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周振星  徐勋  胡明 《河北医学》2009,15(2):208-210
目的: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000例中老年男性(≥40岁)门诊及住院病人,以及社区人员常规进行前列腺指检、血PSA检查及经直肠前列腺B超检查,活检筛选出前列腺癌15例(0.75%),将病人分组进行比较。结果:≥70岁及PSA≥4ng/ml组患者前列腺癌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PSA联合直肠指检及经直肠前列腺B超检查是目前筛选前列腺癌最简便而又最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凯时(脂化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患者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勃起功能障碍(ED)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凯时组30例和凯时+中药组36例。全部患者均予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凯时组仅给予阴茎海绵体注射治疗,凯时+中药组在凯时组基础上同时服用加味桃红四物汤(桃红四物汤加生黄芪、刺五加)治疗,治疗前后根据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表(IIEF-5)由患者进行自我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的IIEF-5量表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凯时+中药组对IIEF-5量表评分的改善作用显著优于凯时组,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凯时治疗糖尿病患者ED具有良好效果,加味桃红四物汤与凯时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年龄段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成分组成特点,并探讨针对性饮食预防指导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集的尿石症患者结石标本共1 168例,进行红外光谱结石成分分析,并针对不同的结石成分给予不同的饮食预防指导,911例执行饮食预防指导为预防组,257例未遵循饮食预防指导为对照组,随访24个月,并将不同结石成分类型及随访时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 168份结石标本中,发生率最高的结石种类为草酸钙与碳酸磷灰石的混合结石,中年(41~60岁)为结石高发年龄段,占整个结石患者一半以上。随访患者中,预防组结石复发率约7.2%,对照组结石复发率为27.6%,饮食预防时间与结石复发率呈现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草酸钙结石与碳酸磷灰石的混合结石发生率最高。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结石发病率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其中中年发病率最高。针对性给予饮食预防指导可明显降低结石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治疗。方法报告1970年-2003年收治的80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血压的控制方法。结果全部病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良性72例(90%),恶性8例(10%)。结论术前明确诊断,并充分作好术前准备,手术切除肿瘤是根本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周振星  徐勋  周昭贤 《河北医学》2005,11(2):140-142
目的:临床研究长期保列治和哈乐联合用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门诊收集联合应用两药3年以上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20例,回顾性统计分析患者前列腺体积、症状评分、残余尿量、尿流率变化,以及尿潴留和血尿的发生率。结果:联合用药3个月见效,3年后观察,前列腺体积缩小,最大尿流率(Qmax)增加,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下降,残余尿量下降。本组患者无发生尿潴留、前列腺源性出血、前列腺增生引起的肾功能不全及反复泌尿系感染。3年联合用药,可延缓病情进展,终点事件发生率降低。结论:长期联合用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能稳定前列腺下降体积和改善最大尿流率。减少尿潴留及前列腺源性血尿和手术干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ini-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采用mini-PCNL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资料。结石大小1.8~3.8cm。结果61例中59例一期取净结石,2例因术中出血二期取净结石。结石总取净率100%。平均手术时间65.0min,平均住院时间7.5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mini-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安全、有效,可以使绝大多数患者避免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P)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收治的17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6例,观察组采用TUPKP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最大尿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UPKP术中出血、低钠血症、尿道狭窄、继发性出血、尿失禁等发生率较低。结论 TUPK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89例行腹膜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88例手术成功,1例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80(30~160)min,平均术中出血80(20~400)ml。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术后平均随访16(3~36)个月,均无远期并发症及肿瘤复发。结论后腹腔镜下施行。肾上腺肿瘤手术具有安全可靠、损伤小、出血少及恢复快等优点,术者的经验、技术水平及对适应证的正确把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手术前后持续进行提肛肌训练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ue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后患者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 方便性抽样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泌尿外科进行TURP的患者24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观察组在术前、术后以及拔除尿管后均进行提肛肌训练;对照组只在术后拔除尿管出现尿失禁时进行提肛肌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尿失禁的概率及尿失禁的持续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率为4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7%,P<0.01;观察组发生尿失禁的持续时间为(4±0.5)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2±2.0)d,P<0.05;且观察组进行提肛肌训练的时间越长,术后发生尿失禁的概率越低.结论 TURP患者术前、术后以及拔除尿管后进行持续有效的提肛肌训练能预防或降低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率,缩短尿失禁的持续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10针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经直肠10针穿刺活检的可疑前列腺癌患者。在标准6针系统穿刺法基础上改进确定A组穿刺点后,依据前列腺解剖分区,在经直肠B超显示的前列腺冠状切面的两侧外侧区域(B组)及中央区域(C组)增加4针穿刺点,施行前列腺活检,病例标本分别标注送病理学检查。结果 104例患者中42例确诊为前列腺癌,总阳性率为40.4%。其中所设置的A组穿刺位点阳性25例(占总检出阳性的59.5%),B组位点阳性9例(21.4%),C组位点阳性8例(19.0%)。假阴性率为4.7%,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4%,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直肠10针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安全、可靠,可以作为临床理想的初次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