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症患者临床特点,为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手术且确诊的291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资料,对临床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子宫腺肌症患者发病的中位年龄为[34(29.0,40.0)]岁,确诊的中位年龄为[40(35.0,44.0)]岁。所有纳入患者中,9.3%的患者无症状,17.5%的患者因不孕症就诊,39.5%的患者发现月经异常,71.8%的患者伴疼痛症状。38.8%的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58.1%的患者合并子宫肌瘤。72.4%的患者术前发现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升高,超声扫描结果显示85.6%的患者子宫肌层的回声不均匀。接受子宫病灶切除术的患者208位(71.5%),接受全子宫切除伴或不伴附件切除术的患者83位(28.5%);接受经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及宫腔镜手术患者的比例分别为37.8%、59.5%和2.7%。结论子宫腺肌症患者发病年龄较轻,多伴有月经异常、疼痛及不孕症状,合并症以卵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多见。因此,应根据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生育要求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重度陈旧会阴裂伤修补手术27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阐述重度陈旧会阴裂伤的临床特点 ,评价修补手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 2 7例会阴陈旧性撕裂患者手术前后的症状、体征、手术方式、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处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便失禁为主要症状 ,规范的会阴修补术可达到 96 %的治愈率。手术并发症主要为肛门阴道瘘 ,发生率为 7.4 %。结论 :重视修补术前后的处理及明确肛门括约肌的解剖位置是修补成功的关键。用吻合法进行修补 ,手术简便、并发症少 ,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59例经病理诊断为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HIFU组(n=29)和药物组(n=30),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进行症状、体征和生活质量评分和观察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症状和体征评分减少,生活质量评分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1个月,HIFU组患者疗效与药物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HIFU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改善率与药物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体征评分变化两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HIFU组疗效与药物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HIFU组未出现阴道周围组织损伤。结论 HIFU与药物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与药物治疗相比,HIFU治疗具有显效快的特点,是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治疗的安全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1病例介绍患者,53岁,孕1产1。因盆腔积液持续存在3个半月于2005年3月1日收入院。患者入院前3个月因腰酸、腹痛到外院诊治,B超示宫腔液性分离0.3cm,盆腔积液4.6cm×4.6cm。CA125为117U/ml。给予后穹隆穿刺,抽出40ml脓血,细菌培养(-),给予静脉点滴利复星等抗炎治疗6d。腹痛减轻,但仍有盆腔积液2.7cm×8.0cm,遂到我院诊治。我院行经阴道B超引导下穿刺,抽出200ml血性液体,病理(盆腔)找到退变的可疑瘤细胞,细菌培养(-)。给予抗炎治疗1周,症状好转。为进一步明确瘤细胞的来源,2005年3月17日行腹腔镜检查术。术中见子宫萎缩,表面光滑,双附件外观…  相似文献   
6.
王真  史宏晖  朱兰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7):2704-2707
<正>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disease,PFD)又称盆底缺陷,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盆底支持结构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引发其他盆腔内器官位置和功能的异常。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新鲜尸体标本的结构化培训对学员掌握经阴道植入网片盆底重建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北京协和医学院盆底专业博士研究生及专科进修医共9人,依次完成规定自学课程、参观手术演示和尸体解剖教学、尸体标本手术演练过程。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比较培训前后自我评价指标。结果学员自我评价培训后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均有明显提高,对手术解剖、手术步骤和并发症处理方面的自信度也显著提高(P0.05)。结论基于新鲜尸体标本的结构化培训在经阴道植入网片盆底重建术的教学中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80年代起,术中超声以其高分辨率、高频率、实时传感器、多重频率传感器以及灵活可变的探头应用于各学科手术中。术中超声能确定术中病变部位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与术后病理符合率更高,逐渐成为了外科手术辅助应用设备。本文针对该项术技术的实用性及有效性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且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感染的32例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及预后。结果:56.3%(18/32)的患者同时表现出发热、腹痛及盆腔包块。3例(9.4%)重症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术前正确诊断率12.5%(4/32)。腹腔镜手术组较开腹手术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P0.05);急诊手术组和择期手术组患者手术过程及术后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率71.9%(23/32),中位随访时间72月(7~191月)。1例患者术后8月盆腔脓肿复发,复发后保守治疗成功;3例患者术后6~12月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复发。7例不孕患者,2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至活产。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感染半数以上患者可同时出现发热、腹痛及盆腔包块,严重者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术前诊断率低。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腹腔镜手术有一定的优势,必要时应行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