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9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IL-10水平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IL-10的水平在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 TNM 分期为Ⅲ~Ⅳ期的NSCLC患者44例,其中30例接受以铂类药为主的化疗;另选3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应用ELISA测定血清IL-10水平. 结果所有患者血清中的IL-10水平(ng/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92.37±13.46 vs 84.20±2.17, P<0.01);Ⅳ期的NSCLC患者血清IL-10水平(ng/L)高于Ⅲ期NSCLC患者(268.27±25.03 vs 151.16±10.20, P<0.01).1个疗程后1个月有18例病情稳定或肿瘤部分缩小,12例治疗无效.治疗有效者的血清IL-10水平(ng/L)降低(208.18±20.05 vs 129.96±14.22, P<0.05);治疗无效者的血清IL-10水平(ng/L)略低于治疗前(175.54±13.60 vs 162.13±11.69, P>0.05). 结论血清IL-10水平与NSCLC的发生及其转移相关,提示IL-10在NSCLC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某种重要的作用,测定血清IL-10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作为对照药物 ,评价哌拉西林钠 /他唑巴坦钠治疗中、重度肺部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哌拉西林钠 /他唑巴坦钠 3.375 g静脉滴注 ,每 12 h一次 ,或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 0 .5 g静脉滴注 ,每 12 h一次 ,治疗中、重度肺部感染 ,疗程为 7- 14 d。结果 共治疗病人 90例 ,其中试验组 5 8例 ,对照组 32例。哌拉西林钠 /他唑巴坦钠试验组治疗中、重度肺部感染有效率 91.38% ,治愈率 81.0 4 % ,细菌清除率 89.4 6 % ,副作用发生率 3.4 5 % ;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对照组有效率 90 .6 3% ,治愈率 81.2 5 % ,细菌清除率 90 .0 0 % ,副作用发生率 3.13%。两组各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哌拉西林钠 /他唑巴坦钠是一高效、安全广谱抗菌药物 ,对中、重度肺部感染的疗效与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相似 ,两者副作用发生率相近  相似文献   
3.
探讨人视交叉上核加压素mRNA表达与昼夜节律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生物图像分析技术定量分析25例受试者,视交叉上核加压素mRMA表达水平。结果 人视交叉上核加压素mRNA表达量现明显的昼夜变化,白天加压素mRNA表达水平比夜间高40%。结论 人视交叉上核加压素mRNA的昼夜节律性表达可能性表达可能是在基因水平调控人体生物节律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刘荣玉  吴振裘 《宁夏医学杂志》1990,12(6):376-379,391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是一种生理性适应反应。目的使通气差的肺泡血流量减少,而通气较好的肺泡血流量增加,从而维持正常的通气/血流比值和动脉氧分压。但是,如果长期广泛的肺泡低氧(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则可导致肺动脉高压,成为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致病因素。G.。Liljestrand等早在4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HPV)与花生四烯酸(AA)代谢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对结核性胸腔积液 (以下简称结核组 )及非小细胞肺癌引起的癌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酶标法 (ELISA)检测 2 5例结核性胸腔积液、4 7例癌性胸腔积液 (其中肺腺癌 2 6例、肺鳞癌 2 1例 )患者血清及 2 0例正常人血清中TNF -α水平。结果 肺腺癌组(12 1 75± 6 0 82 )和肺鳞癌组 (16 7 5 4± 6 9 76 )患者血清TNF -α水平 (6 2 6 4± 18 0 0 )明显高于结核组 (P <0 0 1) ,三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43 79± 2 3 82 ) ;选择结核组血清TNF -α水平的P75数值作为判断界限 ,血清TNF -α水平作为鉴别这两种不同性质胸腔积液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 77 70 %、72 0 0 %、90 19%。结论 血清TNF -α检测对鉴别结核性及非小细胞肺癌引起的癌性胸腔积液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细胞学检查常用于鉴别胸腔积液 (胸水 )的性质 ,但其诊断癌性胸水的阳性率只有 33%~ 72 % [1] 。近年来 ,对TNF α的研究发现 ,不同原因引起的胸膜病变 ,激活不同的免疫细胞聚集 ,产生的TNF α水平不同[2 ] 。为此 ,我们检测 5 7例良、恶性胸膜炎患者血清和部分胸腔积液TNF α ,并进行分析 ,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检测对象 良性组患者 2 5例 ,均为经临床X线、胸水常规检验以及抗结核治疗等有效确诊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 ,男2 0例 ,女 5例 ,年龄 (4 1 4 8± 16 80 )岁。恶性组患者 32例 ,均为有细胞学依据的肺癌伴胸水患者 ,…  相似文献   
7.
李霞  汪诚  刘荣玉 《山东医药》2007,47(13):6-7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及糖皮质激素胞浆受体拮抗剂RU38486对A549细胞吞噬凋亡的嗜酸粒细胞的影响。方法.CD15 的嗜酸粒细胞体外培养48 h老化凋亡后加入到预先用地塞米松或RU38486干预的A549细胞中进行吞噬,光镜下对已固定染色的细胞进行吞噬率统计。放射免疫法检测A549细胞上清中白介素6和白介素8水平。结果A549细胞在地塞米松诱导后1 h吞噬能力开始升高,4 h达最高峰;加入RU38486后抑制了地塞米松所增强的吞噬能力。结论地塞米松促进A549细胞吞噬凋亡的嗜酸粒细胞是通过A549细胞糖皮质激素胞浆受体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科电子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与血清癌胚抗原(CEA)、胸苷激酶1(TK1)及胸水腺苷脱氨酶(AD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5年11月该科接受可弯曲内科电子胸腔镜检查的25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血清CEA、TK1及胸水ADA检查结果。结果在25例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患者中,有22例得以明确诊断,确诊率高达88.00%。包括恶性胸腔积液9例(36.00%),结核性胸腔积液11例(44.00%),炎性胸腔积液2例(8.00%),未能明确诊断胸腔积液3例(12.00%);恶性组TK1血、CEA胸水/CEA血阳性率明显高于结核组和炎性组,结核组ADA胸水阳性率明显高于恶性组和炎性组。结论内科电子胸腔镜检查确诊率高,创伤性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是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有效手段,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与血清CEA、TK1及胸水ADA等相结合有助于提高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了解我国7个地理区域内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的季节性分布特征。方法 对全国7个地理区域(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内的29家三甲医院2013-2014年间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的患者例数及同期该院呼吸内科总住院患者例数进行统计,逐月计算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占总住院患者的比例。对各个地区之间及每个地区不同月份之间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住院情况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研究的时间范围内,29家医院的呼吸科总住院患者为206 135例次,其中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为6 480例次,占同期总住院数的3.14%。不同地区间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人数占同期总住院人数的比例差异较大,东北地区比例最高(5.61%),华东地区比例最低(1.97%)。不同地区之间哮喘患者住院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多数地区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例数及比例都有两个高峰,分别位于2-4月及9-10月,东北、华东及华南地区的春季高峰更为显著,而华北及西南地区的秋季高峰更为明显,西北地区的高峰则位于冬季(12-1月)及夏季(6-8月)。东北、华北及西南地区各月份之间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不同地区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存在一定的季节波动性,多数地区存在春季及秋季两个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