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围生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患儿医学按摩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998年至2005年140例HIBD患儿,分成医学按摩组和对照组。待患儿病情稳定后,按摩组采用全身皮肤按摩和8个保健穴位按摩的方法治疗1年。用生长发育指标和发育商(DQ)、智力指数(MI)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儿生后1年的生长发育指标、DQ值及肘,值,按摩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按摩组的预后不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医学按摩能促进HIBD患儿康复,对改善预后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3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应用微生态调整制剂——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商品名:丽珠肠乐)治疗秋冬季腹泻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6~24个月。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6~22个月。全部病例均符合秋冬季腹泻的临床诊断标准。治疗组平均发病时间2.63天,对照组2.60天,两组平均发病时间无显著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血清酶学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斌  何亚薇 《华西医学》2003,18(3):366-367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住院的63例高胆新生儿为治疗组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新生儿20例作对照组行血清心肌酶检测,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心肌酶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肌酶改变与黄疸程度一致。结论:高胆新生儿存在心肌损害,对其应常规作为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加强对心肌的保护性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爆发性宋内氏痢疾杆菌致食物中毒大便培养阳性患儿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45例住院患儿依照《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进行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细菌学检查、毒力基因鉴定结果、药敏试验分析。结果从食堂凉拌肉标本以及患儿大便标本中均培养出宋内氏痢疾杆菌,经鉴定均含有ipa毒力基因,药敏结果显示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敏感。此次暴发性起病急进展快,有93.1%的患儿在初次暴露后2—3天内发病,无死亡病例。结论宋内氏痢疾杆菌是本次爆发流行的病原菌,传染源是变质的凉拌菜,传播途径是直接进食凉拌菜,没有第二代患者的产生,但是有患者的大便培养由阴性转为阳性。  相似文献   
5.
铁蛋白是铁在人体中的一种贮藏形式,血清铁蛋白的含量是反映体内贮铁量的可靠指标,本文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对65例新生儿肽血清和65例孕母在胎和娩出后立即采肘静脉血进行了血清铁蛋白测定,以了解新生儿与母体内铁贮存量的情况,并探讨新生儿脐血清铁蛋白与产母血清铁蛋白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产母血清铁蛋白与新生儿脐血清铁蛋白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7.
刘丽  何亚薇  吴玫  周谦  欧阳颖  廖志  傅师亭 《四川医学》2009,30(8):1178-1181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小儿康复训导手册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1—2005年140例HIBD患儿,半随机分成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待病情稳定后,按自行设计的HIBD0~2岁康复训导手册的训练方法,采取儿科专业医师指导下的医院家长合作治疗HIBD患儿模式进行康复训练治疗2年。用临床、CT资料和发育商(DQ)、智力指数(MI)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两组的临床、CT资料,动态研究两组DQ、MI值,结果显示康复训练组DQ、M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91.43%患儿临床恢复正常,71.43%患儿CT恢复正常,康复训练组的预后不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训导手册指导下的康复训练能有效地防止和减轻HIBD患儿的后遗症和减少伤残,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雷加萍  袁程远  何亚薇  冯斌  温晓滨  李磊  孟帅  刘群 《四川医学》2010,31(12):1798-1799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小儿慢性腹痛的相关性,旨在评价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小儿慢性腹痛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确诊为慢性腹痛的患儿共162例,均采用指尖血快速尿素酶试验查找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抗体,结果为阳性者提示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结果 162例慢性腹痛患儿中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共65例,阳性率40.12%,其中,3~6岁15例,阳性率29.41%;〉6~12岁21例,阳性率40.38%;〉12~18岁29例,阳性率49.15%。结论慢性腹痛患儿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较高,且各年龄段感染率呈增高趋势,提示幽门螺旋杆菌与小儿慢性腹痛密切相关,可能是小儿慢性腹痛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9.
双苓止泻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腹泻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苓止泻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腹泻30例疗效观察何亚薇周谦冯斌付师亭温晓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610017)腹泻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祖国医学称之为湿热泄泻。为探讨治疗本病有效的药物资源,总结前人经验,根据中医理论和实践,选用双苓止泻口服液(古方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小儿EB病毒感染后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EB病毒感染后心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c Tn T)异常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CK-MB、c Tn T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治疗组CK-MB为(50.48±16.43)μg/L、c Tn T为(0.070±0.026)ng/m L,对照组CK-MB为(49.96±17.09)μg/L、c Tn T为(0.068±0.031)ng/m L,治疗后治疗组CK-MB为(20.79±7.14)μg/L、c Tn T为(0.008±0.001)ng/m L,对照组CK-MB为(38.48±11.61)μg/L、c Tn T为(0.012±0.002)ng/m L,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及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治疗组心电图异常21例,对照组心电图异常19例,治疗后治疗组心电图异常5例,对照组异常12例,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1)及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可使小儿EB病毒感染后血清CK-MB、c Tn T及心电图更好的得到恢复,使心肌细胞得到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