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刊创刊于1981年,原名《上海实验动物科学》,为国内第一本实验动物科学期刊,2005年经主管部门批准更名为《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08年由原来的季刊改为双月刊。经过近30年的发展,杂志为上海和全国的实验动物科学事业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笔者将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所作的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MC)共191例,与选择同期所作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98例作对比后,认为MC有较小的创伤、较高的安全性及较广泛的适应证,值得推广。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共作MC191例。MC年龄组21~77岁,平均52岁;男性92例,女性99例。其中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142例,胆囊息肉13例,急性胆囊炎36例。LC组年龄17~74岁,平均46岁;男性24例,女性74例,40岁以下女性62例。其中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68例,胆囊息肉21例,急性胆囊炎9例。1.2手术方法:MC组采用常规…  相似文献   
3.
体外循环后肺损伤可能是由全身炎症反应引起,其中白细胞激活是其中心环节,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减轻肺损伤.而体外循环期间进行肺动脉灌注更是肺保护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N-甲基亚硝基脲(N-methyl-nitrosourea,MNU)诱导大鼠原位膀胱癌模型的建立及CT鉴定方法。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15只,实验组(B组)35只。A组大鼠经尿道膀胱内灌注生理盐水,每两周一次,每次0.1ml,共4次。B组大鼠用MNU以同样的方法灌注,每次0.2mg。于第14周末对两组大鼠进行膀胱CT扫描诊断,并且处死后取膀胱组织行病理学观察。结果A组13只大鼠经CT扫描未发现膀胱肿瘤,病理检查未见肿瘤组织。B组28只大鼠CT扫描膀胱均见明显异常,表现为膀胱壁局部肿块突起或不规则增厚、密度不均,病理诊断均为膀胱癌。结论MNU诱导大鼠原位膀胱癌模型是一种较为简单、可靠的建模方法。活体大鼠膀胱CT扫描与病理学结果有高度一致性,可作为该模型的活体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GPS导航超声系统(SonixGPS)引导定位穿刺在经皮肾取石术(PCNL)中的优势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5月~2012年9月,我们应用SonixGPS行经皮肾穿刺,建立Ft。皮肾通道进行取石处理复杂肾结石22例,其中男17例,女5例,年龄46~70岁,平均51.2岁。重复。肾畸形合并结石1例,肾多发结石16例,铸型肾结石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并肾结石3例。全部患者采用全身麻醉,用预先消毒好的超声探头在11肋间或12肋缘下区域扫查,了解结石的分布、位置、大小及和集合系统的关系情况,确定穿刺径路,皮肾通道建立成功后全部应用钬激光进行碎石。结果:借助SonixGPS穿刺,22例患者全部一次成功。除1例多发结石因残余结石行二期PCNL外,其余21例患者均一期取石成功,无一例出现术中或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SonixGPS可以实时追踪并显示穿刺针的方向和深度,特别对于经皮肾穿刺取石手术初学者,可以帮助清楚显示穿刺针位置,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学习曲线,可为PCNI。超声定位穿刺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专利产品可冲洗尿道的导尿管(专利号ZL00267398.3)预防留置导尿所致逆行尿路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可冲洗尿道的导尿管主要特点是包括出液口设在气囊上方的冲洗尿道注入导管。对165例患者留置导尿管,实验前均未留置导尿管且无泌尿系感染症状,尿细菌培养阴性。分短期留置导尿管组(A组)和长期留置导尿管组(B组)。A组128例,留置导尿管时间≤14d,使用可冲洗尿道导尿管者(A1组)65例,使用Foley双腔导尿管者(A2组)63例。B组37例,留置导尿管时间>14d,使用可冲洗尿道导尿管者(B1组)17例,使用Foley双腔导尿管者(B2组)20例。A1、B1组用生理盐水冲洗尿道,2次/d。各组均密闭式引流袋封闭引流尿液。分别观察尿路感染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1、A2组尿管留置1、3、7、14d,尿路感染率分别为0%、0%,0%、25.4%,4.6%、49.2%,12.3%、84.1%,3、7、14d 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B1、B2组尿管留置2周、4周,尿路感染率分别为11.8%、85.0%,29.4%、10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临床应用可冲洗尿道的导尿管预防留置导尿所致逆行尿路感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和胶原蛋白Ⅳ(COL Ⅳ)在大鼠膀胱癌组织的表达.方法 选取正常SD大鼠膀胱组织及大鼠原位膀胱癌模型建立后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组织标本(每组20例),用免疫荧光及测定单位面积荧光强度(F/S)的方法比较FN、LN和COLⅣ表达的变化.结果 FN和LN在NMIBC的表达与正常大鼠膀胱组织比较,F/S值分别为FN(6.91 ±1.39和0.82±0.22)、LN(6.57±2.39和0.90±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LⅣ在NMIBC和正常大鼠膀胱组织F/S值为1.05±0.57和0.84±0.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N和LN在NMIBC表达明显升高,COL Ⅳ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体外循环后肺损伤及肺保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循环后肺损伤可能是由全身炎症反应引起,其中白细胞激活是其中心环节,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减轻肺损伤.而体外循环期间进行肺动脉灌注更是肺保护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大鼠原位膀胱癌模型的建立及CT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N-甲基亚硝基脲(N-methyl-nitrosourea,MNU)诱导大鼠原位膀胱癌模型的建立及CT鉴定方法。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15只,实验组(B组)35只。A组大鼠经尿道膀胱内灌注生理盐水,每两周一次,每次0.1ml,共4次。B组大鼠用MNU以同样的方法灌注,每次0.2mg。于第14周末对两组大鼠进行膀胱CT扫描诊断,并且处死后取膀胱组织行病理学观察。结果A组13只大鼠经CT扫描未发现膀胱肿瘤,病理检查未见肿瘤组织。B组28只大鼠CT扫描膀胱均见明显异常,表现为膀胱壁局部肿块突起或不规则增厚、密度不均,病理诊断均为膀胱癌。结论MNU诱导大鼠原位膀胱癌模型是一种较为简单、可靠的建模方法。活体大鼠膀胱CT扫描与病理学结果有高度一致性,可作为该模型的活体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处理直径〉2 cm肾结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0年2月~2013年4月,采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处理经选择的直径〉2 cm的肾结石35例.先用F8.0/9.8输尿管硬镜探查、扩张患侧输尿管,置入导丝后留置输尿管软镜鞘,引入输尿管软镜进行钬激光碎石,较大、影响视野的结石碎屑用套石网篮取出.结果 一次进镜成功率94.2%(33/35).手术时间35~95 min,平均45 min.4例因术后残留较大体积结石再次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4例出现高热,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好转,无一例出现术中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1~5 d,平均3 d.术后8周随访,结石清除率90.9%(30/33);2例少量残留结石碎片停留于输尿管中下段,拔除内支架管时同时取出;1例孤立肾结石术后18周随访(术后8周已拔除内支架管),仍有结石碎片在输尿管下段未排出,局麻下输尿管镜钳夹取出.结论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经选择的直径〉2 cm肾结石,安全、有效,特别对于术后复发的肾结石患者可以避免再次肾脏手术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