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了解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有助于正确治疗肿瘤和判断预后。LI测定结合肿瘤电镜观察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为肿瘤治疗和估计预后提供依据。本文对12例直肠癌进行化疗前后电镜观察和LI测定,旨在探讨超微结构和LI的关系及短程5-Fu化疗对它们的影响。以期发现对肿瘤治疗和估计预后有价值的参考指标,并增进对肿瘤生物学特性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抵抗(IR)是指机体靶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反应性降低,即一定量胰岛素产生的生物效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胰岛素对靶组织作用减弱,加大胰岛素浓度可提高总效应.机体为克服IR常伴有代偿性的高胰岛素血症.  相似文献   
3.
某些部位的肿瘤用常规平野照射时剂量分布不理想,为适应临床治疗的需要,通常在射线束的途径上加适当的物理楔形板,对线束进行修整,以获取特定形状的剂量分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把等中心放疗技术的操作方法运用到固定源皮距给角定位技术中,从而提高固定源皮距给角定位技术的准确性.方法 在给放疗患者行固定源皮距(SSD)给角定位时,首先运用等中心(SAD)方法定出照射野在避开重要组织、器官(如脊髓等)的最佳照射角度和皮肤上的入射点,然后通过移动治疗床的作用,调节该入射点的源皮距等于源轴距,在照射角度不变的情况下,在定位机透视下再诃节治疗适合的野界的大小,即回到SSD技术中来.结果 等中心技术用于固定源皮距给角定位中,科学地解决了传统固定源皮距给角定位中难以准确找准照射角度和不能直读照射深度的问题,使临床在采用SSD给角技术中即方便又放心.结论 等中心技术在固定源皮距给角定位技术中的应用,提高了固定源皮距给角定位技术的准确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CD     
目的研究褪黑素治疗应激性溃疡大鼠时CD4+T细胞和白介素-2(IL-2)的表达.方法100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预防对照组、褪黑素预防低、高剂量组和褪黑素治疗组,各组均20只.采用水浸-束缚(WIR)应激实验复制大鼠应激性溃疡模型.应激前30 min预防对照组、褪黑素预防低、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等体积的含1%二甲基亚砜的生理氯化钠溶液、褪黑素5和20 mg·kg-1,褪黑素治疗组则于应激后1 h腹腔注射褪黑素20 mg·kg-1.应激6 h后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病变情况,对溃疡指数(UI)进行评分,同时检测各组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和IL-2水平及CD4+T比例.结果预防对照组大鼠SOD和GSH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褪黑素预防组(5或20 mg·kg-1)和治疗组的SOD和GSH均较预防对照组明显升高,且褪黑素治疗组的IL-2水平和CD4+T比例较预防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褪黑素预防组(5或20 mg·lg-1)和治疗组的UI均显著低于预防对照组,且20 mg·kg-1预防组低于5 mg·kg-1预防组(P<0.05).结论褪黑素可通过增高SOD和GSH水平,并激活CD4+ T细胞,促进IL-2的分泌,从而发挥对应激大鼠的抗氧化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HBV感染后容易形成慢性化,多数学者认为其主要机制是宿主对HBV各种抗原产生免疫耐受。宿主在对HBV免疫应答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形成免疫耐受。此文就近年来慢性HBV感染的患者体内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携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PE38基因及甲胎蛋白(AFP)启动子的重组载体,并研究其在体外对AFP阳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的靶向杀伤作用。方法:构建重组免疫毒素表达质粒pAFP-PE38,通过转染细胞观察其作用,RT-PCR法测定PE38 mRNA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结果:各组细胞转染质粒pAFP-PE38后仅AFP阳性的HepG2细胞表达PE38 mRNA,且形态发生改变,生长显著受抑(P〈0.01),48 h和72 h抑制率分别为27.2%、58.3%,而AFP阴性的PC-3和HeLa细胞未受明显影响。结论:PE38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可实现HCC基因治疗的靶向性和高效性,有望成为肝细胞癌靶向基因治疗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8.
射野加挡块不仅是为了适应靶区和计划区形状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护射野内的重要器官和正常组织免受不必要的照射。但在适形铅块制作中射野挡块范围的勾画常出现误差。本文在头颈部放疗适形铅块的制作过程中将放疗射野挡块范围的勾画分3组进行并比较分析,以探讨放疗射野挡块范同的勾画在适形铅块制作中可能产生误差的原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乙肝表面抗原-CD40L胞外段融合蛋白的设计和生物活性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乙肝表面抗原-CD40L胞外段融合蛋白设计的合理性。方法:应用Gene Constructionkit2.5、DNAStar软件和WWW.expasy.org网站提供的分析方案分析重组体的开放读框以及融合蛋白的柔性、亲水性、抗原性、表位等性质,并作了二级结构模拟分析。结果:重组体CMV启动子下游有完整的目的基因ORF,融合蛋白二级结构水平未出现新的抗原性及表位,亲水性无改变,Linker部位抗原性低,呈中性且柔性高,不影响两端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及融合蛋白空间构象。结论:重组体设计合理,融合蛋白很大可能保留了乙肝表面抗原和CD40L胞外段的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放疗适形铅模误差产生的原因及为减少误差的措施。方法采用U型网状面罩、铅丝,利用常规定位方法在面罩上出勾画不规则形状,送到制模室切割、制作成型。结果与结论传统的临描、制作适形铅模的方法由于环节多而存在误差,建议尽可能采取中间环节少、电脑切割等方法制作以减少适形铅模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