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疾病,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2003年3月~2008年5月我们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1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颅内动脉瘤绝大多数位于颅内动脉分叉处或分支处[1-3],发生在其他无分支部位的动脉瘤是非常少见的.而位于颈内动脉前肇动脉瘤是其中比较特殊的一类,Ogawa等[4]报道740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仅有48例(0.6%),现将我们2007年发现并治疗的2例颈内动脉前壁动脉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例1女性,62岁,因间歇性头痛1个月伴左眼上睑下垂,半个月前突发左上眼睑下垂,视物模糊、重影,于1999年5月29日入院。患者近1个月出现前额痛,晨轻暮重。体检:神志清楚,左眼视力0.5、右眼0.8,左上睑下垂,不能睁眼。左侧瞳孔直径5.0mm,光反应(-),右侧瞳孔2.5mm,光反应( )。左眼内视受限,右眼活动良好,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人脑膜瘤患者IGF-1、IGFBP-3与脑膜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为提高脑膜瘤的早期诊断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正常对照组、脑膜瘤组各30例,血清标本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IGF-1、IGFBP-3浓度。术中分别取两组的组织标本,行常规HE切片染色及IGF-1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结果脑膜瘤组血清IGF-1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瘤组血清IGFBP-3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二组血清IGF-1水平均与血清IGFBP-3水平呈正相关(r=0.594、0.474,P<0.05)。正常脑组织中IGF-1无表达;脑膜瘤组织中的IGF-1表达水平也升高(P<0.05)。结论IGF-1可能促进了脑膜瘤的发生发展。IGFBP-3可能协同IGF-1促进了脑膜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有关婴儿自发性 (非外伤性 )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报道甚少 ,过去常采用保守治疗 ,病死率较高。我科自 1986年 4月至 1998年 6月对 15例婴儿自发性脑出血进行手术治疗 ,占我院同期住院治疗的 86例婴儿自发性脑出血的 17 4 %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男 11例 ,女 4例 ,年龄 2天~ 10 0天 ;足月顺产 12例 ,足月剖宫产 3例 ;发病时间最短为 2 0小时 ,最长 8天 ;病前均无外伤史 ,家属中无出血史。二、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有全身或局灶性抽搐伴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烦躁、尖叫、前囟饱满、四肢肌张力增高。伴面瘫或肢体瘫 10例 …  相似文献   
6.
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lhermitte duclos disease,LDD)虽有其特殊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但并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容易误诊.现报告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于2010年10月14日收治的一例复发性LDD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治疗过程,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报告50 例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并发颅内出血3 例(6 %) 。认为颅内出血的发病机制是正常灌注压突破(NPPB)与血液瘀滞共同作用的结果。供血动脉过长可能是并发出血的又一高发因素。强高“超选、缓慢、少量、多次、密观”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椎动脉(VA)相关性面肌痉挛的效果及延迟治愈发生情况,同时探讨椎动脉相关性面肌痉挛的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责任血管的差别分为小血管组和椎动脉相关组,并随访术后疗效及延迟治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有效率无明显差异,椎动脉相关组延迟治愈率明显高于小血管组。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椎动脉相关性面肌痉挛疗效良好,评估椎动脉相关性面肌痉挛患者术后疗效时应考虑到延迟治愈现象,并适当延长疗效评估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双微导管技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内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一直是个难点。球囊和支架重塑瘤颈技术使以往单纯采用三维弹簧圈无法填塞的宽颈动脉瘤获得致密填塞,但这些操作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而且对于一些动脉分叉部的宽颈动脉瘤和瘤体上有分支血管发出的动脉瘤,有时即使辅助球囊和支架,也很难达到完全栓塞。相比之下,双微导管技术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脑室出血预后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与原发性脑室内出血(IVH)预后风险独立相关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一对照研究,收集发病24h内人院的90例成人原发性IVH患者的临床资料,3个月后用GOS评分判定预后。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各个参数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中与预后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平均动脉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GCS评分、瞳孔不等大、血糖、IVH量、IVH范围、第四脑室状态、脑室颅腔比(VCR)(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死亡独立相关的变量依作用大小依次为第四脑室出血性扩张、低GCS评分、瞳孔不等大、弥漫性IVH、高NIHSS评分(P〈0.05或P〈0.01).尤以第四脑室出血性扩张最有意义(P〈0.01);而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子包括低体温和低NIHSS评分(P〈0.05或P〈0.01)。结论及时解除第四脑室出血对脑干的压迫,防止脑干功能进一步恶化及低温治疗将有助于降低IVH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