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功能与症状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通过 99m Tc植酸钠固体餐检测胃排空 ,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各临床亚型胃运动的情况 .方法  99m Tc植酸钠标记固体餐 ,对 30例 FD患者 (其中溃疡样型 10例 ,动力障碍型 10例 ,非特异型 10例 )及 1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了核素检测分析 .结果 运动障碍样型及非特异型 FD患者胃半排空时间延迟 (87± 2 8min,89± 2 6 min vs6 1± 9min,P<0 .0 5 ) ,2 h胃排空率明显减少(6 3.0± 11.5 % ,5 7.7± 15 .5 % vs87.0± 10 .3% ,P<0 .0 1) ,而溃疡样型 FD与正常人比无差异 (P>0 .0 5 ) .结论 胃排空延迟在运动障碍样型及非特异型 FD病因中占重要地位 ,FD三个临床亚型之间发病机制既相同又略有不同 ;FD患者中有症状与胃排空之间存在不一致现象 ,所以核素胃排空检查在 FD胃运动功能的判定及指导治疗上有重要意义 .  相似文献   
2.
下消化道出血221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0 引言 下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科的常见病 ,是指十二指肠空肠移行部 ,屈氏韧带以下的小肠和大肠疾病引起的肠道出血 .有人认为一般不包括痔和肛裂出血 [1 ] .临床最常见为慢性出血 ,但有时出血量大危及生命 ,需要做紧急处理 ,现将我院1992 - 0 1/ 1999- 0 8门诊及病房收治的 2 2 1例下消化道出血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 12 0例 ,女 10 1例 ,年龄 14~ 72 (平均 42 )岁 ,病程 16 h~ 10 a.患者分别以脓血便、暗红色血便、鲜血便或果酱色血便为主诉前来就诊 ,其中有休克症状的大出血者6例 .血 Hb<110 g·L- 1 40例 ,<80 g·L- 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在人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3例人胃癌组织中COX-2、VEGF和CD34的表达,并以40例正常胃粘膜标本作为对照。对CD34阳性血管进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计数。对COX-2和VEGF的表达采用半定量计分法判定,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3例人胃癌组织中,COX-2表达阳性者44例,阳性率为83.0%;VEGF表达阳性者45例,阳性率为84.9%。COX-2表达与VEGF表达相关显著(P<0.05)。并且,COX-2和VEGF的表达与TNM分期(P<0.05,P<0.05)、淋巴结转移(P<0.01,P<0.05)和远处转移(P<0.01,P<0.05)相关。COX-2/VEGF同高表达组中MVD值(79.5±25.8)高于COX-2/VEGF同低表达组中的MVD值(45.0±13.9),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COX-2与VEGF共表达,并相互协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和转移。  相似文献   
4.
DNA疫苗区别于血源怀和重组乙肝疫苗,前者利用HBV核蛋白(NP)诱导特异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产生,从而发挥免疫作用。诱生的CTL细胞不令可识别,还可杀伤相应病毒感染的靶细胞,所以还具有治疗作用。目前DNA疫苗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如核苷酸序列包含单链免疫刺激DNA序列(ISS),调控元件CMV启动子,可提高接种效果的基因枪等。但由于DNA可整合到窠宿主基因组,有诱发原癌基因活化和抑癌基因灭活的危险性,且有可能诱那里产生抗DNA抗体或抗自身组织细胞抗体,产生特异免疫耐受,故未能在人群中使用。乙肝DNA疫苗…  相似文献   
5.
