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究黄精丸干预糖脂代谢紊乱的机制。方法:从中医药百科全书(ETCM)等数据库和相关文献搜集成分,根据胃肠吸收、P-糖蛋白底物和成药性模拟筛选活性成分,从SwissTargetPrediction等数据库搜集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并进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甾体皂苷类是黄精丸的主要活性成分,作用于由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等69个靶点构成的蛋白网络。靶点富集成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动、PI3K-蛋白激酶B(PI3K-AKT)等通路。结论:网络药理学初步表明黄精丸调节糖脂代谢可能是通过甾体皂苷类成分,影响PI3K和STAT3等靶点,进一步影响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活动、PI3K-AKT信号等通路。  相似文献   
2.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近年来微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研究焦点之一。细菌之间的群体感应是指细菌菌群通过感应环境中特定信号分子的浓度而调节群体密度的一种相互作用机制。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通过影响细菌生长、增殖、生物膜形成、毒力功能、抗生素合成等生物学功能,最终实现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目前,在中药中发现越来越多调节群体感应的活性物质,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可通过调节细菌群体感应系统,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抑制致病菌的增殖,最终实现治疗疾病的目的,体现了中药药效多途径多靶点的特点。该文首先介绍了细菌之间的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种类及调节机制,在此基础上对人体健康相关的细菌群体感应进行了总结,进而综述了中药对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调节作用,最后指出中药通过细菌群体感应系统改善人体健康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未来的研究热点将集中在中药群体感应活性物质,群体感应关键节点及相关靶点等方面,以期为有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