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外源性表皮生长因子(EGF)对肠黏膜通透性和肠、肝、肾功能改变的影响 .方法80只3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C)组、肠缺血(I)组、肠缺血再灌注(IR)组和EGF治疗组.IR组和EGF治疗组均用微血管夹夹闭肠系膜上动脉根部45分钟,之后放松血管夹形成再灌注.在再灌注即刻经颈静脉分别注入EGF 100 μg/kg或生理盐水,分别于伤后2、6、12和24小时将动物活杀.C组仅分离肠系膜上动脉根部而不夹闭,I组在缺血45分钟后即刻活杀.取血检测肝、肾功能, 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D乳酸浓度;取小肠、肝和肾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 .结果①与C组相比,各组动物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 和尿素氮(BUN)均明显升高,但EGF治疗组升高的幅度显著低于IR组(P <0.05).②EGF治疗组的血浆D乳酸浓度和DAO活性在伤后升高的幅度均明显低于IR组(P<0.01).③EGF治疗组肝、肾和小肠黏膜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及局灶性坏死的程度较IR组显著减轻 .结论伤后给予外源性EGF显著减轻了缺血再灌注所致肠、肝、肾功能的损伤,其主要作用环节是促进了EGF与受体的结合及随之发生的信号传导.  相似文献   
2.
胃肠镜检查中应用依托咪脂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胃肠镜检查术中应用依托咪脂静脉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42例接受胃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脂组(E组,116例,单纯静脉应用依托咪脂0.15~0.2 mg/kg)、异丙酚组(P组,112例,单纯静脉应用异丙酚1.5~2 mg/kg)和常规组(C组,114例,常规检查).记录3组检查前、中、后5 min的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查时间、苏醒时间、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1)P组和C组在检查过程中血压、心率变化最大时与检查前相比较,均降低或升高20%~30%和10%~30%左右.E组则变化较小,血压仅降低5%左右,心率降低6%左右,与P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组患者主诉有血管刺激症状91例,占81.2%,而E组患者主诉有血管刺激症状15例,占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无痛胃肠镜检查时,应用依托咪脂静脉麻醉可以达到与异丙酚同样满意的麻醉效果,且对心血管系统影响明显弱于异丙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胃肠镜检查术中应用依托咪脂静脉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42例接受胃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脂组(E组,116例,单纯静脉应用依托咪脂0.15~0.2mg/kg)、异丙酚组(P组,112例。单纯静脉应用异丙酚1.5~2mg/kg)和常规组(C组,114例,常规检查)。记录3组检查前、中、后5min的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查时间、苏醒时间、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1)P组和C组在检查过程中血压、心率变化最大时与检查前相比较,均降低或升高20%~30%和10%~30%左右。E组则变化较小,血压仅降低5%左右,心率降低6%左右,与P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组患者主诉有血管刺激症状91例。占81.2%。而E组患者主诉有血管刺激症状15例,占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无痛胃肠镜检查时,应用依托咪脂静脉麻醉可以达到与异丙酚同样满意的麻醉效果,且对心血管系统影响明显弱于异丙酚。  相似文献   
4.
可乐定对丙泊酚麻醉中海马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大鼠在丙泊酚麻醉中海马去甲基肾上腺素(NA)的释放效应,探讨中枢性NA机制在丙泊酚麻醉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微透析技术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外液NA的浓度。2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单纯丙泊酚(A)组:分别以10和60 mg·kg-1·h-1的速度各静注45min,然后停止静注直至动物清醒。B组在输注丙泊酚的同时腹腔内注射可乐定0.5 mg/kg,余和A组相同。分别比较麻醉前、中及苏醒期的NA值(μg/15min)。结果 与基础值相比,A组60 mg·k-1·h-1丙泊酚时的海马NA为(0.13±0.02)μg/15min,B组海马NA为(0.07±0.04)μg/15min,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海马α2-NA受体激动药可乐定与丙泊酚麻醉深度的加深有关,但是否是丙泊酚麻醉的共有机制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比较在高原地区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ASAI-Ⅱ级,随机分为2%盐酸利多卡因组(Ⅰ组,选择L1-2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上置管3-4cm),1.73%碳酸利多卡因组(Ⅱ组,麻醉穿刺方法同Ⅰ组)和0.5%布比卡因重比重溶液组(Ⅲ组,选择L3-4间隙穿刺行腰硬联合阻滞)三组。比较三组间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完善时间、麻醉最高平面,胎儿娩出时间,记录麻醉对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及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Ⅱ组与Ⅰ组比较麻醉起效快,麻醉完善时间短,胎儿娩出时间短;与Ⅲ组比较对患者心率、血压影响小,患者不良反应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原地区低氧环境下在剖宫产手术中用碳酸利多卡因行硬膜外麻醉具有麻醉起效快、麻醉完善时间短、效果确切的特点,而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少,提高了母婴术中安全性,是一种更为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8.
62例中24岁16例,25岁20例,26岁~28岁26例;正常产12例,产程延长或失血者20例,剖腹产27例,胎死腹中取胎后3例;必有证状为分娩三天以上者、小便点滴皆无,每个患者均已留置导尿。方药及应用泽泻20克云苓15克猪苓10克双皮15克杏仁10克车前子10克王不留行10  相似文献   
9.
肠道干细胞     
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终身不断自我更新,这一过程靠陷窝干细胞持续增殖、分化以取代外层终末分化细胞来完成;在肠道损伤后干细胞的分裂开始加快,起到促进创伤修复的作用.因此,了解肠道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及调控机制对促进肠道损伤后功能与结构的完全修复意义重大,笔者对近年来有关肠道干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10.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中的应用100037北京解放军第304医院郝建华郭宝琛王予彬关键词麻醉;关节镜术;缝合技术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84半月板缝合术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理想方法,我院骨科开展了特制长缝合针、系列导向管关节镜下半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