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3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胸腹腔镜联合食管切除术( TLE )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及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3年10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连续行TLE的35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评价该术式的临床疗效;根据患者接受TLE手术日期的顺序,将TLE开展的早期阶段150例病例平均分为3组,即TLE 1组、TLE 2组及TLE 3组,每组50例,比较3组间的围手术期指标,以分析该术式的学习曲线。结果全组无术中死亡病例,29例(8.3%)患者出现术中并发症,术中中转手术13例(3.7%,开胸9例、开腹4例)。全组手术时间为230~780(平均332.5) min,术中出血量为15~4000(平均160.8) ml。其中,R0切除333例(95.1%),清扫淋巴结6~42(平均21.6)枚/例。术后住院时间为7~93(平均11.6) d。术后出现并发症75例(21.4%),术后30 d内死亡3例(0.8%)。与TLE 1组比较,TLE 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较低,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较多(均P<0.05)。TLE 3组除手术失血量明显少于TLE 2组外,两组间的其他围手术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LE在技术上安全可行,且能够达到与传统食管癌手术相同的根治效果,是治疗食管癌的可选手术方式。开展TLE约50例后可基本掌握TLE的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鳞癌单纯胸腹两野根治(R0)术后pT1~3N0M0期患者术中清扫淋巴结数对术后生存的影响。方法 收集胸段食管鳞癌单纯胸腹两野R0术后pT1-3N0M0期、术后生存≥3个月、随访资料完整患者488例。分别研究清扫淋结数量、纵隔淋巴结情况和病理分期与患者总生存率(OS)、无疾病生存率(DFS)的关系。结果 至随访期结束,全组术后3、5年OS为72.7%和62.2%,DFS为64.1%和57.4%。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提示清扫淋巴结数影响OS和DFS;亚组分析清扫淋巴结数以12~15枚者OS和DFS最高(P<0.05),清扫淋巴结数<12枚或>15枚OS和DFS均有降低趋势。结论 清扫淋巴结数影响pT1~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生存,清扫淋巴结数以12~15枚者生存率最高,过少或过多均可能不利于生存,但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Runx3和间质上皮转化因子(Met)突变与其病理分型、TNM分期及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4年2月~2016年8月我院经手术途径留取新鲜肿瘤标本96例。对新鲜肿瘤样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GFR、Runx3和Met表达,并通过二代测序技术(NGS)检测组织样本中EGFR、Runx3和Met基因突变情况。生存期随访时间从病例确诊至2019年12月31日。研究NSCLC患者EGFR、Runx3和Met表达、突变情况与其病理分型、TNM分期及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 Runx3表达与分期、复发转移有关(P<0.05);Met表达与分期、组织学分型有关(P<0.05)。EGFR突变与组织学分型、生存时间有关(P<0.05);Runx3突变与患者组织学分型、分期、复发转移、生存时间有关(P<0.05);EGFR、Runx3突变均与患者生存时间呈正相关(P<0.05);Runx3的表达及突变与患者复发转移呈正相关(P<0.05);Met突变情况与患者组织学分型、分期、复发转移、生存时间、病理分化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EGFR突变可与Runx3、Met突变共存,Met突变率较低。EGFR与Runx3的突变有望成为NSCLC患者组织学分型、判断预后的潜在指标,为实施精准治疗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大黄酚对原代培养小鼠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及谷氨酸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大黄酚10、20、40、60、80、100、200、250 mg/L处理细胞1、2、3d,MTT法检测大黄酚对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RT-PCR检测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转运体(GLAST)及谷氨酸转运体1(GLT-1)mRNA表达水平。相关试剂盒检测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大黄酚可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可诱导星形胶质细胞GLAST和GLT-1 mRNA表达上调,GSH-Px和GS活性增加,且均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但相似浓度且作用时间相同的大黄酚并不增加细胞的活性,即大黄酚对细胞外谷氨酸浓度的影响并不依赖细胞数量或活性的增加。结论大黄酚可抑制小鼠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对谷氨酸代谢的调节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miR-21、miR-125b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患者应用埃克替尼靶向治疗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100例NSCLC脑转移患者均应用埃克替尼靶向治疗,于病情缓解出院并随访1年,根据随访期间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79例,生存组21例.比较2组年...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miR-23b/PTEN 分子轴对肺癌A549 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人肺癌细胞系NCI-H1650、NCI-H175、Calu-1、LTEP-A-2、MSTO-211H、A549 及正常肺上皮细胞株BEAS-2B,用qPCR 检测肺癌细胞系中miR-23b 的表达水平。