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0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君心  余子豪 《中国医刊》2003,38(12):20-22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 ,在美国 4 0~ 5 5岁的女性中 ,乳腺癌占死因的首位。在我国 ,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乳腺癌的临床研究是各种肿瘤中研究最细致、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最多的病种之一 ,一直居于各种肿瘤研究的先导地位。本文以乳腺癌研究的循证医学为基础 ,介绍目前乳腺癌放射治疗的进展。1 早期乳腺癌的保留乳房治疗乳腺癌保乳治疗在二十世纪 70年代以来发展并已成熟 ,对于患者的美容需求及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保乳手术占到了 5 0 %左右 ,6个大宗前瞻性的研究及 3个Meta分析表明保乳手术 +放疗的局部控制…  相似文献   
2.
摆位是放疗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尤其是头颈部放疗 ,因为在治疗时病人头部会出现不自主的前后、左右、上下移动 [1 ] 。若要克服这个缺点以保证操作体位的重复性 ,则病人体位固定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院一直沿用传统的海绵枕固定法和木头枕固定法 ,但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自1996年 7月使用塑料医用夹板 (L TS型 ,上海市民政工业技术研究所 )制作头颈部面模固定装置以来 ,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笔者分析 1997年 3~ 5月使用 L TS面模的 6 0例病人 ,将其特点及临床应用介绍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 180…  相似文献   
3.
应用位移技术改善多叶准直器射野的矩齿状边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D-270MLCTM位移技术对不规则射野边缘的改善程度.[方法]设计一个由3条不同斜度的靶区轮廓边缘形成的三角形射野并选择一实际鼻咽癌病人的面颈联合野-分别由西门子MLC 1cm宽度叶片、HD-270技术的3种虚拟叶片宽度5mm、3mm、2mm和低熔点铅整体挡铅形成多个射野,用柯达感光胶片在加速器下拍片并读出相对等剂量曲线分布图,用有效半影和等剂量曲线波动度来评价剂量分布和射野适形度.[结果]与单纯MLC射野的矩齿状剂量分布相比,3种虚拟叶片宽度的HD-270射野的等剂量线分布明显光滑,剂量波动和有效半影显著降低,深度dmax处有效半影的平均值由单纯MLC射野的10.5mm降低到叶片虚拟宽度2mm的HD-270射野的6.3mm.[结论]HD-270技术能有效降低剂量波动和有效半影,实现等中心叶片宽度<1cm的虚拟mini-MLC.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研究对于低级别胶质瘤的放射治疗存在着争议,近来的前瞻性随机研究结果使临床医生能更好地对放射治疗的应用做出决策,即:(1)术后放射治疗可显著提高低级别胶质瘤的无进展生存率,术后早期放疗与复发后再放疗的总生存率相似。(2)放疗剂量宜为45—54Gy,增加剂量无益处。(3)标准模式的放疗对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无显著影响。(4)对于预后差的病例,放疗+化疗可提高无进展生存率,但生存率无提高。  相似文献   
5.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与放疗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了解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胸段食管癌放疗临床靶区的设计。方法 对首程治疗行颈、胸、腹3个野根治术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621例,标记各部位清扫的淋巴结分别送检,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了解淋巴结转移规律,为食管癌放疗临床靶区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胸上、中、下段食管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2.9%、27.9%和7.9%,上纵隔的分别为31.2%、24.0%和10.1%,中纵隔的分别为14.3%、29.7%和33.7%,下纵隔的分别为1.3%、4.0%和19.1%,腹部的分别为11.7%、25.1%和55.1%。胸部各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长度愈长、肿瘤分化越低、肿瘤浸润越深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也愈高(P〈0.05)。结论 胸上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以颈段食管旁、锁骨上、上中纵隔转移多见,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的上下双向转移和跳跃性转移特点,胸下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以腹部、中下纵隔转移多见。建议胸上段食管癌临床靶区的范围上界包括颈段食管旁及锁骨上、下界包括隆突下的淋巴结引流区,胸下段食管癌临床靶区的范围上界至隆突水平、下界包括胃左血管旁的淋巴结引流区,胸中段食管癌临床靶区的范围应根据具体情况设定。  相似文献   
6.
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位居第二,在美国,2006年估计有大约36830例新发上消化道肿瘤患者,约25200例死亡[1]。我国是胃癌高发区之一,除局部地区近年略有下降外,整体未见明显下降趋势,胃癌的死亡率仍占全部肿瘤死亡率的1/5以上[2]。目前手术仍是治疗胃癌最有效、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近距离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距离放疗是现代放射肿瘤学的初始技术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除了在妇科肿瘤和头颈部等肿瘤中仍继续被广泛应用外,单纯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放疗已成为早期前列腺癌的标准治疗手段之一,单纯近距离放疗可成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主要选择方法之一。本文重点介绍2005年美国放射肿瘤治疗学年会(ASTRO)中关于近距离放疗临床应用的现状,展望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放疗技术对直肠癌长期存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57例手术一放化疗的Ⅱ、Ⅲ期直肠癌无瘤生存3年以上患者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分析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的所有功能得分普遍较高,症状量表得分除性功能外其他均较低,总体健康状况中位数72分;调强放疗组的所有功能得分和总体健康状况均较常规放疗组高.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腹胀和失眠较常规放疗组轻(P〈0.05)。结论调强放疗的生活质量优于常规放疗,性功能障碍足直肠癌治疗后的主要并发症。了解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医护人员更好的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改进医疗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结合我院开展IGRT技术以来所做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所积累的经验,分析和探讨IGRT系统的主要质控检测项目和实现方法,以保证系统安全、有效、稳定的进行。方法:检测图像系统的低对比度分辨力、空间分辨率、密度均匀性和几何失真度,测试系统的图像匹配精度,校准六自由度治疗床系统(Hexa PODTM evo System)的等中心。结果:能分辨的图像低密度差异值小于2%,空间分辨率不小于71p/cm,表征图像密度均一性的像素值差异小于2%,表征图像几何失真度的几何精度在X、Y、Z方向均小于1.04mm,XVI系统随机架运动时,旋转中心由于重力作用引起的位置变化范围在X、Y方向上小于1.04mm,KV级系统中心和MV级系统中心的位置差异在X、Y、Z方向上小于0.5mm。六自由度治疗床相对于等中心的偏差在0.2mm、0.2。以内。结论:相应的质控项目和方法保证了我院IGRT系统得以安全、稳定的运行,也有助于减小病人治疗过程中由于系统误差而引起的摆位误差。  相似文献   
10.
不同化疗方案加放射治疗鼻咽癌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 探讨在鼻咽癌治疗中采用不同化疗方案配合常规放射治疗对肿瘤局部控制及远期生存的影响。方法 300例病理证实的鼻咽癌病例随机分为单纯放射治疗组114例,放射治疗+新辅助化疗组93例,放射治疗+同步化疗组93例。常规放射治疗:鼻咽原发灶DT70Gy,颈部预防照射DT50Gy,转移灶DT65~70Gy。新辅助化疗:氟尿嘧啶1000mg/d,3次/周,顺铂100mg/周,交替各用2周,同步化疗:顺铂20mg/d,2次/周,氟尿嘧啶500mg/d,2次/周,交替各用3周。结果 5年总生存率(OS)为57.1%,5年无瘤生存率(DFS)为52.9%,5年无远地转移生存率(DMF)为61.0%,5年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率(LRF)为83.3%;各治疗组间5年OS、DFS、DMF和LRF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值分别为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