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进路手术方法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被给予胸腹颈三切口行胃食管左颈部吻合术,观察组患者被给予左胸联合左颈部胃食管弧形切口外翻颈部吻合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2.79±1.22)h低于对照组(4.33±1.51)h,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失血量(201.23±4.54)ml低于对照组(460.23±5.12)ml,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1.68±2.09)d低于对照组(16.87±3.04)d,观察组的住院费用(13753.1±232.1)元低于对照组(27753.2±320.1)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0.00%),均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左胸联合左颈部胃食管弧形切口外翻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用于食管癌根治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总结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106例食管癌根治术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方法。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能较好地耐受鼻肠管,使用过程中无反流现象,管饲并发症主要为腹泻20例(18.87%),经及时调节输注速度和浓度后均得到有效的缓解。其他并发症通过积极对症治疗均于3~6d内消失。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早期肠内营养用于食管癌根治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同时伴有肺部病灶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卫杰  杨冉  张伟  史可峰 《山东医药》2010,50(31):83-84
目的探讨食管癌同时伴有肺部病灶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食管癌同时伴有肺部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均顺利完成手术,死亡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42%(14/76)。术后病理证实76例均为食管鳞癌;76例肺部病灶中肺癌37例(原发癌28例,转移癌9例),良性病变(肺结核、肺炎性假瘤、慢性炎症、肺错构瘤、肺囊肿、肺隔离症、支气管囊肿、肺纤维瘤、肺硬化性血管瘤、良性肉瘤)39例。结论食管癌同时合并肺部病灶并非全是肺转移。在排除其他器官转移的基础上,尽可能明确肺部病变的病理性质,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食管胃部分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治疗放疗致食管穿孔的疗效。方法对40例食管癌放疗致食管穿孔患者行食管胃部分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重建消化道。结果 4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7 d可进流质饮食,术后15 d可进半流质饮食。18例出现并发症(心律失常、吻合口瘘、呼吸衰竭等),均行相应处理。术后30d内死亡4例,36例存活患者1、3、5 a生存率分别为60.00%、26.92%、21.05%。结论 食管胃部分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放疗致食管穿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时性食管、贲门重复癌诊断率低的原因及如何降低切缘癌残留,提高术后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同时性食管、贲门重复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术前漏诊率40.90%(36/88),并发症发生率17.05%。手术死亡率1.14%。切缘癌残留为27.71%,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7.22%、30.00%、18.42%。结论术前作全面细致的上消化道检查降低漏诊率,常规做肠道准备,以备术中使用结肠。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和管状胃的应用可有效减少切缘癌残留,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食管癌切除术后改良舌状浆肌瓣覆盖颈部食管胃黏膜吻合术对于预防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的作用,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改良舌状浆肌瓣覆盖食管胃黏膜颈部食管胃/下咽胃吻合术的306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后吻合口愈合情况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全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11例(3.6%).术后两周X线检查见钡剂通过顺利,吻合口呈直线状.其中94例术后3~6个月行食管镜检查,见吻合口黏膜光滑直径1.0~2.0 cm,吻合口上方食管黏膜正常,未见返流性食管炎征象.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对预防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返流性食管炎有较明显的作用.其抗返流作用与吻合口前壁突入胃腔类似瓣膜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胸导管结扎对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220例食管癌患者,采用住院号奇偶数半随机法随机分为实验组(未结扎胸导管)及对照组(预防性低位结扎胸导管).两组患者均术后第1天始行肠内营养治疗.营养液选用肠内营养液(能全力).术后第1天鼻饲500 mL、第2天1000 mL、第3天1500 mL左右.观察术后胸液总渗出量,胸液中甘油三脂含量,胆固醇/甘油三脂比值.结果 实验组胸液引流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平均甘油三酯、平均胆固醇以及甘油三脂/胆固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中结扎胸导管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时,胸液中胆固醇、甘油三脂含量增高,胸水总量增多,并发乳糜胸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食管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272例进展期食管癌患者,其中112例行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160例行单纯手术治疗,比较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切除率及术后生存期。 结果 :新辅助化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8%(39/112),单纯手术组术为29.4%(47/160),P=0.50;两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35.7%和29.4%,P < 0.05。化疗效果PR组和SD/PD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38.5%和30.1%,P < 0.01。 结论 :新辅助化疗未增加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安全可行的;新辅助化疗能提高进展期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化疗有效组患者预后好于化疗无效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合并严重冠心病的食管癌患者经同一胸部切口同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探讨此方法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确诊合并冠心病的食管癌患者13例,经检查均无肿瘤远处转移,冠状动脉病变狭窄≥75%,经同一胸部切口同期行OPCABG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全组患者均先行OPCABG,再行食管癌切除术。采用左前外侧切口,经第6肋间进胸,取左侧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死亡,无二次开胸止血。1例于术后第4天死亡,死因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另外1例术后出现低心排,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后纠正。1例颈部吻合术后出现食管胃吻合口瘘。1例患者术后2年出现心绞痛,其余术后均未出现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结论经同一左前外侧切口能够顺利安全地完成OPCABG联合食管癌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