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腹痛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诊治的急性胰腺炎104例临床资料,分别统计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表现及治疗与转归。结果全部104例患者均以腹痛为主诉,多数患者具有典型的腹痛症状,但也不乏腹痛特点不典型者。诱因为进食零食、水果者占5.8%(6/104);疼痛位于脐周及下腹部等不典型部位者12.5%(13/104);腹痛性质为隐痛及胀痛者29.8%(31/104);有恶心、呕吐、发热、畏寒等伴随症状者65.4%(68/104);早期加用生长抑素疼痛缓解时间明显缩短者82.7%(86/104)。结论腹痛是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主要症状。目前确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虽具有典型急性胰腺炎腹痛特点的患者居多,但也不乏腹痛特点不典型的患者。只有提高对急性胰腺炎腹痛及相关表现的认知,更加全面细致的病史询问,结合对病情的动态观察及辅助检查结果,才能更好的早期、准确诊断急性胰腺炎,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2.
刘军  罗和生  崔凝 《临床内科杂志》2012,29(11):736-738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内镜下特点及内镜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1年6月间我院6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及其病理资料,统计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等.辅助检查方法包括内镜(超声内镜)或影像学检查(CT平扫及增强),治疗方法为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胃肠道间质瘤男女发病率相似,以中老年患者居多,45岁以上者55例(82.1%).病程长短不等,以黑便,血便(27例,40.3%)、腹痛(18例,26.9%)、腹部不适(8例,11.9%)等非特异性症状为主.病变部位位于胃(38.8%)及小肠(40.3%)者居多,结肠(13.4%)者亦不少见.内镜及超声内镜检查53例(79.1%),其中行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者1例;CT平扫及增强扫描14例(20.9%).内镜下治疗45例(67.2%),外科手术治疗22例(32.8%),6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随着双气囊小肠镜的开展及普及,小肠间质瘤诊断率明显提高.超声内镜辅助下行内镜下治疗,是诊治胃肠道间质瘤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单体Rg3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传代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分组加入不同浓度的人参皂甙单体Rg3,并设置空白对照组.用MTT比色法观察Rg3对体外培养的K56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人参皂甙单体Rg3对K562细胞的凋亡作用及计数凋亡率(AR);硝基四氮唑(nitroblue tetrazolium,NBT)还原能力测定试验检测分化指标;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典型的DNA梯形条带图谱.结果 MTT比色法测定显示,人参皂甙单体Rg3作用于K562细胞后可以抑制其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人参皂甙单体Rg3能抑制体外培养的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4.
人参皂甙Rg3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Rg3抗肿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就人参皂甙Rg3抗肿瘤的作用做一综述.结果 人参皂甙Rg3作为中药抗肿瘤药物具有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生长、抗肿瘤细胞的粘附、侵袭和转移、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作用,同时,具有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减毒增效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等作用.结论 充分发掘祖国传统药物的新作用,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窄带成像放大内镜(ME-NBI)下应用JNET分型诊断结直肠肿瘤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方法 在ME-NBI模式下对结肠镜检查发现的110处结直肠新生性病变进行观察,分析病变的血管形态及表面结构变化,根据ME-NBI分型系统(JNET分型、Kudo分型)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并与切除标本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ME-NBI下JNET分型总体分型诊断结直肠肿瘤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96.2%(75/78)、93.8%(30/32)、97.4%(75/77)、90.9%(30/33)和95.5%(105/110),Kudo分型总体分型的上述指标结果分别为92.3%(72/78)、81.3%(26/32)、92.3%(72/78)、81.3%(26/32)和89.1%(98/110),两者在诊断准确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7)。JNET分型总体分型诊断微小息肉(≤0.5 cm)、小息肉(>0.5~1.0 cm)、大息肉(>1.0 cm)肿瘤性的准确率分别为92.3%(36/39)、93.8%(15/16)和98.2%(54/55),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9)。 结论 ME-NBI下JNET分型在鉴别结直肠病变肿瘤性与非肿瘤性方面具有较可靠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7.
人参皂甙-Rg3(ginsenoside Rg3,GS-Rg3)作为中药抗肿瘤药物,具有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生长、抗肿瘤粘附、侵袭和转移、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等作用,同时,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具有减毒增效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等作用,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合并腹腔感染(intra-abdominal infection, IAI)患者住院期间血糖水平及变异性的临床特点及其对SAP合并IAI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20例SA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IAI及住院期间血糖测定值分为三组:SAP无IAI组(n=60)、SAP合并IAI血糖异常组(n=30)、SAP合并IAI血糖正常组(n=30),其中血糖平均值≥11.1 mmol/L为血糖异常组。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腹腔病原菌感染状况,并对各组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死亡人数等数据进行计算。结果 SAP合并IAI血糖异常组较SAP无IAI组、SAP合并IAI血糖正常组的血糖平均值偏高、变异性大(P<0.05),同时其住院时间、ICU监护时间均长于另外两组(P<0.05),然而合并IAI患者两组在死亡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糖水平偏高和血糖变异性大对SAP合并IAI患者产生不利临床影响,是其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