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ASMVT)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方法 对北京友谊医院 1985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0月确诊的 16例ASMVT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并结合文献 ,总结ASMVT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结果 16例ASMVT患者 ,年龄 19~ 6 4岁 (平均 4 5 9岁 )。主要症状有腹痛 ( 16 / 16 )、腹胀 ( 16 / 16 )、呕吐 ( 10 / 16 )、发热 ( 8/ 16 ) ,主要体征有腹部膨隆 ( 16 / 16 )、腹膜刺激征( 16 / 16 )。误诊率 75 % ( 12 / 16 ) ,死亡率 4 4 % ( 7/ 16 )。结论 ASMVT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特征 ,早期彩色超声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结合CT或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异常发现可对ASMVT做出正确的诊断 ,早期手术可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33岁.因腹胀、腹痛11 d,加重伴血便2 d于2006-10-05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患者入院1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腹胀,以上腹部为主,伴腹痛,进食后加重,并停止排气排便,无恶心呕吐,无发热.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小肠肿瘤非常少见,临床早期诊断困难。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常见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7年1月北京友谊医院确诊的44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男女比例为3:1。主要临床表现为柏油样便、腹部包块、腹痛和肠梗阻症状。原发性小肠肿瘤以空肠最为常见,良恶性比为1:3.4。44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中,29例(65.9%)为间质瘤,其中良性6例,低度恶性7例,高度恶性16例;5例(11.4%)为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9.1%)为腺癌;3例(6.8%)为平滑肌瘤;1例(2_3%)为平滑肌肉瘤;1例(2.3%)为类癌;1例(2.3%)为绒毛管状腺瘤。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理类型多样,结合常见临床表现和有效检查方法有助于尽早诊断该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不同给药方式和不同剂量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胃内pH的影响.方法28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别给予舆美拉唑40mg,qd(n=7),80mg,qd(n=13)和40mg,q12h(n=8),静脉输注.持续监测患者24h胃内pH值,观察起效时间、pH持续时间、24h胃内平均pH和最高pH.结果奥美拉唑80mg@d-1使胃内pH>6的时间和平均pH显著提高.奥美拉唑80mg@d-1,分2次间歇输注维持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内pH>4和pH>6的时间最长,且pH>4的时间较80mg@d-1持续静脉输注者显著延长.结论奥美拉唑80mg@d-1,分2次间歇输注对于维持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内高pH更为有效,并更有利于止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de novo早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并评估内镜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6月—2022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内镜切除且术后病理确诊为de novo早期结直肠癌的患者。回顾性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内镜表现、治疗方式、术后病理结果以及转归等资料。结果共纳入33例de novo早期结直肠癌患者, 年龄(62.67±8.62)岁, 男女比例7.25∶1。病变长径(0.96±0.36)cm;病变形态以浅表型(0-Ⅱ型)为主, 占72.7%(24/33)。29例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 4例采用内镜黏膜切除术切除。术后病理显示, 11例(33.3%)为高分化管状腺癌, 其中2例侵及黏膜下浅层;20例(60.6%)为中分化管状腺癌, 其中5例侵及黏膜下浅层, 15例侵及黏膜下深层;2例(6.1%)为中-低分化管状腺癌, 均侵及黏膜下深层。病变浸润深度与病变分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0.001), 中分化及中-低分化病变更容易发生黏膜下层深浸润。33例(100.0%)病变均达到整块切除, 97.0%(32/33)达到完全切除, 42.4%(14/33)达到治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对我院30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总结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30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51.9岁。手术治疗19例,死亡7例;溶栓治疗11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腹部CT可对早期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做出正确的诊断,早期溶栓或手术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含克拉霉素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多种上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所以Hp的根除在临床上非常重要.克拉霉素是国内外共识意见推荐的一线治疗Hp的主要抗生素之一,但由于Hp耐药等原因,临床上相当一部分患者Hp不能得到有效地根除[1-2].我们比较了含有克拉霉素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在2004年9月至2007年8月不同时间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阿司匹林相关消化道黏膜损伤的特点。方法服用阿司匹林且存在消化道不适的患者入选,询问服用阿司匹林时间、服药原因,消化道症状、体征,吸烟史等,整理胃镜资料[含幽门螺杆菌(Hp)检测],分析数据。结果共纳入126例患者,其中男性62例,女性64例。内镜结果显示:胃溃疡28例,占22.22%;十二指肠溃疡37例,占29.37%;糜烂性胃炎45例,占35.71%;十二指肠球炎5例,占3.96%;复合性溃疡2例,占1.59%;食管炎16例,占12.70%。Hp阴性者71例,占56.34%;阳性者55例,占43.65%。因消化道出血就诊者达32.54%,其他腹部不适占67.46%。吸烟者达51.59%。高达96.83%的患者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服用阿司匹林。结论临床上应严格把握服用阿司匹林指征。服药前应询问有无消化道疾病史,戒烟,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对预防阿司匹林所致胃黏膜损伤有重要作用,出现消化道不适症状应及时服用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或停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9.
急慢性腹泻患者肠道菌群的改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急慢性腹泻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差异。方法对20例慢性腹泻、31例急性腹泻及20例对照组的粪便进行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类杆菌的培养及检测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急性腹泻患者肠杆菌增加,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类杆菌减少(P<0.01),慢性腹泻患者肠杆菌增加,乳酸杆菌减少(P<0.05)。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比较,类杆菌和乳酸杆菌减少更明显(P<0.05)。结论急慢性腹泻患者均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其中急性腹泻更严重。  相似文献   
10.
超声内镜结合了内镜技术与超声技术,在其基础上衍生出超声内镜对比增强和弹性成像等新技术。目前,大量 研究显示,相比于传统影像学技术,超声内镜对比增强在发现胰腺癌原发灶、判断是否合并局部血管侵犯、淋巴结转 移及肝脏转移等方面具有传统影像学不可替代的优势,可为胰腺癌,特别是小胰腺癌的诊断、TNM分期以及明确根 治性手术适应证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据。超声内镜弹性成像亦可做为胰腺癌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此外,在超声内镜 引导下可以行细针穿刺活检,获取病理学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