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6岁。因"脾脏占位"20 d收入我院普外科。患者20 d前出现左腹部疼痛,无发热、呕吐及腹泻,无饱胀不适。于我院急诊科行腹部B型超声波提示:见脾脏有7.0 cm×3.3 cm×3.6 cm减弱回声区,内可见点状血流信号。血常规示:白细胞6.7×109/L,中性粒细胞0.60,淋巴细胞0.05,经治疗后腹痛缓解出院。出院1周后患者左腹部疼痛症状再次出现,于急诊科复诊,腹部B型超声波提示:见  相似文献   
2.
对风湿性二尖瓣狭窄误诊为肺结核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妊娠期抗凝治疗方案的选择是困难且充满争议的。现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对育龄妇女人工瓣膜的选择、妊娠期不同抗凝治疗方案、指南以及中国的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5.
米力农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我们将该药用于老年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因胸部金属钝器撞击伤7 d入院。查体见生命体征平稳,轻度贫血貌,胸骨右缘第3肋间见一长约2 cm皮肤挫裂伤,胸骨中段可扪及骨擦感。双肺呼吸音清晰,心音清晰。血红蛋白(HB)92 g/L,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1 020 U/L,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1 016 U/L。胸骨CT三维成像扫描提示胸骨体中段粉碎性骨折,部分骨片向后突入纵隔内(图1),心包受累可能,双侧  相似文献   
7.
彭刚  姚家会  程涵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4):1859-1860
根管治疗是牙髓病和根间周病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最常见的并发症多为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患牙疼痛和根尖部相应的软组织肿胀。对2003~2004年笔者接诊的行根管治疗术并发炎症反应50例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质料:本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13~61岁,平均年龄34岁,急性牙髓炎22例,慢性牙髓炎9例,根间周炎19例,前后牙比28:22,上下颌牙19:31。根管预备后发病6例,封药后发病26例,根充后发病18例。1.2治疗方法:根管治疗前摄X线片,以便了解患牙根管长度及根尖周情况。常规开髓、拔髓、根管预备、冲洗、封药或…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1995年9月至2008年5月134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病例,探讨室间隔缺损的诊断、手术适应症、围术期治疗。方法采取中低温体外循环常规停跳修补室间陋缺损118例,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修补室间陋缺损16例。合并卵圆孔未闭18例;右室双腔心7例;右室流出道狭窄5例;房间隔缺损4例;动脉导管未闭3例;二尖瓣前叶裂,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窦瘤破裂,及主动动脉瓣下狭窄各1例,同期纠治。结果手术治愈131例,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死亡3例,治愈率98%。结论室间隔缺损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加强围术期治疗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成年人小左心室体外循环心脏手术41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成年人小左心室体外循环手术围术期的治疗方法及经验.方法 41例成年人小左心室病例,包括先天性心脏病27例,风湿性心脏病13例,Lutembacher综合征1例,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 32~40mm,平均36.5 mm,均接受体外循环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术后均使用多巴胺,部分加用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术后应用呋塞米等药物利尿、地高辛等治疗.术后1例ASD发生脑栓塞,2例ASD病人发生低心排血综合征(LCOS),其中1例致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1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发生顽固性室速、室颤,其余病例均心功能Ⅱ级出院.全组病例无死亡.结论 对于成年人小左心室患者,正确的术中决策及在围术期积极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应用扩血管药物及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