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4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2-2016年,广西自愿咨询检测门诊人群艾滋病病毒1型(HIV-1)抗体阳性样本的蛋白印迹试验(WB)条带,为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筛查有反应性的样本经WB进行确证检测,数据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018例确证阳性样本中,WB条带6~9条的占62.48%(636例);各WB条带中均有gp160带型;反应性率95.00%的带型有gp120、gp41和p24,反应性率80.00%的带型有p66、p51和p31,有p55、p39和p17的,分别占41.45%(422例)、39.69%(404例)和53.93%(549例)。带型p51、p55和p39的反应性率在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型p66、p51、p31和p55的反应性率在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型p31、p55和p39的反应性率在不同感染途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地区某些WB带型反应性率在不同感染人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并且与其他地区的报道存在差异,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血浆病毒载量检测是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实验室检测指标,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关系,主要用于评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进程、抗病毒治疗效果监测及HIV感染的辅助诊断^([1])。目前国内主要使用3种进口试剂进行病毒载量(VL)检测,进口试剂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好,但价格昂贵^([2-4])。随着治疗就是预防艾滋病策略被广泛地接受^([5-6]),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12-2016年,广西自愿咨询检测门诊人群艾滋病病毒1型(HIV-1)抗体阳性样本的蛋白印迹试验(WB)条带,为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筛查有反应性的样本经WB进行确证检测,数据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018例确证阳性样本中,WB条带6~9条的占62.48%(636例);各WB条带中均有gp160带型;反应性率〉95.00%的带型有gp120、gp41和p24,反应性率〉80.00%的带型有p66、p51和p31,有p55、p39和p17的,分别占41.45%(422例)、39.69%(404例)和53.93%(549例)。带型p51、p55和p39的反应性率在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型p66、p51、p31和p55的反应性率在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型p31、p55和p39的反应性率在不同感染途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地区某些WB带型反应性率在不同感染人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并且与其他地区的报道存在差异,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抗体不确定结果转归特点及HIV-1病毒载量检测在HIV抗体不确定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15—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HIV抗体筛查为HIV抗体有反应的样本,使用胶体金和胶体硒两种快速法检测试剂复核,出现单反应或双反应的标本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 WB)进行确证试验,WB结果为不确定的样本检测其HIV-1病毒载量作为补充试验并在1~4周后进行随访。结果 2015—2020年共收到HIV抗体确证检测样本4 906人份,不确定结果153人份(3.12%),最终完成随访并有检测结果91例。在91例中有59例阳转(64.84%),32例阴转(35.16%);复核双反应和单反应的阳转率分别为94.74%(54/57)和14.71%(5/34);WB结果为2条带以上的阳转率为89.80%(44/49),WB结果仅有1条带的阳转率为35.71%。91例随访中病毒载量>5 000 CPs/mL的有59例,阳性率为90%,病毒载量≤5 000 CPs/mL的有32例,阳性率为0。结论 HIV抗体复核出现双反应且WB至少2条带型的样本阳转率比较高;HIV抗体复核仅单反应且WB仅有1条带型的也有感染的高风险,可检测HIV-1病毒载量以尽早确定患者是否感染HIV病毒。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新的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检测模式,为提高检测主动性、更大范围促进HIV抗体传递检测提供可推广的经验。方法 以专用尿液采集管、干血斑滤纸片作为传递载体,分别采集尿液和干血斑,依靠物流或志愿者传送采集样本到专业实验室。分别针对尿液HIV-1/2抗体和干血斑HIV-1/2抗体的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检测,检测结果上传至网站,求询者通过序列码在移动终端查询结果和咨询。结果 暗娼人群中回收干血斑和尿液各293人份,回收率97.67%,干血斑、尿液检测结果与确证结果的一致率分别为98.98%(290/293)和98.29%(289/293);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have sex with men,MSM)中回收检测包1 595人份,回收率63.8%,干血斑传递检测HIV结果与快速自检结果的一致率为99.81%(1 586/1 589);大学生人群中回收尿液样本180份,阳性检出率为4.4%。通过分析网络查询结果记录,男男性行为人群平均查询次数为1.2次,最高查询次数为26次;大学生平均查询次数为3.5次,最高查询次数为46次。结论 尿液和干血斑采集可以作为HIV抗体检测的样本,并且传递检测可作为一种新模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文探讨登革病毒体外感染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对T细胞和NK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效应。【方法】用登革2型病毒(DEN-2)感染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流式细胞术检测登革2型病毒后T细胞和NK细胞的表型及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DEN-2感染18 h后,T细胞明显表达CD69、IFN-γ、TNF-α和perforin,NK细胞表达CD69、IFN-γ和perforin;随着感染复数(MOI)增加,表达perforin和IFN-γ的T细胞数及表达perforin的NK细胞数上升;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表达perforin和IL-4的T细胞数及表达perforin的NK细胞数逐渐上升,而表达IFN-γ的T细胞数及表达IFN-γ的NK细胞数逐渐下降;表达perforin的T细胞亚型主要为CD8+T细胞。