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皮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VLT)、TriVex系统旋切术(RV)及传统手术治疗(CS)下肢静脉曲张临床价值的不同.方法 病例分3组,CS组冶疗108例(129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RV组冶疗182例(216条患肢),EVLT组126例(共163条患肢),显著性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卡方检验.结果 RV组、EVLT组切口数目、切口长度均比CS组显著较少(P<0.01);EVLT组较CS组、RV组皮下血肿、感觉异常/麻木发生率显著降低:RV组残留曲张静脉较EVLT、CS组显著降低(P<0.01);RV组复发率较CS组显著降低(P<0.01),EVLT组复发率与CS组、RV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TriVex系统旋切术、EVLT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技术,二者各有优点,手术并发症亦较传统手术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15岁,学生,主因"突发左下肢肿胀50 d,再发加重7 d"入院.  相似文献   
3.
4.
孤立的股总动脉(Common femoral artery,CFA)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并不常见,因为它常常伴随其他部位的血管尤其是股浅动脉(Superficial femoral artery,SFA)病变,所以对其报道的文献并不多[1-7]。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患者通常表现为严重的下肢间歇性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分析血管外科实习生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理论与行为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带教对策,以提高学生的感染预防控制能力.方法 将2008年1月-2012年10月进入血管外科的54名本科实习生,通过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及循证医学教学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自我评价的方式比较实习生实习前后对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理论与行为的知晓情况.结果 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与循证医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后,实习生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认识普遍得到了提升;并且在自我修养方面如沟通协作能力实习前(44.51±7.22)分,实习后(90.04±1.78)分,提高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行为规范、医院感染知识、自我学习能力、发现问题能力、理解能力等均有普遍的提高.结论 加强带教教师的职业素养与责任意识,提高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实习生专业能力与职业行为规范的训练,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多发性大动脉炎作为一种少见疾病,不容易引起各科医师的重视,但近年来该病有增多趋势,且其预后较差,本文就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历史、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特征与分类、诊断及治疗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以期引起各科医师对该病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旁路移植转流术是缺血性病症主要的治疗手段.人工血管转流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因吻合口内膜过度增生引起吻合口狭窄,继而人工血管内血栓形成,引起人工血管完全阻塞,造成肢体缺血加重,甚至因此导致截肢.  相似文献   
8.
重组人pEGFP-heNOS质粒的构建及其在人内皮祖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含有增强绿色荧光蛋白报道基因(EGFP)的人内皮一氧化氮合酶(heNOS)重组质粒,观察其在人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EPC)中的表达。方法构建重组人pEGFP-heNOS质粒,脂质体转染人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测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eNOS在内皮祖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重组人pEGFP-heNOS质粒构建成功,体外转染人人内皮祖细胞中,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强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到heNOS的表达。结论重组人pEGFP-heNOS质粒体外转染人内皮祖细胞后,目的基因能够在细胞中有效表达,为下一步基因治疗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ers,ASO)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08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5例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下肢ASO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表现为下肢疼痛15例,下肢麻木6例,下肢发凉4例;查体均发现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外院均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后经踝肱指数测定,结合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计算机断层X线血管造影及磁共振血管造影确诊为下肢ASO。18例行经皮血管球囊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3例行杂交手术,2例行人工血管转流术,余2例仅予药物保守治疗,随访1年症状体征均明显缓解。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下肢ASO的认识,认真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重视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以提高本病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