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2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选择素单抗对肝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选择素及其单克隆抗体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和原位DNA片段末端标记法检测有或无P选择素单抗治疗组肝组织中P选择素表达及凋亡细胞。结果 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时,肝组织出现显著病理改变及细胞凋亡,且P选择素在肝组织中表达;P选择素单抗作用且肝组织无明显病理变化且细胞增亡减少,肝组织中未见P选择素表达。结果 P选择素介导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117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117例的临床分析,从临床表现、病情程度、临床类型和并发症等方面和国外报道的作一比较,发现国人中本病较外国人为轻,肠道外表现较少。对于本病的诊断,应包括临床类型、程度分级、病变范围及病态分期。治疗的即时疗效,中西医结合和西药激素+SASP相仿,总的病死率和重症的死亡率和国外的相近。此外还对本病的病因学进行了探讨,近年来认为免疫和遗传是本病的基本发病因素,精神因素、微生物感染是继发和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3.
严重的非梗阻性吞咽困难往往依赖鼻们和静脉营养。经皮内镇胃造疫术(PEG)是医治这类疾病的微创伤新手术。我院施行2例,现报告于下。1资料与方法1.且临床资料病例1:钱某某,男,64岁,住院号76902o18年前因鼻咽癌放疗,近3个月严重吞咽困难而依赖鼻饲。于1999年1月11日作PEGo病例2:汪某某,男,62岁,住院号77435。ZO年前因鼻咽癌放疗,近2个月严重吞咽困难而依赖鼻词。于1999年3月12日作PEGo1.2器械和方法胃镜检查,排除禁忌证;测血小板和出凝血时间,并应用止血药和抗生素3d;禁食sh。器械:美国Wilson-Cook公司Pull型24f蘑…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大肠癌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大肠癌及其相关腺瘤患者的Hp感染率较高,提示Hp有可能通过自身毒力和升高血浆胃泌素水平等方式作用于局部和远处的大肠黏膜细胞致癌,Hp感染是大肠癌的一种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上胃肠道良恶性狭窄或阻塞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探讨上胃肠道良恶性狭窄或阻塞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和它的优选法及其中远期疗效.方法上胃肠道(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UGIT)良恶性狭窄或阻塞患者120例,其中UGIT良性狭窄球囊导管扩张术组(A组)35例;UGIT恶性狭窄或阻塞永久性无膜和带膜或部分带膜金属支架扩张组(B组)35例;UGIT良性狭窄永久性部分带膜金属支架扩张组(C组)25例;UGIT良性狭窄暂时性部分带膜金属支架扩张术组(D组)25例.A组在X线引导下行球囊扩张;B组、C组和D组在X线引导下放置部分带膜和无膜金属支架,D组在支架术后3 d~7 d由内镜取出.所有患者治疗前吞咽困难评分2~4级.结果A组35例共进行67次球囊扩张,平均1.9次.B组35例安放无膜或部分带膜金属支架35只.C组25例安放部分带膜金属支架15只;无膜金属支架10只.D组25例安放部分带膜金属支架25只.B,C和D组支架置入成功率100%;D组支架取出成功率100%.A组UGIT管腔最窄处直径术前为(3.1±1.7)mm,术后为(8.9±3.3)mm;吞咽困难评分术前为(2.7±1.2)级,术后为(1.1±0.4)级;并发症发生率为疼痛29%(10/35)、反流23%(8/35)、出血9%(3/35);超过1 a的随访患者中91%(32/35)复发吞咽困难.B组UGIT管腔最窄处直径术前为(2.9±2.5)mm,术后为(17.3±2.5)mm;吞咽困难评分术前为(3.1±0.5)级,术后为(1.6±0.7)级;并发症发生率为疼痛20%(7/35)、反流9%(3/35)、出血14%(5/35)、支架移位6%(2/35);超过6 mo的随访患者中17%(6/35)复发吞咽困难,超过1 a的随访患者中50%(15/30)复发吞咽困难.C组UGIT管腔最窄处直径术前为(3.1±2.4)mm,术后为(17.7±2.1)mm;吞咽困难评分术前为(2.5±1.1)级,术后为(0.5±0.3)级;并发症发生率为疼痛40%(10/25)、反流60%(15/25)、出血12%(3/25)、支架移位16%(4/25);超过6 mo的随访患者中20%(5/25)复发吞咽困难,超过1 a的随访患者中25%(3/12)复发吞咽困难.D组UGIT管腔最窄处直径术前为(3.3±2.2)mm,术后为(15.1±2.9)mm;吞咽困难评分术前为(2.8±0.9)级,术后为(0.6±0.4)级;并发症发生率为疼痛40%(10/25)、反流12%(3/25)、出血16%(4/25);超过6mo的随访患者中12%(3/25)复发吞咽困难,超过1 a的随访患者中13%(2/15)复发吞咽困难.结论带膜或部分带膜金属支架是UGIT恶性狭窄或阻塞介入治疗首选方法;球囊导管多次分级扩张术和暂时性部分带膜金属支架扩张术是UGIT良性狭窄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方法;在UGIT良性狭窄介入治疗中远期疗效方面,暂时性部分带膜金属支架扩张术是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室于1985年5月22日起使用上海医用光学仪器厂研制的YXJ—3纤维导光(显微) 乙肠镜(首台产品),至1986年11月底计18个月,总共检查治疗病人1317例,平均每月  相似文献   
7.