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是肝细胞癌的一种少见组织学类型,病因尚不清楚,本文阐述了该病特点及近年来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评价PL-11血小板功能分析仪(电阻抗法)检测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的性能并初步调查其参考区间。 方法:参照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相关文件,评价PL-11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检测PLT的精密度、正确度、携带污染率及线性范围,与比浊法检测100例心内科患者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进行对比。用PL-11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检测544例体检健康者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初步建立健康成人ADP诱导的血小板聚率的参考区间。 结果:PL-11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检测PLT的变异系数(CV)<4.0%,偏移<4.0%,在(40~800)×109/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5 3),携带污染率<1.5%,符合CLSI相关文件要求;电阻抗法和比浊法检测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分别为(67.58±15.14)%、(41.28±15.45)%,相关系数(r)=0.62(P<0.05)。健康成人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电阻抗法)的参考区间为49.66%~86.62%。 结论:PL-11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检测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性能良好,初步建立了其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阅兵部队集训期间消化系统疾病发生的特点,及外周血部分胃肠激素的水平变化规律。为防控消化系统疾病,建立预警指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参加阅兵集训的100名官兵[均男性,年龄(20.76±1.23)(18~24)岁]及同期100名常规训练的官兵,调查训练前期、训练中期、阅兵前期、阅兵后期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生情况。于训练中期检测外周血胃肠激素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和血管活性肽(VIP)含量。结果两组官兵均未发现器质性消化系疾病,功能性胃肠病发病率也比较低。训练中期阅兵训练组消化系统症状阳性人数明显高于常规训练组(P〈0.05),亦显著高于同组训练前期、阅兵前期和阅兵后期(均P〈0.05)。阅兵训练组同常规训练组比较,胃肠激素MTL、SS和VIP外周血含量也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阅兵训练时容易发生消化系统疾病,胃肠激素水平紊乱可能是消化系统疾病高发的危险因素,可用作消化系统疾病高发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利用佐剂氢氧化铝干粉与氢氧化铝凝胶制作大鼠过敏性哮喘模型的建模效果。方法 30 只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A 组( 正常对照组)、B 组( 氢氧化铝凝胶造模组) 和C 组( 氢氧化铝干粉造模组),每组10 只。建模后通过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检测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 中细胞变化、肺组织匀浆中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评价模型效果。结果 1)B 组与C 组均出现哮喘症状,但C 组发病程度轻于B 组。2)B 组与C 组BALF 中细胞总数和嗜酸细胞(eosinophils,EOS) 百分比均高于A 组(P < 0.05),且B 组大鼠BALF 中细胞总数和EOS 百分比显著高于C 组(P <0.05)。3)B 组与C 组肺组织匀浆中IFN-γ 含量显著低于A 组(P <0.01)。4)B 组与C 组都表现出哮喘炎症反应的病理改变,其中以B 组更为显著。结论 氢氧化铝凝胶增强由卵清蛋白(ovalbumin,OVA) 所致的过敏反应模型效果优于氢氧化铝干粉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胶囊内镜用于比格犬等较大体型动物上消化道黏膜疾病实时监测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1)对PillCam SB2型胶囊内镜进行简单改造,采用4号手术线一端束缚胶囊内镜的腰部做牵引线,另一端从胃管的顶端穿过,从一侧孔穿出胃管,通过拉伸将胶囊内镜顶靠在胃管的前端;(2)麻醉比格犬,胃管辅助胶囊内镜通过比格犬口咽送入食管、胃腔.(3)40%无水乙酸40 ml灌胃,胶囊内镜检查系统观察消化道黏膜变化.结果 (1)改装后的胶囊内镜在胃管的帮助下可以顺利地进入比格犬食管和胃内,并可通过拉伸牵引线将胶囊式内镜顶靠在胃管的前端部,控制胶囊内镜改变拍摄位置和角度.(2)40%无水乙酸40 ml灌胃,成功制造比格犬急性胃黏膜病变模型.(3)胶囊内镜可以清晰拍摄胃腔图像,观察胃黏膜在不同时间点出现的不同表观变化,实现对动物消化道疾病模型黏膜变化的实时监测.结论 成功建立了胶囊内镜实时监测上消化道黏膜急性病变发生发展的方法,将其初步应用于观察体型较大动物比格犬胃黏膜急性损伤过程中的表观变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方法 将16 9例重型颅脑外伤随机分为4组:无药物预防组、抑酸剂预防组、生长抑素预防组、联合预防组。比较各组对出血预防的效果,然后将各组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利用胃肠张力管检测不同时间pHi值,同时测定不同时段胃液pH值,研究其变化规律及与出血的关系。结果 联合用药对预防重型颅脑外伤应激性溃疡出血效果更加显著(P <0 .0 1)。联合用药处理未显示更强的抑酸效果。发生出血的患者入院时的pHi均值与未发生溃疡出血者无显著差异;入院后第12、2 4小时、第3、5、7天2组间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监测pHi值对于重型颅脑外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具有预警作用,可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