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们通过检测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钙水平及骨、肾组织甲状旁腺激素受体(PTHR)mRNA表达,同时观察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TNF—αMCAb)治疗后对血钙、血清TNF—α水平及骨、肾组织PTHR 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TNF—α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低钙血症发生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腹部外科的大型手术,应用于胰头、胆管下段及十二指肠肿瘤的治疗,该手术具有切除范围广、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后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等特点。在各种并发症中胰肠吻合口的出血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诊断与处理均较困难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和腹腔镜微创手术在造口旁疝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2年4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使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和腹腔镜行微创造口旁疝无张力修补术的18例患者资料。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进食时间、术后切口感染、麻痹性肠梗阻、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天数等,远期随访指标包括复发、补片感染、慢性疼痛。 结果18例均顺利完成造口旁疝无张力修补术,合并行造口重建术4例(22.2%)。Sugarbaker法修补13例(72.2%),其中使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2例,使用腹腔镜11例;Keyhole法修补5例(27.7%),其中使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1例,使用腹腔镜4例。手术时间191~406 min,平均(276.8±71.3)min。术中出血量20~100 ml,平均(29.3±22.2)ml。术后第2天恢复流质饮食,第3天进食半流质;放置引流管病例,术后5~7 d拔除引流管;常规腹带束缚3~6个月。术后住院时间3~19 d,平均(8.2±4.7)d。术后复发1例(5.6%),切口感染1例(5.6%),麻痹性肠梗阻3例(16.7%),肺部感染6例(33.3%),切口感染及麻痹性肠梗阻病例均经过非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复发、补片感染、慢性疼痛。 结论使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和腹腔镜进行微创造口旁疝无张力修补术均安全可行,围手术期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探查活检术在局部进展期胰腺癌(LAPC)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收治的65例接受腹腔镜探查活检术的LAPC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血清肿瘤标记物、影像学检查、术中情况和术后情况等。结果 所有65例术前诊断为LAPC的病人的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结果均诊断为腺癌,包括胰腺穿刺活检51例(78.5%)、腹膜活检(腹壁、大网膜、肠系膜表面结节)8例(12.3%),肝脏活检3例(4.6%)和区域淋巴结活检3例(4.6%)。11例(16.9%)病人在术中探查时发现存在隐匿性转移,包括3例肝转移和8例腹膜转移。所有病人术后无出血、腹腔感染、胰瘘等并发症。65例病人中有50例(76.9%)在活检术后接受了化疗,剔除5例合并旁路手术病人(一般术后2周以上接受化疗)外,手术与化疗之间的中位间隔时间为3 d。结论 对术前影像学评估为LAPC的病人行腹腔镜探查活检术安全且有效,还可发现隐匿性转移和缩短术后化疗等待时间,腹腔镜探查活检术可以作为LAPC获取病理学诊断和准确分期的常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应用Kugel补片进行腹膜前修补腹股沟复发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Kugel补片开放式腹膜前修补腹股沟复发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应用Kugel补片开放式腹膜前置入治疗65例77侧腹股沟复发疝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侧手术时间40~150 min,平均(76.5±20.4)min.术后切口疼痛轻,无切口感染.并发尿潴留4例、腹股沟区浆液肿6例、皮下血肿2例、阴囊积液3例,随访3~54个月,未发现明显异物感或腹股沟区慢性疼痛,无再复发疝.结论 开放式腹膜前放置Kugel补片治疗成人腹股沟复发疝具是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复合补片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应用价值及可靠性。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为56例患者行腹腔镜复合补片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因广泛粘连中转开腹,53例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70~320 min,中位手术时间110 min。术中发现隐匿性疝2例。术后Ⅰ级护理时间1天,术后24 h即恢复进食并下床活动。术后发生较长时间疼痛1例、感染1例。随访至今均未发现复发。结论:术后并发切口疝的患者于腹腔镜下分离粘连、采用复合补片修补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8.
单丝聚丙烯纺织补片修复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单丝聚丙烯纺织补片修复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04年11月至2006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普外科在腹膜前置入单丝聚丙烯纺织补片(Kugel和Modified Kugel补片)治疗193例203侧腹股沟疝的效果。结果单侧手术时间25~90min,平均(41.6±15.2)min,术后疼痛轻,可早期下床活动和进食,血肿1例,无术后感染,早期复发1例。结论单丝聚丙烯纺织补片适合修复各型腹股沟疝,并发症少,恢复快。Kugel和Modified Kugel两种补片修复腹股沟疝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个体化阶段性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使用及作用.方法 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普外科2000年1月至2008年3月204例采用个体化阶段性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SAP病例资料进行归纳分析,了解个体化及阶段性肠内营养在SAP治疗中的重要意义.结果 住院期间经过个体化阶段性肠内营养,SAP病人肝功、血脂恢复正常,胰性脑病消失,恢复正常饮食,拔除营养管痊愈出院.有伴发假性囊肿的病人根据实时监测结果调整肠内营养,使其达到对囊肿的最小影响后带管出院,门诊随访.经过治疗囊肿自行吸收者49例,延期经过3个月行内引流术者32例.病人施行肠内营养时间为20~95 d.结论 SAP病人经过急性期的处理后进行肠内营养是安全而且是必需的,但需注意因人而异的"个体化"及循序渐进的"阶段性",让肠内营养在SAP的治疗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