ResumeObjectifL'articleapourbutd'dtudierieroledeL'adhesionmolecule--iintercellulaire(ICAM--I)etP--sdlectindanslagendsedelesionhdpatiqueparischemie--reperlusion.MethodesLe/Oiedesratscumisdl'ischdmie--reper/usionpendant60minutesaservicommemodule.Lesanimauxscutdivisdsen3groupes.iegroupefantome;iegrooveischemiquedecontrblecUl'donneseulementduserumphysiologique,etiegroupetraitsoUondonnel'anticorpsmonoclonalanti--P--selectine(Mab)ddosedeZing/kg15minutesavantlareperfusion.RdsultatsCommeresulta…  相似文献   
8.
光量子血氧疗法预防显微血管血栓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光量子血氧疗法的抗栓作用。方法:利用狗显微血管损伤和修复模型,采用的显微动、静脉外径为1.0~2.0mm,治疗组狗在显微血管损伤修复后当天和1天,输入经激光和紫外光辐照并充氧的自体血,对照组和治疗组均在第6天观察血栓形成率。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血栓形成率低,在动脉,血栓形成的不同有显著差异(P<0。05),在静脉,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实验结果提示光量子血氧疗法能够抑制显微血管损伤后的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9.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24岁,中山医院住院号×××××。因腹水7个月于1977年12月1日入院。患者于同年4月开始上腹胀痛、纳差,间有烧心、嗳酸,一个月后出现腹水,伴明显乏力。外院诊断为“肝硬化腹水”,经中西医治疗3个月,腹水曾消退,停药后腹水又渐增多。曾疑及结核性腹膜炎而于9月起试以抗痨治疗(异烟肼0.6克/天,链霉素1.0克/天)共29天,无效,且日益消瘦,不伴发热和黄疸。12月1日黑便一次,血压下降至60~70/?毫米汞柱,急诊入院。既往体健。否认疫水接触史,偶吸烟及饮酒。体检:慢性病容。巩膜无黄染,无肝掌。颈部见蜘蛛痣,颈静脉无怒张,锁骨上淋巴结未扪及。胸廓对称;心肺听诊阴性。腹水明显,隐约可见腹壁静脉;腹软,无压痛,无反眺痛;肝脾触诊不清,未及痞块。下肢不肿。辅助检查:红细胞585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18克%;  相似文献   
10.
小儿纤维结肠镜检查国内尚未见报告。本文报告6例年龄6~12岁患有便血的病儿。临床钡剂灌肠或气钡双重造影,4例未明确诊断,另2例也因选择手术方法和排除结肠病变而需进一步检查。通过在脊麻下插入成人所用Olympus CF-MB3R纤维结肠镜,每例都获得诊断,且未见并发症。3例结肠单个息肉和2例结肠多发性息肉,均及时地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之发现与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相同。另1例经纤维结肠镜检查最终排除结肠病变,并在所有症状好转后出院。显然可见小儿纤维结肠镜检查,是一种小儿下消化道疾病可靠而安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