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1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3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阔筋膜张肌支髂骨瓣的解剖及应用要点。方法 :在 2 5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 ,重点观测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阔筋膜张肌支的走行、分支、发出点和外径等。结果 :旋股外侧动脉升支的阔筋膜张肌支上行支发出点距髂前上棘平面 7.1± 2 .3cm ,外径 1.2± 0 .8mm ,该支又分出 2~ 3支外径在 0 .3mm~ 0 .5mm的小分支从阔筋膜张肌后份进入肌质 ,上行至肌起始处达髂骨 ;其下行支发出点距髂前上棘平面 7.9± 1.8cm ,外径 1.3± 0 .8mm。结论 :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阔筋膜张肌支髂骨瓣具有手术可行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纳洛酮预处理大鼠后对其肝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短期对 Wistar大鼠腹腔内注射纳洛酮 ,然后制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 (ALT)和谷草转氨酶 (AST)的含量 ,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 ,通过光镜、电镜观察 ,了解肝细胞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显示 ,纳络酮预处理组血清中 AL T和 AST含量及肝组织中 MDA含量于缺血再灌注组 (P<0 .0 5 ) ,而肝组织中 SOD含量则高于缺血再灌注组 (P<0 .0 5 ) ,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 ,肝细胞形态学异常改变也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负压闭式引流(VCD)技术在断肢再植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用VCD对13例肢体离断伤患者进行治疗。术后用50-60kPa中心负压吸引5-7d后全部行二期中厚皮片植皮。结果:用VCD5-7d后,本组创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其肉芽组织新鲜,呈粉红色颗粒状,触之易出血,无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发生,行二期中厚皮片植皮后创面愈合。离断肢体全部存活。结论:VCD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减轻组织水肿,降低感染率,不影响再植肢体的远端血供,用于断肢再植中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多种原因所致的下肢主干血管损伤,病情危急,处理不当易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如何使血管再通和尽可能恢复患肢功能十分重要。我科自1998年6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下肢主干血管损伤患者31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隐血管蒂逆行组织瓣移位修复小腿中上段损伤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2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察隐血管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和吻合。结果 隐动脉和膝降动脉关节支在 84 .33%的情况下共干于膝降动脉 ,膝降动脉在距股骨内侧髁上平均 8.4 2cm处发出 ,起始处外径 (1.79± 0 .32 )mm ,走行 (4.0 2± 2 .2 0 )cm后发出关节支后主干延续为隐动脉。隐动脉起始部外径 (1.14± 0 .2 3)mm ,营养缝匠肌的下 1/3段和膝内侧上部的皮肤。隐动脉终末支分布于小腿内侧上段皮肤 ,并在鹅足区附近皮下与膝下内侧动脉皮支和胫后动脉肌间隙皮支有恒定的吻合。膝降动脉关节支主干长 (6 .0 7± 0 .98)cm ,起始部外径 (1.19± 0 .2 3)mm ,营养大收肌腱和股骨内侧髁。结论 隐血管蒂逆行组织瓣移位可以修复小腿中上段骨和 (或 )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6.
肢体严重创伤为骨科常见急诊,截肢或保肢选择常困扰以肢体功能恢复为最高追求的临床医师。国内外学者不断探索截肢或保肢的量化标准,但每种评分系统都在临床决策选取中具有其局限性;随着创面修复技术及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治疗有了新的认识。现结合近年来临床报告,分析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主干动脉损伤、骨筋膜室综合症晚期等不同肢体严重创伤保肢或截肢治疗关键点,以增进对此类疾病的进一步认识,选择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男,45岁,因左侧胸腹盆会阴部钢筋贯通伤2 h急诊转入我科。患者2 h前由2 m多高处坠落,1根生锈的钢筋经左侧阴囊,途经左侧腹股沟、左侧盆部、腹部,穿通于左侧胸部乳头平面。受伤整个过程中患者神志清楚,诉伤口疼痛。心电监护示:心率120次,血氧饱和度100%,呼吸20次,血压19.68/9.31kPa。查体:腹软,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左侧腹及左胸壁可见钢筋贯通形状,会阴  相似文献   
8.
股骨有限元分析赋材料属性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12侧股骨上段标本进行高速CT薄层扫描,在Mimics 10.0中进行三维重建,在Ansys中进行体网格划分。对照组在Mimics10.0中根据灰度值将三维模型材料属性分为2种(密质骨及松质骨);试验组材料属性等分为10,20,50,100,200,400种后赋予材料属性,在Ansys中进行力学分析并采集三维模型全部单元力学测量数值;对分析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12侧股骨上段标本均成功进行有限元分析。标本1,5,6,7,9,10的对照组与各试验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标本2,3,4,8,11,12的对照组与试验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各试验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89)。结果提示,传统方法将骨骼分成密质骨及松质骨2种材料属性,不能满足个性化骨骼有限元分析的要求,将骨骼赋予10种材料属性即可达到有限元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于CT值及三维重建的股骨、股骨头、股骨颈、股骨髁骨密度值快速求解方法.方法 采用12侧成人尸体下肢标本为实验材料,实验分成实验组及真实测量组.实验组按0.5 mm层距进行股骨CT扫描、三维重建、读取像素CT值数据;将股骨三维模型骨段分为股骨头、股骨颈、股骨干及股骨髁,分别读取股骨及各段三维模型的像素CT值数据.真实测量组经标本制作、分别测量整体股骨及各段的质量及体积,计算骨密度值.实验组三维模型像素CT值均值与真实测量组骨密度值进行相关分析,获得像素CT值均值与骨密度值的数学函数关系,通过函数计算出来的骨密度值与真实测量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骨密度真实测量值与CT值均值的相关分析:整体股骨y=0.2535x0.2901,R2 =0.9464;股骨头y=0.027x0.6085,R2=0.915;股骨颈y=0.0324x0.5849,R2=0.862;股骨髁y=0.0245x0.814,R2=0.8492.(2)骨密度计算值与真实测量值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整体股骨P=0.987;股骨头P=0.984;股骨颈P=0.962;股骨髁P =0.971.结论 (1)股骨三维重建后通过像素CT值均值可以快速求解骨密度值;(2)骨段进行股骨骨密度值测量结果精确,质量控制良好;(3)为临床快速骨密度值求解提供实践手段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的运用,再探讨交腿皮瓣在小腿及踝足部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先用VSD和游离植皮的方法控制感染、缩小创面,再行交腿皮瓣手术修复复杂性小腿及踝足部组织缺损28例.其中传统交腿皮瓣2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交腿皮瓣1例,隐动脉交腿皮瓣1例,隐神经营养血管交腿皮瓣22例,带部分比目鱼肌的隐神经营养血管交腿复合组织瓣逆行转位2例.结果 经VSD治疗后创面感染控制良好并明显缩小,交腿皮瓣均成活,其中4例出现皮瓣边缘坏死,1例带远端蒂的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交腿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经7~2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恢复站立及行走功能,双小腿未发生膝踝关节僵硬.结论 交腿皮瓣手术简单、可靠、创伤小,加之VSD技术的运用,仍是修复小腿及踝足部组织缺损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