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RNA干扰下调胶质瘤细胞株高表达基因RNF138对胶质瘤细胞株U251体外增殖、凋亡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构建下调RNF138基因的siRNA,通过慢病毒转染导入胶质瘤细胞株U251,设立阴性干扰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敲减效率;运用Cellomics仪器连续检测U251体外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U251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情况。结果慢病毒载体高效、稳定转染U251细胞,靶向RNF138的siRNA有效抑制RNF138基因表达,使RNF138mRNA表达减少60%,U251体外增殖明显减缓,凋亡明显增加,细胞阻滞在G2/M期。结论 RNA干扰抑制RNF138基因表达可以明显抑制胶质瘤细胞株U251体外增殖,促进其凋亡,影响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分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实验性结肠癌原位移植瘤生长及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使用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细胞(HT-29)于裸鼠皮下接种成瘤后原位种植。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及塞来昔布高、中、低剂量组(H、M、L组)共四组进行研究。结果:24只裸鼠实验期间无1只死亡,成瘤率为100%,比较各组原位移植瘤体积和瘤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M和H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5·30%、38·80%和76·9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干预组瘤组织中MVD、VEGFmRNA、MMP-2mRNA和匀浆上清中PGE2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50、0·050、0·050和0·010,随着剂量增加,MVD、VEGFmRNA、MMP-2mRNA和匀浆上清中PGE2含量逐渐降低。瘤组织中PGE2含量与瘤质量,以及MVD与VEGFmRNA、MMP-2mRNA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r=0·8814,P=0·000;r=0·8573,P=0·000;r=0·6427,P=0·001。结论:塞来昔布通过抑制人结肠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环氧化酶-2活性,抑制PGE2合成、VEGFmRNA和MMP-2mRNA表达,抑制肿瘤的血管形成,从而对结肠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SHG-44绿色荧光裸鼠原位模型.方法 将C57BL/6J-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CFP)转基因小鼠与裸小鼠进行交配,在继代时严格挑选都表达EGFP基因的无毛雄鼠(♂)与有毛母鼠(♀)交配,通过肉眼、荧光显微镜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观察EGFP基因在裸小鼠全身各组织中的表达;将胶质瘤细胞株SHG-44(15μl,含1×106个细胞)注射于绿色荧光裸鼠的脑内制成原位模型.结果 每只种鼠平均产仔7~8只,其中纯合裸仔鼠有3~4只,比例接近1∶1;每代仔鼠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出生后2d就可鉴别其是否表达EGFP基因;器官及组织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均见有绿色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表明脑组织、皮下肌肉、鼠尾和脚趾全部表达EGFP基因;原位模型的成瘤率达100%,瘤细胞依然具有人脑胶质瘤的基本特征.结论 表达EGFP基因的裸小鼠可用于肿瘤移植实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皮抑素(ES)基因转移在乳腺癌抗血管新生中的作用。 方法: 通过建立逆转录病毒介导的ES基因转移系统,用ES病毒转染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以聚合酶链反应(PCR)、MTT法和裸鼠成瘤实验分析E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功能。 结果: 脂质体转染与交互感染策略获得ES病毒生产细胞;以ES病毒转染MDA-MB-231细胞后,经PCR分析显示其内有ES基因整合并持续表达,其分泌的ES能明显抑制内皮细胞EA.hy926的增殖(P<0.05),但对肿瘤细胞的离体生长无明显影响(P>0.05);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表明,ES基因表达可明显抑制MDA-MB-231细胞的生长(P<0.01);实验组的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ES基因在乳腺癌细胞中可有效表达,能明显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并通过旁分泌方式抑制血管新生,具有显著的抗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人结肠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方法 使用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细胞(HT- 2 9)在裸鼠皮下接种4周形成稳定的皮下移植瘤,再将皮下移植瘤组织块原位接种于2 4只裸鼠盲肠浆膜下,以完成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制备。术后随机分四组,对照组(C组)、塞来昔布(celecoxib)高、中、低剂量组(H、M、L组) ,分别给予纯水及含有不同浓度(15 0 0 ppm、10 0 0ppm和5 0 0 ppm)的塞来昔布的饮水,饲养4 2d后处死裸鼠,观察各组原位移植瘤的成瘤率、瘤体积、重量以及裸鼠实验前后的体重变化,计算抑瘤率。结果 2 4只裸鼠实验期间无一只死亡,成瘤率为10 0 % ,荷瘤鼠实验前后体重变化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 >0 .0 5 ) ,各组原位移植瘤体积P <0 .0 5和瘤重P <0 .0 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L组、M组和H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 5 .30 %、38.80 %、76 .92 %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结论 本实验成功建立了人结肠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为研究人结肠癌发病机制和干预策略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塞来昔布对人结肠癌原位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人脑胶质瘤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并对其增殖能力,抗瘤活性及作用机制方面等进行实验研究.方法(1)运用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成功地从SHG-44细胞中提取出能刺激胶质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的有效成份,利用该抗原与低剂量IL-2、CD3单抗共同刺激胶质瘤患者PBMC;并采用3H-TdR掺入试验,对HGS-CTL、TIL和CD2AK细胞的增殖活性和细胞毒性进行动态观察.(2)通过ELISA方法检测上述三种效应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3)对NHG-1荷瘤鼠的治疗观察.结果(1)HGS-CTL的增殖活性始终明显高于TIL和CD3AK细胞,且具有增殖快,维持时间长等特点.HGS-CTL特异性杀伤活性明显高于TIL和CD3AK细胞(P<0.05).FACS测定表型为以CD+3、CD+8CTL为主的异质细胞群.(2)HGS-CTL分泌TNF-α,IL-2水平明显高TIL和CD3AK细胞(P<0.05),IL-8的分泌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3)NHG-1荷瘤鼠的治疗观察,局部用药组瘤重0.32±0.11g,静脉用药组瘤重0.58±0.18g,与其对照组瘤重0.97±0.45g和0.98±0.17g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以上实验结果表明,HGS-CTL在体内外均具有显著抗瘤活性,具有增殖快、制备简便等特点,因此将成为胶质瘤患者较有效的辅助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逆病毒介导的可溶型尿激酶受体基因转移系统,并分析可溶型尿激酶受体(suPAR)基因转移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PCR技术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克隆suPAR基因,并建立逆病毒介导的suPAR基因转移系统;用获得的病毒感染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PCR检测靶细胞中suPAR基因的整合与表达;在裸鼠体内观察基因表达的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从内皮细胞中克隆的suPAR基因可编码301个氨基酸,其GenBank注册号为AY029180;通过脂质体转染与交互感染策略获得病毒生产细胞PT67/suPAR,其病毒滴度约为3.5×105CFU/ml;PCR分析显示靶细胞中有suPAR基因的整合和表达;转染该基因的MDA-MB-231在裸鼠体内的生长受到抑制(P<0.05)。结论成功地构建了逆病毒介导的可溶型尿激酶受体基因转移系统;可溶型尿激酶受体基因表达具有抗乳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有效治疗急性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药物.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再灌注模型,将E-选择素溶于生理盐水后注入大鼠股静脉中,建立模型后1h、4h和1周断头取脑组织做病理切片及计算梗死体积.结果 E-选择素治疗组比对照组坏死体积明显减少.结论 E-选择素抗体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转染GKLF基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作用,探讨GKLF在胃癌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外源性重组真核质粒pcDNA3.1-GKLF转染到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内,经G418筛选并建立高表达GKLF的稳定转染细胞株.稳定表达该基因的细胞为SGC7901-peDNA3.1-GKLF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