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十二指肠术后并发症及再手术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仍是治疗壶腹周围癌最有效方法,虽PD的死亡率已降至较低水平,但手术并发症仍居高不下,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处理可造成严重后果。如何掌握PD术后再手术指征是临床胰腺外科医师面临的棘手问题。现报告我院近10年244例PD术后并发症及再手术情况,并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无功能胰岛细胞瘤19例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无功能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例患者的病史资料,其中施行肿瘤摘除5例,胰体尾切除+脾切除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胰体尾切除+Roux-en-Y吻合术1例,全胰切除1例,胆囊空肠吻合术3例,活检2例。结果:肿瘤位于胰头6例,胰体2例,胰尾9例,累及全胰2例,多发1例;病理证实恶性8例,良性11例。除2例术后分别死亡肝功能衰竭和胰瘘、多器官衰竭外均获满意疗效。结论:手术切除肿瘤均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壶腹周围癌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指征和疗效。方法 对27例年龄超过70岁的壶腹周围癌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后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外科并发症12例(44.4%),包括腹腔内出血3例,消化道出血2例,胰瘘3例,胃潴留4例,切口裂开及感染3例,其中3例(11.1%)在术后30天内死亡。平均生存15.3个月(除外8例术后18个月仍健在者)。有4例生存超过3年,3年生存率21.0%(4/19)。结论 患者年龄因素不是胰十二指肠切除的禁忌证,胰十二指肠切除是治疗70岁以上患者壶腹周围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老年壶腹周围癌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体会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市210029)徐泽宽刘训良苗毅钱祝银戴存才壶腹周围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该手术操作步骤多,时间长,技术难度大,...  相似文献   
5.
戴存才  刘训良 《实用癌症杂志》1998,13(3):178-178,181
腹壁硬纤维瘤37例临床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南京市210029)戴存才刘训良硬纤维瘤又名韧带样瘤,临床较少见,我院从1977年1月至1997年10月共收治37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7例中,男性3例,女性34例。年龄...  相似文献   
6.
胰腺癌是一种消化道肿瘤,由于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位置较深,患者常无不适主诉,常规体检无法检测出,一般肿瘤进展到出现梗阻、腹痛症状才被发现,此时大多已是中晚期,伴有淋巴、脏器转移或血管神经侵犯。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胰腺癌最有效的方法,也是解决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效的姑息性措施。国内外外科医生一直致力于改进手术方式及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术后远期疗效。本文就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理生理基础、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胰管结石形成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胰腺慢性炎症、纤维化是形成结石的诱因,胰管结石形成又加重胰腺慢性炎症.现回顾性分析30例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8.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siliary acute pancreatitis,BAP)是因胆道疾病而诱发的AP,其病因主要是胆囊(或胆管)结石迁移过程中造成Oddi括约肌水肿、痉挛或嵌顿在Vater壶腹,导致胆汁胰液逆流致胰酶激活,继而产生胰腺和全身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化疗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及联合用药对胰腺癌(Aspc-1和Bxpc-3)细胞株生长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单独或联合使用不同浓度的4种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顺铂及表阿霉素(浓度分为d1、d2、d3、d4),分别作用24h、48h和72h后,用MTT比色法检测药物对两株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对计算出的每组细胞生长抑制率行析因方差分析。结果:单独和联合用药时两株细胞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显著性差异(单独用药F=111.0,P<0.001;联合用药F=4.5,P=0.034)。无论是单用药还是联合用药两株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上升(浓度F=17018,P<0.001;时间F=8461,P<0.001)。另外,两株细胞对相同药物的敏感性也具有有显著性差异(单用药物F=470,P<0.001;联合用药F=136,P<0.001)。结论:通过动脉灌注或保留导管持续灌注以提高化疗药物局部浓度及延长药物作用时间以及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取个体化的化疗方案能够改善胰腺癌的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PCR—SSP快速检测胰腺癌Ki-ras基因点突变戴存才刘训良杜竞辉PCR—SSP快速检测胰腺癌Ki-ras基因点突变@戴存才@刘训良@杜竞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