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老年功能性垂体腺瘤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功能性垂体腺瘤行经蝶窦显微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老年功能性垂体腺瘤经蝶窦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放大8~10倍下切除肿瘤。结果:本组大腺瘤28例,巨腺瘤11例,全切除26例,次全切除10例,大部分切除5例,术后无死亡。随访6个月~3年,肿瘤消失19例,残瘤静止5例,复发再手术2例。结论:经过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经蝶窦显微外科治疗老年功能性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硬脊膜动静脉瘘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3月~1998年4月间,我们收治了3例硬脑膜动脉静脉瘘(spinal dural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protrustion,LIVDP)而给予椎板减压,髓核切除,术后症状不缓解。现结合文献,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纳洛酮对大鼠脑出血Caspase-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纳洛酮(NAL)治疗对大鼠急性脑出血(ICH)模型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2只,体重260~310 g,随机分为NAL治疗组、对照组各6只。于大鼠尾状核区注入自体不凝血制备ICH模型,治疗组予以NAL保护,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术后72h将血肿周围部位脑组织取材、固定、染色,观察脑组织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经NAL保护的动物血肿周围脑组织内出现的Caspase-3阳性细胞数量较少,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鼠急性ICH模型进行NAL保护可以减少凋亡促进物质Caspase-3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报道脑结核瘤12例,其中原发10例,继发于其他脏器结核者2例。以3种方式起病,即局限型、全身型和类脑瘤型。临床诊断主要靠CT脑扫描,脑结核肉芽肿形成后,可出现典型CT改变。本组均经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均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5.
神经胶质瘤是一类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系统肿瘤,胶质瘤细胞增殖快,呈侵袭性生长,与脑组织边界不清,大部分难以做到全部切除,恶性胶质瘤的难治性主要取决于其增殖、侵袭特性.微小RNA(miRNAs)广泛存在真核生物中,是一组不编码蛋白质的短序列RNA,长度为20~24个核苷酸,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含量丰富,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以及中...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是最常见的脑出血,占高血压脑出血的70%。死亡率及致残率高。基底节区部供血动脉主要为豆纹动脉,该部位的脑出血主要是豆纹动脉破裂所致,但是很少有报道重视对豆纹动脉的术中保护,术中重视豆纹动脉,减少豆纹动脉的再损伤,利于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土槿皮乙酸(PAB)对大鼠胶质瘤C6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0、0.1、0.2、0.4、0.8、1.6、8.0、16.0 μg/mL)PAB对C6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以0(对照组)、0.15、0.3、0 6μg/mL PAB处理后,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经流式细胞仪检测C6细胞的凋亡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自噬标志性分子微管相关蛋白I轻链3-β(LC3)和凋亡剪切产物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Cleaved-PARP)的表达.结果 MTT法测定结果显示,PAB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C6细胞的生长,PAB处理12、24、36、72 h后,PAB对C6细胞的半数致死剂量( IC50)分别为1.23、1.05、0.30、0.09 μg/mL.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0.15、0.30、0.60 μg/mL PAB作用C6细胞36 h后细胞出现凋亡,并且随着PAB浓度的升高,细胞凋亡率呈上升趋势,分别为(24.89±0.92)%、(31.38±0.36)%和(62.84±2.2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PAB处理后的C6细胞内Survivin表达下降,LC3和Cleaved-PARP表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随着PAB浓度的升高,细胞内Survivin、LC3、Cleaved-PARP的表达变化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PAB可抑制大鼠胺质瘤G6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下调Survivin的表达,上调LC3和Cleaved-PARP的表达为PAB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土槿皮乙酸对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土槿皮乙酸(pseudolaric acid B,PAB)对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0、0.1、0.2、0.4、0.8、1.6、8、16 μg/ml PAB对C6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碘化丙啶(PI)染色后细胞周期的变化;皮下注射C6细胞建立C6种植瘤大鼠模型并测量种植瘤体积;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种植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变化。结果体外实验结果表明,PAB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胶质瘤C6细胞生长,半数致死剂量(IC50)为0.03 μg/ml,同时,可使C6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体内实验结果表明,PAB给药后大鼠种植瘤体积有所降低,种植瘤组织中PCNA表达呈下降趋势。结论PAB可抑制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中G2/M期、下调PCNA表达为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CT脑扫描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保守治疗急性颅内血肿的报告有所增多。我们在近5年中,在保守治疗的101例颅内血肿中,中转手术12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在101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中,伤后有原发昏迷79例,持续时间30分钟~12小时,无原发昏迷22例;血肿量小于20毫升者69例,20毫升至40毫升者21例,  相似文献   
10.
16例食管破裂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82-1997年收治16例食管破裂,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见表1。讨论(1)凡伤者有食管内压突发性增高的病史,均应注意有无食管破裂的可能,避免误漏诊。(2)对早期适合手术修补病例积极作好术前准备,以利1期愈合。破裂超过24小时将形成感染,组织充血、水肿,尤其感染严重者,修补愈台机会甚少,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早期手术修补亦不是1期愈合的唯一因素。应视其裂日大小、漏出物多少、感染严重程度及开胸探查后对伤口周围清创是否彻底及控制食管腔内自洁作好口腔护理。补充营养特别是能量、蛋白质是愈合趋势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