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ICU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症监护病房 (IntenciveCareUnit ,ICU)是集中疑难重危病例进行病情监测和积极治疗的单位 ,也是医院易感人群和感染因素集中的场所 ,其感染发生的概率比其他科室均高[1] 。ICU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它是患者在ICU所发生的感染。医院感染 ,尤其是ICU感染 ,已是各国有关专家所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目前 ,许多国家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占住院病人的 2 %~ 5 % ,在外科和ICU的一半死亡病例与医院感染有关[2 ] 。这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也给ICU的护士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 ,并严重危害病人及医护人员的健康。为了控制ICU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ICU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笔者总结了91例幼儿心脏直视手术后在调整体液平衡方面的经验。通过重点观察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尿量的变化,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晶体液的入量(1~2ml/kg/h、500ml/m~2/24h),并根据胶体渗透压值的范围⒉ 27~2.67kPa,调整晶、肢体输液比例的方法,达到了减轻心脏负担,消除组织水肿,改善心肺功能的目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白介素-6(IL-6)在脑梗死发病中的意义及其与脑梗死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方法筛选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于病程第2、4、7、12天空腹抽取静脉血,健康对照组20例,危险因素组20例(均无急性脑血管病,但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之一),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HMGB1、IL-6水平,采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①脑梗死患者血清HMGB1水平病程第2、4、7、12天分别为(6.548±0.364)、(8.697±0.328)、(10.491±0.512)、(5.315±0.224)μ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994±0.243)μg/L]及危险因素组[(3.272±0.285)μg/L,P<0.01],病程第4~7天达峰值。危险因素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998)。②脑梗死患者血清IL-6水平病程第2、4、7天分别为(26.799±1.878)、(28.546±2.327)、(22.422±2.011)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3.275±1.214)pg/ml]及危险因素组[(15.186±1.325)pg/ml,P<0.01],病程第2~4天达峰值,脑梗死组病程第12天与危险因素组、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脑梗死患者血清HMGB1、IL-6水平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与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无明显相关性(P>0.05)。血清HMGB1与IL-6水平明显相关(P<0.05)。结论血清炎症因子HMGB1、IL-6在脑梗死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脑梗死后患者血清HMGB1水平达峰值时间晚于IL-6,持续时间长于IL-6,两者与血糖、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等危险因素均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王春香  张阳英 《全科护理》2014,(14):1344-1344
正莫西沙星为第四代喹诺酮类抗生素,体内外药效学研究结果显示对需氧革兰阳性球菌、厌氧菌、衣原体、支原体等的作用较其他喹诺酮类强[1]。因此,莫西沙星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力强、无需皮试等特点,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其不良反应发生日趋增多,不良反应类型多样,有些机制尚不十分明确。2013年10月16日我科1例病人因静脉输注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出现静脉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增生症是男性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我院自1997年 6月至 1998年 6月 ,采用北京华年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HA 10 0前列腺场效消融仪 ,治疗了 7例前列腺增生病人 ,并进行了严密的术后护理与观察。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例 ,均为男性 ,年龄 6 2~ 81岁 ,平均 72岁。临床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症 ,均伴有尿路梗阻的尿频、夜尿多、排尿困难等症状。查最大尿流率均在 2~ 15 /S ,且不同程度伴有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等 ,不能耐受前列腺手术 ,所以采用场效消融法进行治疗。2 方法病人治疗前半小时口服安定 5mg ,取半…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电切术中甘露醇冲洗致过敏反应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对岁。1998年6月3日因前列腺增生收入我科,既往有青霉素及磺胶类药物过敏史。6月5日9:00在硬膜外麻醉下经尿道行前列腺电切术,术中以4%甘技醇为冲洗液高压冲洗膀航,同时静脉输入平衡盐500ml及5%葡萄糖500ml,未用抗生素类药物。10:30患者逐渐出现直径约2.Ocm圆环形红色皮疹,高出正常皮肤,除颜面部外遍布全身其他部位,血压降低为10/6kPa,心律加快,128次/分,面色发组。考虑为药物过敏,给予地塞米松Icmg,异丙学25mg,葡萄糖酸钙ig静脉注射,病情有好转,继续手术。术毕,13:cod回病房,房人嗜睡,红…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急性脑梗死(ACI)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发病72h内入院的ACI患者40例,分别于入院24 h内及病程7d、12d抽取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HMGB1、hs-CRP水平.结果 ACI患者入院后各时间点血清HMGB1水平(μg/L,24 h:7.598±0.280,7d:10.491±0.512,12 d:5.315±0.224)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0例,2.994±0.243)及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至少1项的危险因素组(20例,3.272±0.2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清hs-CRP水平(mg/L,24 h:5.815±0.408,7d:5.063±0.510,12d:2.863±0.297)也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642±0.0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2d时hs-CRP水平接近危险因素组(2.514±0.3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因素组患者血清HMGB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者(17例)与颈内动脉系统梗死者(23例)血清HMGB1、hs-CRP水平相当,说明血清HMGB1、hs-CRP水平与梗死部位无相关关系,而二者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1=0.377、P1=0.034,r2=0.353、P2=0.025).此外,血清HMGB1水平与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28,P=0.047).结论 血清炎症因子HMGB1、hs-CRP在ACI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水平与病情轻重相关,与脑梗死部位无关.血清hs-CRP水平可能对ACI的发生有预测意义,监测血清HMGB1、hs-CRP水平有助于ACI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9.
护士处理医疗废物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护士对处理医疗废物的认知现状,提出相关对策。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186名护士对医疗废物处理的认知状况,检查各科室护士在医疗废物处理各环节中发生的问题,分析护士对医疗废物处理的认识率和问题发生率与其护龄、学历、职称的相关性。结果护士对医疗废物管理中各项内容的认知程度不一,在医疗废物管理过程中,问题发生率最高为医疗废物分类标识不清,为21.0%;护士对医疗废物处理的认识率和问题发生率与其护龄、学历、职称均不构成相关性。结论提高护士对医疗废物处理管理的认识,能够让护士在处理医院废物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加深对头颈部滑膜肉瘤的认识,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院1例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颈后伸及旋转受限1年余为主诉入院的4岁女患儿,最终诊断为滑膜肉瘤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头颈部滑膜肉瘤发生率很低,而发生于上颈椎的滑膜肉瘤,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结论:上颈椎滑膜肉瘤报道少见,且如此巨大肿瘤组织和低发病年龄实属军见,目前尚未见报道。虽然滑膜肉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容易与某些疾病相混淆,但只要临床医生紧密结合临床体查、影像学资料及病理检查,将能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率,有效地防止误诊、漏诊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