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学生眼镜卫生状况,为眼镜卫生质量监督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随机抽取5观名戴镜学生进行了眼镜卫生质量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眼镜卫生质是极差在500付眼镜中各项指标均达参考标准的合格率仅为2.8%,眼镜实际屈光度与验光屈光度比较合格率为86%,屈光度不合格眼镜中有27付单纯近视球镜处方.其配镜加有柱镜。眼镜光学中心距离与瞳孔(允许误差<Zmm)合格率为13.4%,最大误差达20mm。2劣质眼镜产生的原因①眼镜卫生质量监督监测机构不健全;②验光配镜专业人员缺乏,素质差,部分从业人员没有经过培训,不懂眼镜卫生知识和验…  相似文献   
2.
脑室邻近结构的出血破入脑室形成继发性脑室出血,在临床上远远多于原发性脑室出血,由于脑室内积血可形成脑脊液循环的梗阻,加之合并出血部位局部血肿对脑组织的损害,使此类病人病情重、变化复杂,增加治疗难度,所以临床上死亡率较高。我院自1999年6月-2003年12月,共收治此类病人78例,根据病情变化及动态CT监测结果,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62例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研究组予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对照组予单纯使用瑞芬太尼药物麻醉,分析两组患者的苏醒情况和用药后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研究组苏醒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的麻醉效果较好,患者苏醒时间短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手术应用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4月—2012年4月该院诊治的结直肠癌患者94例,按照不同麻醉方案分成两组,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单纯静脉麻醉;研究组47例患者采用静脉联合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治疗前后机体内环境改善情况以及麻醉药物用量。结果研究组围术期指标即MAP水平及苏醒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o、ACTH指标均较治疗前发生不同程度改善,研究组改善更显著,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研究组麻醉相关药物使用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手术应用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效果显著,较少麻醉用药量,利于稳定患者机体内环境,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抗结核化合物24-酮帕格甾醇的设计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设计合成新型抗结核化合物24-酮帕格甾醇.方法 以猪去氧胆酸为原料,3β-叔丁基二甲基硅基-5β-羟基6β-二甲氧基甲基-24-酮-B-失碳胆甾烷为关键中间体,经甲酯化、格氏异丙基化、去保护等8步化学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其中异丙基化为关键步骤.结果 以42%的总收率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其结构为MS、1HNMR、13CNMR和IR所证实.结论 所设计的路线经济合理,收率高,高效合成了目标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快通道心血管手术的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我科2008年3月~2009年10月20例心血管手术快通道麻醉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例心功能Ⅱ~Ⅲ级的患者以咪达唑伦、小剂量芬太尼、丙泊酚、爱可松诱导,术中行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持续泵入、异氟醚或七氟醚吸入,早期拔管,术后镇痛。结果:术后20例全部在6h内拔管,术毕即拔管4例。ICU滞留时间12~24h,住院时间6~8d。结论:心血管手术可以实施快通道麻醉,缩短患者在ICU和病房的滞留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和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创新型药学人才培养的需要,针对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对药物化学课程实施研究创新型实验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积极探索。本文从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的设计原则和具体实施办法两方面探讨了提高研究创新型实验教学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肿瘤住院患者发生细菌性血流感染(Blood Stream Infection,BSI)的常见致病菌、临床耐药性及药敏结果,为临床医生抗感染治疗及降低院内获得性感染提供诊疗思路及临床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6年1月—2020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94例血液肿瘤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住院患者的血培养标本,具体操作即各抽取194例患者的外周血20 mL,置于细菌培养瓶中,然后置于血培养仪检测并收集阳性标本,将检测到的致病菌利用自动化仪器法以及纸片扩散法进行细菌学分析、临床耐药性及药敏试验等。结果 从血培养阳性标本中分离出非重复菌株共197株,其中最多见的为革兰氏阴性菌,共97(49.24%)株,主要为大肠杆菌58(29.45%)株,肺炎克雷伯杆菌20(10.15%)株;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共57(28.93%)株,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23(11.6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1(5.58%)株;真菌2(1.02%)株,其他菌株41(20.81%)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氏阴性菌对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率最高,对氨苄西林最具耐药性;革兰氏阳性菌对糖肽...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我院在全凭静脉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双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要点。方法:选择40例心功能Ⅱ~Ⅲ级且合并各种夹杂症的联合瓣膜病的患者,在全凭静脉低温体外循环麻醉下完成手术。结果:大多数患者在麻醉期间心率血压维持满意,全组平均转流时间90~180min,30例患者心脏自动复跳,10例需电击除颤复跳。1例术后死于脑梗死,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麻醉管理原则为在围术期避免加重已经异常的容量和(或)压力负荷,利用和保护机体的各种代偿机制,尽量维持有效的前向心输出量,尽可能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妥善的麻醉处理、体外循环及心肌保护、合理的术后支持是双瓣膜置换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24-亚甲基-胆甾-3β,5α,6β-三醇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高效合成海洋天然产物24-亚甲基-胆甾烷-3β,5α,6β-三醇.方法 以猪去氧胆酸为原料,△5-3β-四氢吡喃氧基胆甾-24-酮为关键中间体,格氏试剂异丙基化为关键步骤,经7步反应合成目标分子.结果 以53%的总收率合成目标分子,其结构为MS、1HNMR、13CNMR、IR所证实.结论 以本法合成24-亚甲基-胆甾烷-3β,5α,6β-三醇,原料廉价易得、路线简短、收率高、符合原子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