【结论】 发现登革病毒在体外能够诱导T细胞表达CD69、IFN-γ、TNF-α、perforin和IL-4,及 NK细胞表达CD69、IFN-γ和perforin,提示T细胞、NK细胞可能在抗登革病毒感染或免疫损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适合于高危人群HIV急性期/早期感染的检测策略,减少窗口期漏检。方法 收集来自广西的MSM人群专项调查样本,分别利用抗体诊断试剂(ELISA)、抗原抗体诊断试剂(ELISA)、抗原抗体诊断试剂(胶体金)、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以及核酸检测建立四种检测策略,对常规策略与四种检测策略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3253份调查样本中,策略一检测出抗体阳性、核酸阳性分别为304例、10例;策略二检测出抗体阳性、核酸阳性分别为304例、14例;策略三检测出抗体阳性、核酸阳性分别304例、17例;策略四检测出抗体阳性、核酸阳性分别为304例、20例。策略一至四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96.91%、98.15%、99.07%、100.00%,四种策略对HIV急性期/早期感染者的检测能力优于常规策略。确证结果不确定或阴性而核酸结果阳性的病毒载量值均大于5000拷贝/ml,提示可能为HIV急性期/早期感染。结论 在HIV感染率较高的高危人群中,采用抗原抗体诊断试剂结合核酸检测方法可以检出HIV急性期/早期感染者,提高阳性检出率,四种检测策略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验室条件、样本量和目的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HIV核酸定量检测(病毒载量, viral load, VL)与HIV抗体确证试验(Western-blotting,WB)优化艾滋病"一站式"诊断流程,建立有效可行的补充试验检测方案。方法 2014年3—9月,收集广西6个现场点县医院常规HIV-1抗体筛查试验有反应的样本,同时进行VL和WB检测,比较不同补充试验检测方案的诊断效果与检测成本。结果 6个现场点共有185例新发现HIV抗体筛查试验有反应,以男性为主(占74.6%),年龄中位数为52岁。在WB方法中, HIV-1抗体阳性有174例,占94.1%;在VL方法中, VL5 000拷贝/mL有181例,占97.8%。在174例HIV-1抗体阳性的样本中, VL为20、 20~5 000、 5 001~100 000及100 000拷贝/mL分别有2例(1.1%)、 2例(1.1%)、 51例(27.6%)及130例(70.3%)。10例HIV-1抗体不确定的样本,其VL均为100 000拷贝/mL。WB、 VL、 WB/VL和WB+VL四种补充试验方案可明确诊断HIV感染的比例分别为94.1%、 97.8%、 99.5%和99.5%,其检测成本分别为112 750、 146 050、 116 380和173 00元。结论艾滋病"一站式"诊断流程以WB/VL检测方案为最优,即WB检测结果为HIV-1抗体不确定或阴性的样本再做VL检测,该方案可以提高HIV感染诊断的准确性和减少检测成本。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分子网络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HIV传播热点和跨地区传播特征,为优化艾滋病精准防控策略提供证据。方法 整合1997-2020年采集的5 996条广西HIV pol区序列和165 534条公开发表的非广西HIV pol区序列,使用HIV-TRACE工具以0.5%成对基因距离阈值构建分子网络。结果 进入广西HIV传播热点分子网络的序列比例为31.5%(1 886/5 996)。在HIV跨地区传播分子网络中,省内连接占51.6%(2 613/5 062),国内连接占48.0%(2 430/5 062),国际连接占0.4%(19/5 062)。与广西跨地区连接的主要地区为广东省(49.5%,1 212/2 449)、北京市(17.5%,430/2 449)、上海市(6.9%,168/2 449)、四川省(5.7%,140/2 449)、云南省(4.2%,102/2 449)、陕西省(3.8%,93/2 449)、浙江省(2.8%,69/2 449)、海南省(2.0%,49/2 449)、安徽省(1.5%,37/2 449)和江苏省(1.3%,33/2 449),其余地区与广西跨地区连接比例均<1.0%。进入广西HIV传播热点分子网络风险较高的影响因素包括≥50岁(相比于25~49岁,aOR=1.68,95%CI:1.46~1.95)、男性(相比于女性,aOR=1.21,95%CI:1.05~1.40)、未婚(相比于已婚,aOR=1.18,95%CI:1.00~1.39)、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相比于初中及以下,aOR=1.21,95%CI:1.04~1.42)和男男性传播(相比于异性性传播,aOR=1.77,95%CI:1.48~2.12)。跨地区连接风险较高的影响因素包括男性(相比于女性:aOR=1.74,95%CI:1.13~2.7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相比于初中及以下,aOR=1.96,95%CI:1.43~2.69)、自由职业/待业/退休(相比于农民,aOR=1.50,95%CI:1.07~2.11)、男男性传播(相比于异性性传播,aOR=3.28,95%CI:2.30~4.72)。结论 广西存在HIV传播热点,广西与国内地区组成复杂的跨地区传播网络。后续研究应针对分子网络分析推断的高风险人群开展社会网络调查,及时识别隐匿传播链,减少HIV二代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新报告50岁及以上男性(简称中老年男性)HIV感染者的HIV-1基因亚型构成特点及不同基因亚型与首次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计数的关联。  方法  以市为抽样单位,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广西2020年新报告中老年男性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浆进行病毒RNA提取、逆转录扩增、测序、HIV-1基因亚型和亚簇判定,使用多因素模型评价CD4计数可能存在统计学关联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分析606例HIV感染者,主要流行毒株有CRF01_AE、CRF07_BC及CRF08_BC三种,其构成比分别为57.6%(349/606)、17.2%(104/606)及22.1%(134/606),其首次CD4中位数分别为145(51, 271) 个/μL、212(110, 330) 个/μL及178(100, 307)个/μL。CRF01_AE感染者首次CD4值低于CRF07_BC感染者(Z=-3.363, P=0.002),也低于CRF08_BC感染者(Z=-2.983, P=0.009)。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显示,CRF01_AE为广西中老年人群CD4≤200个/μL的独立危险因素(aOR=1.453, 95% CI: 1.047~2.017)。  结论  CRF01_AE、CRF07_BC和CRF08_BC为广西2020年新报告中老年男性HIV感染者主要毒株,其构成以CRF01_AE为主,CRF01_AE为CD4≤200个/μL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感染CRF01_AE毒株中老年男性的疾病进展较快,对广西艾滋病流行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