例正常肝脏组织中的 P2 7表达情况 ,并对2 9例肝癌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  P2 7在正常肝脏组织中少有表达 ,肝硬化组阳性表达有所增加 ,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P2 7在原发性肝癌组中阳性表达率为 86 .0 4 % ,与肝硬化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 .0 1)。肿瘤直径 >5 cm、多个瘤灶、低分化和有血管侵犯的原发性肝癌组织中 P2 7呈低表达 ;P2 7高表达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较低表达者生存期明显延长 (P<0 .0 1)。结论  P2 7基因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有组织特异性 ;P2 7与原发性肝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密切关系 ,可以作为原发性肝癌的预后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逆转人大肠癌多药耐药细胞LOVO/5-Fu的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及其机制.方法 Tet作用于LOVO/5-Fu细胞48 h后,用噻唑蓝法检测LOVO/5-Fu细胞耐药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周期变化及其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MDR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gp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经过Tet作用48 h后,大肠癌LOVO/5-Fu细胞株的IC50降低为(4.15±0.31)μg/ml(P<0.05),细胞凋亡率增加为(3.44%±0.28%)(P<0.05),MDR1 mRNA转录水平降低为(570 ±85)(P<0.05),P-gp的表达水平下降.结论 Tet能逆转大肠癌多药耐药细胞LOVO/5-Fu的MDR,其机制可能是抑制MDR1基因的表达,使P-gp的表达降低,从而增强了LOVO/5-Fu细胞对5-Fu的敏感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versal effect on MDR1 gene-mediated multidrug resistance in human colon carcinoma LOVO/5-Fu cells by tetrandrine ( Tet) and to clarify its molecular mechanism.Methods LOVO/5-Fu cells were treated for 48 h with Tet.Drug sensitivity was measured by MTT.The cell cycle, apoptosis of cells and expression of P-glycoprotein (P-gp) were determined by flow cytometry assay.Expression of MDR1 mRNA was detected by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real-time PCR).P-gp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Results After LOVO/5-Fu cells were treated for 48 h with Tet, the IC50 of 5-Fu decreased to ( 4.15 ± 0.31 ) μg/ml ( P < 0.05 ) ; and the apoptotic rate increased to (3.44% ± 0.28% ) ( P < 0.05) ; the expression of MDR1 mRNA reduced to (570 ± 85) (P < 0.05 ).Conclusions Tetrandrine reverses MDR1 gene-mediated multidrug resistance in human colon carcinoma LOVO/5-Fu cells possibly by inhibiting the expression of MDR1, decreasing the expression of P-gp, thus enhancing the sensitivity of LOVO/5-Fu cells to 5-fluorouracil.  相似文献   
7.
保留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对排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保留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对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结合盆腔自主神经保护(TME+PANP组)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组)术前7 d、术后14 d尿流动力学变化,评估对排尿功能的影响,其主要指标有: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时排尿压、膀胱容积、残余尿量。结果:TME+PANP组:最大尿流率:术前(19.7±6.6)mL/s,术后(14.2±6.0)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尿流率时的排尿压:术前(35.3±20.3)cm H2O,术后(33.1±18.6)cm H2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剩余容积:术前(358±35)mL,术后(342±39)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残余尿量:术前(9.4±5.7)mL,术后(11.1±8.4)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ME组:最大尿流率:术前(17.8±6.2)mL/s,术后(12.5±5.4)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尿流率时的排尿压:术前(32.8±18.2)cm H2O,术后(25.4±17.5)cm 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剩余容积:术前(354±38)mL,术后(297±4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残余尿量:术前(9.8±6.1)mL,术后(10.2±7.9)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ME+PANP组与TME组术后比较:术后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时排尿压、膀胱剩余容积,TME+PANP组均大于TME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可以较好地改善排尿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短发夹RNA(shRNA)沉默多药耐药MDR)基因对大肠癌多药耐药细胞株LO-VO/5-Fu生长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MDR1的shRNA干扰质粒转染人大肠癌多药耐药细胞株LO-VO/5-Fu,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凋亡情况及P-糖蛋白(P-gp)的表达,Realtime-PCR检测各组细胞MDR1 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gp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质粒组和未转染组相比,转染含shRNA干扰质粒细胞的实验组IC50明显降低,为(2.304±0.232)μmol/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的相对逆转率为73.8%;凋亡率明显升高为(5.767±0.694)%(P〈0.05);MDR1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P-gp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靶向MDR1的shRNA干扰质粒有效抑制了MDR1的表达,使P-gp的表达降低,从而增强了LOVO/5-Fu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有可能为临床上克服大肠癌化疗过程中出现的耐药提供新的作用靶点和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9.
三种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3种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自2002至2004年我院对278例腹股沟区疝患者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疝环充填式,PHS,平片)对其复发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总结.结果 总的复发率1.79%(5/278);疝环充填式2.46%(3/122),PHS 1.25%(1/80),平片1.32%(1/76);术后疼痛:21.2%(61/278);疝环充填式37.7%(46/122), PHS 13.8%(11/80),平片5.3%(4/76);术后感染:1.79%(5/278),疝环充填式2.46%(3/122), PHS 2.5%(2/80),平片0.0%(0/76).结论 3种无张力疝修补方式疗效相同,并发症发生率略有差别,可以根据病情和自己熟练程度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0.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技术(pelvic autonomic nerve preservation,PANP)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直肠癌手术中,该技术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排尿功能及性功能的保存有明显的益处。而随着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普及,在腹腔镜下可以更清晰地解剖和发现神经并予以保护,使直肠癌患者手术后器官损伤进一步减小。[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