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HIV阳性合并陈旧闭合四肢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为治疗HIV阳性合并陈旧闭合四肢骨折患者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5年6月HIV阳性合并陈旧闭合四肢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患者资料.受伤至手术时间均大于3周,术后定期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入组患者共13例,均给予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方式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术,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平均15个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75±1.67)个月,疗效优良率92.3%.无骨不连及钢板断裂出现,无关节僵硬及静脉血栓发生,无切口感染及HIV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骨折均正常愈合.结论 HIV阳性合并陈旧闭合四肢骨折患者在4周内手术治疗仍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另外,HIV阳性骨折患者应注意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HIV阳性合并陈旧闭合四肢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为治疗HIV阳性合并陈旧闭合四肢骨折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5年6月HIV阳性合并陈旧闭合四肢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患者资料。受伤至手术时间均大于3周,术后定期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入组患者共13例,均给予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方式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术,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平均15个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75±1.67)个月,疗效优良率92.3%。无骨不连及钢板断裂出现,无关节僵硬及静脉血栓发生,无切口感染及HIV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骨折均正常愈合。结论 HIV阳性合并陈旧闭合四肢骨折患者在4周内手术治疗仍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另外,HIV阳性骨折患者应注意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与无HIV感染者脊柱手术后手术切口愈合的情况,初步探讨HIV感染者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2011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40例HIV感染的脊柱疾病患者(观察组),选取同时期与观察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相匹配的40例无HIV感染的脊柱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切口愈合情况,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间切口愈合不良(红肿、渗出、血肿、脂肪液化、裂开、感染等)的情况,比较HIV感染者中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与切口愈合良好患者间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白蛋白、HIV感染临床分期、CD4~+T淋巴细胞计数、手术部位、手术入路、手术节段、内固定应用情况、融合情况、手术方式(是否微创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切口愈合良好32例;愈合不良8例,包括切口红肿8例、切口渗出5例、切口裂开1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手术部位(切口)感染2例,均为浅表感染,1例细菌培养结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另1例细菌培养结果阴性。对照组患者中,切口愈合良好39例;愈合不良1例,为浅表感染,细菌培养结果阴性。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比、BMI、手术部位、疾病种类、手术方式(是否微创手术)、切口类型、手术入路、手术节段、内固定应用情况、融合情况、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愈合不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给予及时处理后最终均获得愈合,随访无迟发感染、脓毒症及死亡。HIV感染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感染临床分期、BMI及血清白蛋白与HIV感染切口愈合良好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IV感染者较无HIV感染者更易发生脊柱手术切口愈合不良,且与HIV感染分期C期、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BMI和白蛋白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Linc01135对过氧化氢作用的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人成骨细胞hFOB 1.19分为Con组、H2O2组、H2O2+pcDNA组、H2O2+pcDNA-Linc01135组及H2O2+pcDNA-Linc01135+SB203580组。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Runt相关基因2(Runx2)、骨钙素(OCN)、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caspase3前体(Pro-caspase3)、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蛋白表达;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Linc01135表达水平。结果 过氧化氢作用的成骨细胞中细胞OD值降低,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升高,S期细胞所占比例降低,Runx2、OC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升高,Pro-caspase3表达水平降低,T-AOC及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Linc01135表达水平降低,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过表达Linc01135后,成骨细胞中细胞OD值升高,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降低,S期细胞所占比例升高,Runx2、OC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降低,Pro-caspase3表达水平升高,T-AOC及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p38MAPK信号通路阻断剂可减弱Linc01135对过氧化氢作用的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结论 过表达Linc01135可能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抑制过氧化氢作用的成骨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对体外培养小鼠胚胎前体成骨样细胞MC3T3-E1增殖、凋亡及矿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MC3T3-E1细胞,分为正常细胞对照组、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对照组、TDF处理组(50 nM、500 nM、5000 nM、50000 nM、250000 nM、500000 nM),干预24 h、48 h。cell counting kit-8(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ANNEXIN V/7AAD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率,茜红素染色检测钙结节形成。结果TDF对MC3T3-E1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受TDF浓度和干扰时间的影响,即低浓度对增殖和凋亡无影响,高浓度抑制增殖并促进凋亡,并随干扰时间增加,增殖抑制率和促凋亡率增大,并抑制MC3T3-E1成骨细胞钙结节形成;结论在血药浓度(约500 nM)时,TDF对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和凋亡无影响,但抑制钙结节形成,进而影响成骨,可能是导致TDF相关性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椎化脓性脊椎炎影像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6年3月,16例行手术治疗的腰椎化脓性脊柱炎患者,其中男11人,女5人;年龄35~74岁,平均(49.21±7.42)岁。术前收集X线片、CT及MRI等影像学资料,术中收集病变组织,采用革兰氏染色和HE染色等进行组织病理观察。[结果]16例患者X线片显示病变椎间隙变窄,可见椎体骨质破坏。CT显示病变椎体骨质破坏、硬化,可见空洞形成。MRI显示病变椎体在T1WI像上表现为低信号或混杂低信号,在T2WI像上表现为高信号或混杂高信号,压脂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16例患者病理学观察革兰氏染色可见革兰氏阳性菌,HE染色可见破坏组织内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包括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结论]腰椎化脓性脊柱炎影像学及病理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其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可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一期后路手术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1月—2016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骨科采用一期后路手术治疗的13例HIV阳性胸腰椎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性别、年龄、手术节段及手术方式相匹配的13例HIV阴性胸腰椎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手术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资料,记录术后并发症和死亡情况,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神经功能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分级、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后凸Cobb角、后凸矫正率、矫正丢失角度、融合时间等指标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切口感染、慢性窦道形成、脑脊膜感染等并发症,观察组中出现脑脊液漏1例,神经根刺激症状1例,机会感染1例,伤口延迟愈合4例;对照组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1例,伤口延迟愈合1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出现术后并发症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血红蛋白及白蛋白与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31.0±12.1)个月,末次随访时未见结核复发,ESR、CRP恢复正常,2组患者植骨融合时间、末次随访VAS评分、神经功能ASIA分级、后凸矫正率、矫正丢失角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全面的术前评估、围手术期规范化抗病毒及抗结核治疗、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一期后路手术治疗HIV阳性胸腰椎结核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比较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2周内(接受手术时病程≤14d)与2~4周(14 d<接受手术时病程≤ 28d)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椎体高度及骨水泥渗漏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椎体后凸 成形术治疗4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分为2周内和2~4周手术组,2周内手术 组22例,男4例,女18例;年龄54~85岁,平均71.17岁。2~4周手术组26例,男5例,女21例;年龄56~88岁,平均73.12 岁。两组患者骨折椎体均位于T7~L4。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密度T值、术前椎体高度丢失率、 术中注入骨水泥量、 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术后1年椎体高度丢失率、骨水泥渗漏率。结果 2周内和2~4周手术组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骨水泥注入量、骨密度T值、椎体高度恢复率分别为47%±21%和48%±19%、(3.69±1.03)ml和(3.66±0.71)ml、-2.79±0.57和- 2.87±0.95、25%±8.3%和23%±7.7%,两组上述四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周内手术组1年椎体高度丢失率为 9%±2.8%,2~4周手术组为11%±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周内和2~4周手术组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为22.2% (6/27)和11.8%(4/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2周内与2~4周行椎体后凸成 形术均能较好恢复椎体高度,且骨水泥渗漏率相似,但2周内手术的患者术后1年椎体高度丢失率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