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方对人结肠癌移植瘤生长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结肠癌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裸鼠腋下接种人结肠癌细胞,建立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5-氟尿嘧啶组和补肾健脾方低、中、高剂量组,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连续3周。各组处死6只荷瘤鼠,测量瘤体质量,计算相对抑瘤率;ELISA测定血清VEGF及MMP-7表达;剩余荷瘤鼠用于观察生存时间。结果补肾健脾方各剂量组瘤体质量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荷瘤鼠生存时间较模型组明显延长;与模型组比较,补肾健脾方各剂量组VEGF、MMP-7表达均明显下降。结论补肾健脾方可抑制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延长荷瘤鼠生存时间,其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MMP-7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健脾解毒方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癌细胞诱导的血管生成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采用HP标准株NCTC11637与人胃癌MKN45细胞共培养的方法感染MKN45细胞,分为对照组、HP感染组、健脾解毒方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低中高剂量分别为0.5 g/L、1.0 g/L和2.5 g/L),采用ELISA法检测健脾解毒方对HP感染诱导的人胃癌MKN45细胞VEGF、bFGF、Ang-2表达的影响;使用Wnt/β-catenin特异性抑制剂FH-535(20 μmol/L)抑制Wnt/β-catenin活性后,再进行HP感染,ELISA法检测人胃癌MKN45细胞VEGF、bFGF、Ang-2蛋白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健脾解毒方对HP感染激活的人胃癌MKN45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的调控作用。  结果:HP感染MKN45细胞12 h后,VEGF、bFGF、Ang-2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健脾解毒方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均可下调HP诱导的人胃癌MKN45细胞VEGF、bFGF、Ang-2蛋白的表达,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采用Wnt/β-catenin特异性抑制剂FH-535抑制Wnt/β-catenin活性后可明显抑制HP诱导的VEGF、bFGF、Ang-2蛋白的表达 (P<0.01)。HP感染胃癌MKN45细胞12 h后,胞浆和胞核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健脾解毒方可下调胞浆和胞核β-catenin蛋白表达,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  结论:健脾解毒方可下调HP诱导的人胃癌细胞VEGF、bFGF、Ang-2表达,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其机制之一,这可能是该方抗胃癌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补肾解毒方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极化对大肠癌转移的影响。方法 构建C57BL/6小鼠大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补肾解毒方低、高剂量(11.2、22.4 g·kg-1)组,待肿瘤生长至1.5~2.0 cm3时剥离瘤体。剥离瘤体28 d后处死小鼠,观察小鼠肺转移情况。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IF)染色检测肺转移灶肿瘤细胞缺氧、凋亡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中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分群比;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肿瘤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M2-TAMs)极化相关基因(Arg1、CD206、CD163)的表达。结果 正常组、补肾解毒方低、高剂量组小鼠转移率分别为70%、40%、10%。与正常组比较,补肾解毒方低、高剂量组转移率均降低,证明补肾解毒方抑制小鼠肺转移;HE染色表明,与正常组比较,补肾解毒方低、高剂量组肺转移灶中肿瘤细胞浸润显著减少(P<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补肾解毒方低、高剂量组肺转移灶中肿瘤细胞凋亡增多、缺氧环境改善;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补肾解毒方低、高剂量组肿瘤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极化基因(Arg1、CD206、CD163)表达显著下降(P<0.01);流式细胞术显示,与正常组M2型巨噬细胞分群率为34.867%,补肾解毒方低、高剂量组M2型巨噬细胞分群率分别为22.033%、11.633%,显著降低(P<0.01);与补肾解毒方低剂量组比较,补肾解毒方高剂量组M2型巨噬细胞分群率显著降低(P<0.01), 证明补肾解毒方显著抑制肿瘤组织内M2型巨噬细胞激活,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补肾解毒方通过抑制肿瘤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激活抑制小鼠大肠癌肺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健脾解毒方对脾虚湿热型晚期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90例化疗失败的脾虚湿热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服用健脾解毒方煎剂,对照组服用复方斑蝥胶囊,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健脾解毒方对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中医证候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共有84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治疗组43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的中位OS为102 d(95%CI:95.6~108.4 d),对照组中位OS为80 