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1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3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腿严重开放性粉碎骨折临床较为常见,因其创伤严重、伤情复杂,处理棘手。我们于2000~2004年采用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急诊治疗小腿严重开放性粉碎骨折患者2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阔筋膜张肌支髂骨瓣的解剖及应用要点。方法 :在 2 5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 ,重点观测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阔筋膜张肌支的走行、分支、发出点和外径等。结果 :旋股外侧动脉升支的阔筋膜张肌支上行支发出点距髂前上棘平面 7.1± 2 .3cm ,外径 1.2± 0 .8mm ,该支又分出 2~ 3支外径在 0 .3mm~ 0 .5mm的小分支从阔筋膜张肌后份进入肌质 ,上行至肌起始处达髂骨 ;其下行支发出点距髂前上棘平面 7.9± 1.8cm ,外径 1.3± 0 .8mm。结论 :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阔筋膜张肌支髂骨瓣具有手术可行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纳洛酮预处理大鼠后对其肝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短期对 Wistar大鼠腹腔内注射纳洛酮 ,然后制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 (ALT)和谷草转氨酶 (AST)的含量 ,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 ,通过光镜、电镜观察 ,了解肝细胞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显示 ,纳络酮预处理组血清中 AL T和 AST含量及肝组织中 MDA含量于缺血再灌注组 (P<0 .0 5 ) ,而肝组织中 SOD含量则高于缺血再灌注组 (P<0 .0 5 ) ,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 ,肝细胞形态学异常改变也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负压闭式引流(VCD)技术在断肢再植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用VCD对13例肢体离断伤患者进行治疗。术后用50-60kPa中心负压吸引5-7d后全部行二期中厚皮片植皮。结果:用VCD5-7d后,本组创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其肉芽组织新鲜,呈粉红色颗粒状,触之易出血,无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发生,行二期中厚皮片植皮后创面愈合。离断肢体全部存活。结论:VCD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减轻组织水肿,降低感染率,不影响再植肢体的远端血供,用于断肢再植中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多种原因所致的下肢主干血管损伤,病情危急,处理不当易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如何使血管再通和尽可能恢复患肢功能十分重要。我科自1998年6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下肢主干血管损伤患者31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男,45岁,因左侧胸腹盆会阴部钢筋贯通伤2 h急诊转入我科。患者2 h前由2 m多高处坠落,1根生锈的钢筋经左侧阴囊,途经左侧腹股沟、左侧盆部、腹部,穿通于左侧胸部乳头平面。受伤整个过程中患者神志清楚,诉伤口疼痛。心电监护示:心率120次,血氧饱和度100%,呼吸20次,血压19.68/9.31kPa。查体:腹软,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左侧腹及左胸壁可见钢筋贯通形状,会阴  相似文献   
7.
肢体严重创伤为骨科常见急诊,截肢或保肢选择常困扰以肢体功能恢复为最高追求的临床医师。国内外学者不断探索截肢或保肢的量化标准,但每种评分系统都在临床决策选取中具有其局限性;随着创面修复技术及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治疗有了新的认识。现结合近年来临床报告,分析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主干动脉损伤、骨筋膜室综合症晚期等不同肢体严重创伤保肢或截肢治疗关键点,以增进对此类疾病的进一步认识,选择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3种带血管蒂组织瓣预构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效果,探讨其影响血管化的方式.方法 设计以膝最下血管为蒂的股骨骨膜瓣包裹、贯穿,腹壁浅血管为蒂的筋膜瓣包裹体外培养的磷酸三钙(β-TCP)+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复合物等3种组织工程预构骨动物模型,以β-TCP+MSCs复合物和单纯β-TCP皮下埋放为对照,通过墨染透明标本、墨染苏木素-伊红(HE)切片、第8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铸型标本扫描电镜观察等指标,分析带血管蒂组织瓣对组织工程预构骨血管化的影响.结果 新生血管自组织瓣与材料结合的界面向材料内部生长,组织瓣处理各组的血管化指标均显著优于非组织瓣处理组(P<0.05),前者中血管化的优劣递次为A、B、C组(P<0.05);材料内部的孔隙中亦可观察到散在的血管,复合了MSCs的D组血管化优于单纯材料的E组(P<0.01).结论 影响带血管蒂组织瓣组织工程预构骨血管化的因素有:(1)与材料复合的组织瓣血供及其与材料接触面积的大小;(2)提供给材料内部促进血管发生的细胞及细胞因子的种类及密度(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的);(3)材料本身的特性,如组织相容性、是否有贯通的微孔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严重肱骨远端骨缺损精准化、个性化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10年12月—2015年12月采用3D打印技术个性化定制关节假体治疗5例严重肱骨远端骨缺损患者。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23~57岁,平均35岁。骨缺损长度5~12 cm,平均8 cm。致伤原因:机械砸伤2例,绞伤3例。均为GustiloⅢ型。合并桡骨骨折2例,尺神经损伤1例,桡神经损伤3例。受伤至一期手术时间为6~18 h,平均10 h。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定期随访,摄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明确有无假体松动;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评分及上肢Enneking评分评价患肢功能。结果患者手术时间140~190 min,平均165 min;术中出血量310~490 mL,平均415 mL;透视次数1~3次,平均1.6次。术后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38个月,平均21个月。1例出现切口渗液,经抗炎局部换药处理后痊愈;1例出现皮下血肿,在彩超引导下穿刺引流后好转。术后各时间点MEPS评分及Enneking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6、12个月间ME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时间点MEPS评分及Enneking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假体松动、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结论 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严重肱骨远端骨缺损的个性化治疗,可以获得相对较好的肘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的运用,再探讨交腿皮瓣在小腿及踝足部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先用VSD和游离植皮的方法控制感染、缩小创面,再行交腿皮瓣手术修复复杂性小腿及踝足部组织缺损28例.其中传统交腿皮瓣2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交腿皮瓣1例,隐动脉交腿皮瓣1例,隐神经营养血管交腿皮瓣22例,带部分比目鱼肌的隐神经营养血管交腿复合组织瓣逆行转位2例.结果 经VSD治疗后创面感染控制良好并明显缩小,交腿皮瓣均成活,其中4例出现皮瓣边缘坏死,1例带远端蒂的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交腿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经7~2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恢复站立及行走功能,双小腿未发生膝踝关节僵硬.结论 交腿皮瓣手术简单、可靠、创伤小,加之VSD技术的运用,仍是修复小腿及踝足部组织缺损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