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传统的容量威受器假说,虽然已逐渐为许多学者所接受,但近十余年来,这一假说在很多方面受到了新的挑战,其中种属差异尤为突出。鉴于家兔尚未见报道,本实验对32只利尿的雄性家兔分两组进行了如下观察:  相似文献   
2.
前言蓝斑核是在脑干中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细胞最集中的核团之一,近年认为中枢去甲肾上腺素可能参与循环机能的调节。有些研究认为刺激蓝斑核引起血压升高。1973年Przuntek等曾报道刺激猫下丘脑后区或蓝斑核均引起升压反应,在破坏下丘脑后区后,刺激蓝斑核引起的升压反应大为减弱。1980年吕运明等也观察到刺激狗蓝斑核引起血压升高。他们研究认为在迷走—加压反应(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所引起  相似文献   
3.
4.
利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探讨腹腔注射吗啡对单纯乌拉坦麻醉、心肌损伤和心外膜涂酸大鼠中枢亮氨酸脑啡肽(LEKIS)和β-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β-EPI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吗啡对单纯乌拉坦麻醉大鼠和心肌损伤大鼠中枢LEKIS和β-EPIS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但可使心外膜涂酸大鼠的下丘脑、丘脑、中脑、桥脑内的LEKIS含量明显减少(P<0.01);海马和延脑的LEKIS含量亦减少(P<0.05);β-EPIS的含量在垂体明显减少(P<0.01);延脑和其它脑区亦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吗啡可使心外膜涂酸组大鼠中枢多个脑区的LEKIS以及垂体β-EPIS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5.
6.
本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研究刺激大白鼠双侧颈迷走神经向中端,脑内脑啡肽含量的变化。以麻醉、手术、人工呼吸及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做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刺激双侧颈迷走神经向中端做为刺激组。对刺激组和对照组各7只大白鼠脑内脑啡肽含量进行比较,获得以下结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在迷走—加压反应中的作用发现,刺激下丘脑室旁核可引起明显的增压反应和心加速效应;下丘脑室旁核兴奋可加强迷走—加压反应,损毁之可得相反结果;垂体和肾上腺共同参与下丘脑室旁核增压反应,与迷走—加压反应机制殊不相同;损毁下丘脑室旁核后,垂体和胸段脊髓中加压素含量均明显降低。提示下丘脑室旁核—脊髓投射的加压素能神经元有可能参与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9.
张锡钧等曾经发现,刺激断颈狗的迷走神经中枢端,能够使动物产生加压反应。迷走——垂体后叶通路是这个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又是构成这条通路的重要环节。一系列的实验证明:  相似文献   
10.
本工作观察了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外周和中枢输注微量精氨加压素对失血大鼠血压、心率和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使失血大鼠血压回升(P<0.01);外周输注微量加压素使失血大鼠血压升高(P<0.01),存活时间延长(p<0.05);脑室输注微量加压素使正常大鼠血压升高,心率加快(P<0.05),使失血大鼠血压明显回升(P<0.05)。提示迷走-垂体后叶反射在大鼠失血状态下有升压效应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