d(95%CI:76.1~83.9d),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显著改善15例、部分改善17例、无改善11例,对照组中显著改善9例、部分改善10例、无改善22例,治疗组的证候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脾解毒方可以延长化疗失败的晚期大肠癌患者生存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虎杖有效成分白藜芦醇协同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对人大肠癌耐药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白藜芦醇溶液对HCT116/OXA细胞的增殖影响和增敏指数;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藜芦醇联合OXA对HCT116/OXA耐药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Bax、Bcl-2及Caspase-3 mRN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比例、细胞色素-c(Cyt-c)释放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50μmol/L白藜芦醇能够提高HCT116/OXA细胞对OXA的敏感性,OXA的IC50值从133.80 mg/L下降至17.40 mg/L,逆转指数为7.69;白藜芦醇联合OXA明显诱导耐药细胞产生凋亡,凋亡途径中Bax、Caspase-3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使得Bax/Bcl-2比例增加,同时引起Cyt-c的释放。结论:白藜芦醇能逆转人大肠癌细胞对OXA的耐药,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肾解毒散结方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抗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以不同浓度补肾解毒散结方(10、20、40、60、80、100、120μg/ml)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划痕实验检测HCT-116细胞转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HCT-116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HCT-116细胞的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补肾解毒散结方能够以剂量-时间依赖性方式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补肾解毒散结方能够呈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HCT-116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P0.05);补肾解毒散结方能够下调HCT-116细胞核内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抑制其下游靶基因Cyclin D1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补肾解毒散结方具有抑制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调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方对大肠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健脾解毒方醇提物对Lo Vo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分别采用健脾解毒方、过表达环氧合酶-2(COX-2)基因和(或)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选择性抑制剂SB-216763作用Lo Vo细胞24h,Transwell检测细胞转移能力;Western blottting检测细胞中COX-2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蛋白表达;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表达。结果健脾解毒方能够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方式抑制Lo Vo细胞的生长。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健脾解毒方能够明显抑制Lo Vo细胞的转移能力(P0.01),明显下调Lo Vo细胞中COX-2蛋白表达,下调β-catenin在细胞核内的积累及其下游靶基因MMP-7的表达(P0.01)。COX-2基因能够增加β-catenin在细胞核内的积累及其MMP-7的表达,促进Lo Vo细胞转移(P0.01);而上调COX-2表达能够逆转健脾解毒方对Lo Vo细胞中β-catenin在细胞核中的积累及其MMP-7的表达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激活β-catenin信号通路能够逆转健脾解毒方对Lo Vo细胞转移的抑制作用。结论健脾解毒方能够抑制人肠癌细胞的转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OX-2/β-catenin/MMP-7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方调节血管相关生长因子对人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人肝癌SMMC-2771细胞为对象进行实验.分别给予补肾健脾方0、12.5、25、50、100、200、400μg/mL,分别培养48、72 h,计算补肾健脾方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中药干预低、中、高组.中药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肾解毒方(BSJDR)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极化对大肠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分别使用PBS、白细胞介素(IL)-4、IL-4+BSJDR低剂量(-L)、IL-4+BSJDR中剂量(-M)以及IL-4+BSJDR高剂量(-H)刺激RAW264.7 48 h。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AMs分群比及荧光定量PCR法(qPCR)检测M2型巨噬细胞精氨酸酶(Arg1)、甘露糖受体(Cd206)、Cd163 mRNA表达。收集条件培养基(CM)构建微环境培养体系,应用Transwell与划痕实验观察BSJDR对MC38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术显示,IL-4组M2巨噬细胞分群比为77.7%,显著高于Control组的1.01%、IL-4+BSJDR-L组的40.1%、IL-4+BSJDR-M组的31.4%以及IL-4+BSJDR-H组的29.8%(P<0.01)。qPCR结果显示,IL-4组Arg1、Cd206、Cd163 mRNA表达较Control组显著升高(P<0.01),IL-4+BSJDR组Arg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