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23b 和PTEN的靶向关系。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miR-23b mimics、miR-23b inhibitor、pcDNA3.1-PTEN 等不同质粒转染进A549 细胞,用WB检测细胞中PTEN的表达水平,用CCK-8、Transwell 和Annexin VFITC/PI 染色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miR-23b/PTEN分子轴对60Co γ-射线处理的A549 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结果:miR-23b 在肺癌细胞系中高表达(P<0.05 或P<0.01),尤其在A549 细胞中表达水平最高(P<0.01)。敲降miR-23b 可逆转3 Gy60Co γ-射线对A549 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并诱导细胞凋亡(P<0.05 或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miR-23b 可靶向负调控PTEN(P<0.05)。敲降miR-23b 能上调PTEN 的表达水平,进而上调3 Gy 60Co γ-射线对A549 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及抑制A549 细胞增殖和侵袭(P<0.05 或P<0.01)。结论:敲降miR-23b 可以增强肺癌A549 细胞的放疗敏感性,其机制是60Co γ-射线通过下调miR-23b 对PTEN表达的抑制,进而降低A549 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腔镜(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下肺癌根治术的术中配合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其中VATS组52例,男39例,女13例;年龄42~76岁;常规开胸组60例,男44例,女16例;年龄40~73岁,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各项指标。结果2组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VATS组术中出血、术后引流、术后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常规开胸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噰.05)。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肺部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VATS肺癌根治术能够达到常规开胸规范化淋巴结清扫,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随着手术医师技能的提高及术中相互配合的默契,微创手术会逐步成为治疗肺癌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8.
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1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采用微创手术完成的160例食管癌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60例病例中男14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9.6岁。行胸腔镜腹腔镜联合食管切除术139例.腹腔镜纵隔镜联合食管切除术3例,腹腔镜辅助lvor—Lewis术15例.胸腹腔镜联合Ivor.Lewis3例。手术时间230~780(平均364.0)min,术中出血量20~4000(平均286.2)ml;获得R0切除152例(95.0%),清扫淋巴结6。39(平均19.4)枚。中转开放手术11例(6.9%),其中开胸9例。开腹2例: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1.3%(18/160)。重症监护室监护时间0。430h(平均22.1)h。术后住院时间7-93(平均13.1)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4.4%(55/160),术后30d内死亡率1.2%(2/160)。住院死亡率2.5%(4/160)。结论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在技术上安全可行,可取得相当于甚至优于传统手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颈部正常解剖位置之外出现的甲状腺组织均称之为异位甲状腺(ectopic thyroid gland,ETG)[1],而ETG发生于纵隔者所占比例不到1%,因其发病率低且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故容易与其它纵隔肿瘤混淆而误诊[2].本文报道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完整切除的异位于纵隔的恶性潜能未定的甲状腺滤泡性肿瘤(folli...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肺鳞癌和肺腺癌癌组织中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MACC)1和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104例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MACC1与c-Met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 肺癌组织中MACC1阳性表达率[67.30%(70/104)]高于正常肺组织[23.08%(22/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06,P<0.05)。肺癌组织中c-Met的阳性表达率[69.23%(72/104)]高于正常肺组织[23.08%(24/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71,P<0.05)。肺鳞癌中c-Met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肺腺癌,吸烟组c-Met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非吸烟组(P<0.05)。MACC1与病理类型及吸烟史无关。MACC1及c-Met的表达水平与肺癌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生存时间均有明显关系;MACC1蛋白与c-Met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MACC1与c-Met高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