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PHS在腹股沟马鞍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治疗效果和手术经验.方法 对11例使用PHS行无张力修补术的腹股沟马鞍疝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在局麻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60 min,全组留院观察24~72 h,无阴囊积液、切口感染、血肿及其它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随访6个月~30个月,无复发,无异物感.结论 PHS修补牢靠,对于腹股沟马鞍疝的手术治疗更有针对性.重视手术的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的动态演变规律。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和实验组(40只)。用化学致癌剂3,3′-二氨基联苯胺(3,3′-diaminobenzidine,DAB)诱发SD大鼠肝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连续监测各时相肝组织中PCNA的表达,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本实验的诱癌过程可分为炎性变期、增生纤维化期和癌变期3个阶段;PCNA的表达最早出现于炎性变早期汇管区的卵圆细胞中,并在汇管区呈区域性过表达分布;炎性变中期,PCNA表达阳性率达高峰,随后下降,在癌变期又升高,在整个病理演变过程中其表达具波动性。结论在致癌因素的存在下,PCNA首先表达于卵圆细胞;PCNA表达的动态演变对肝癌的发生有一定的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评价手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7月完成的手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记录。 结果:实施手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102例,中转开腹2例(1.96%)。成功完成手术100例,全胃切除术53例,远端胃切除术39例,近端胃切除术8例;联合胆囊切除术4例,联合左肝外叶部分切除术2例,联合胰体尾部分切除+脾切除术1例。平均手术切口长度(6.81±0.29)cm;术中出血量(244.10±117.02)mL;手术时间(172.28±24.02)min;病理检获淋巴结数(17.10±5.70)枚;术后住院时间(10.20±3.84)d。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相关并发症率9%(9/100)。术后随访时间1~12个月,失访率6%(6/100),同时性肝转移3例,异时性淋巴结转移1例,局部复发1例。 结论:手助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安全、可靠,近期疗效良好,且并不会增加肿瘤在腹腔转移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残端疝囊剥离联合腹股沟管引流对巨大腹股沟斜疝术后相关阴囊并发症的影响及残端疝囊剥离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成都军区总医院收治的巨大腹股沟斜疝患者20例临床资料,疝囊直径≥10cm,进入同侧阴囊。术中均完整剥离残端疝囊并在腹股沟管内放置血浆引流管引流。结果手术均取得成功,剥离残端疝囊时间为3~7min,平均4.6min。剥离残端疝囊出血量:出血量≤2ml12例,出血量~5ml 8例,术后住院时间1~3d,平均1.6d。术后阴囊无明显肿胀,无积液积血。患者无阴囊下坠等不适。结论精细解剖和分离疝外组织,完整剥离疝囊,彻底止血并联合腹股沟管内引流,可减少腹股沟疝术后阴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1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49岁,已婚。主诉:体检发现腹腔包块13天。现病史:患者于2005~06~01进行的例行体检时B超发现,(1)子宫7.4cm×5.0cm×3.4cm,内膜居中,实质回声均质;(2)宫颈部探及一个囊性暗区,约1.2cm×0.8cm,边界清;(3)左附件区查见一个约4.9cm×4.3cm×4.3cm囊性占位,壁厚薄不均质,边界欠清,内以液性暗区为主,壁内探及厚0.8cm的实性点状稍强回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可行性和技术路线。方法成都军区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中心胃肠外科自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对术前经胃镜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的42例患者实施了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其中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手辅助组)15例,腹腔镜辅助手术(腹腔镜组)16例,传统开腹手术(开腹组)11例。对3组手术方式及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手辅助组、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50-200、180。220和150-200min;腹腔镜操作时间分别为18-58和70-100min;手术平均切VI长度分别为6.8、5.6和13.5em;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分别为17.6、15.1和16.4枚: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28、278和427ml;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9.9、10.8和12.4d;全部患者均未发生吻合口瘘、出血和胃瘫等手术并发症;开腹组发生切口感染1例。结论手辅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符合胃癌手术操作规范.更易于清扫淋巴结.可作为胃癌根治术的一种手术模式。  相似文献   
7.
我院1990年11月~1996年11月间共收治老年重症胆管炎(ACST)患者46例,现将其救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年龄65~87岁,平均7O.7岁,男女比例为1:1.3。病人自发病到就诊时间为6h~23d。1.2 临床表现及体征 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黄疸。患者主诉上腹剧烈疼痛者6例(13.0%);有恶心、呕吐者5例(10.5%),体温在39.0℃以上者7例(15.2%);查体有腹膜刺激征者12例(26.0%)。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认识的加深和治疗手段多样化,需要外科治疗的病人逐渐减少。但是,对部分内科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病人,外科治疗仍是必要的手段。传统的手术方式为胃切除75%以上,并发症多,且影响病人生活质量[1]。我科自1998年以来,采用保胃术式(胃切除50%)治疗消化性  相似文献   
9.
手辅助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治疗巨大胃淋巴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索手辅助方式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技术路径。方法设计手术技术路径,选择1例男性78岁胃恶性淋巴瘤患者,采用手辅助方式进行全胃切除术,同时切除部分肿大的淋巴结。结果全胃切除术和部分腹腔淋巴结切除术均取得了成功,组织切缘未见肿瘤残留,腹腔淋巴结未发现肿瘤转移。手术用时206min。患者术后第3天进食流质饮食,第7天出院。结论我们设计的手术路径完成了首例手辅助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改进后可适用于手辅助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2型糖尿病患者行结肠造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52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结肠造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术中、术后严密监测血糖,降血糖控制在稳定范围内,进行充分的术前肠道准备,合理定位造口位置,术后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加强健康教育、出院随访。结果 52例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出现血糖异常并发症,2例术后并发造口与周围组织黏膜分离,6例出现造口周围皮肤炎症,通过精心护理均康复。结论对行结肠造口术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能促进造口功能的建立和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