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长腹膜透析龄患者首次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2019年期间在吉林省4家三甲医院首次发生PDAP的所有患者资料。根据发生首次PDAP时的透析龄是否大于36个月,将研究对象分为长透析龄组(≥36个月)和短透析龄组(<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首次PDAP的临床资料、治疗结果及转归。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625例PDAP患者,长透析龄组93例,短透析龄组532例。在发生首次PDAP时,长透析龄组患者血红蛋白明显高于短透析龄组,而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低于短透析龄组(P<0.05);长透析龄组较短透析龄组更易感染革兰阴性菌(P<0.05)。长透析龄组的初始治疗有效率(P=0.009)及完全治愈率(P=0.018)均低于短透析龄组,而拔管率高于短透析龄组(P=0.0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长透析龄导致首次PDAP拔管及治疗失败的风险分别是短透析龄的3.05倍(95%CI:1.35-6.91,P=0.008)和2.81倍(95%CI:1.45-5.44,P=0.002)。真菌及混合菌感染是长透析龄患者首次PDAP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OR:45.40,95%CI:1.488-1385.5,P=0.029;OR:16.50,95%CI:1.106-246.123,P=0.042)。而两组患者在维持PD、技术失败和全因死亡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进一步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发现,长透析龄并不是PDAP患者技术失败(OR:1.36,95%CI:0.84-2.19,P=0.206)或全因死亡(OR:1.51,95%CI:0.97-2.35,P=0.068)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长透析龄患者首次发生PDAP时易发生革兰阴性菌感染,并且治疗效果较短透析龄患者差,但对于长期转归方面无明显影响。长透析龄是首次PDAP拔管和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真菌及混合菌感染是长透析龄患者首次PDAP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假单胞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s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至2019年在吉林省4家三甲医院就诊的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患者按照病原学分为PsP组和非PsP组。计算PsP的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应用Cox回归法分析影响PsP技术失败的危险因素。总结铜绿假单胞菌PDAP的治疗方案和PsP药敏情况。结果 共纳入临床资料完整的腹膜透析患者1530例,其中439例患者发生664次PDAP。PsP发生率为0.007次/人年。与非PsP组相比,PsP组难治性腹膜炎比例高(41.38%比19.69%,P=0.005)、治愈率低(55.17%比80.79%,P=0.001)、拔管率高(24.14%比7.09%,P=0.003)。PsP组的技术生存率低于非PsP组(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铜绿假单胞菌是PsP患者技术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HR=9.020,95%CI=1.141~71.279,P=0.037)。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高,对复方新诺明、头孢唑林、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高。结论 PsP较非PsP的治疗效果差,铜绿假单胞菌是影响PsP技术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CYP1A1基因MSPI多态性与膀胱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44例膀胱癌患者(病例组)和85例同期住院非膀胱癌患者(对照组),检测CYP1A1基因MSPI多态性位点的3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在病例组CYP1A1基因MSPI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为:TT(54·5%)、TC(36·4%)、CC(9·1%),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T(72·7%)、C(27·3%);在对照组CYP1A1基因MSPI位点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为TT(61·2%)、TC(31·2%)、CC(7·1%),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T(77·1%)、C(22·9%)。各个基因型在两组中所占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等位基因频率两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1A1基因MSPI位点多态性的单独存在可能与本地区膀胱癌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4.
正认知功能由主要由定向力、注意力、记忆力、计算力、回忆能力、结构能力、执行能力等认知领域构成,如多个认知域发生障碍,则称为认知功能障碍~[1,2]。国内报道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6.8%~59.18%~[3~7]。认知功能障碍对于需要通过自己操作来完成治疗的PD患者来说影响很大。然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护人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将纳入研究的63例2型DN患者按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为尿蛋白定量正常组、早期DN组(DN_3)和临床DN组(DN_4).其中尿蛋白定量正常组按尿白蛋白定量又分为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DN_1)和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组(DN_2),并以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NC).测定并观察各组尿MCP-1和血hsCRP的变化.结果 DN4组尿MCP-1/尿肌酐(Ucr)和血hsCRP分别为(894.37±57.53) ng/g 和(13.50±1.80) mg/L,高于DN_3组的(597.63±41.62) ng/g 和(8.20±1.10) mg/L(P<0.05).NC组、DN1组和DN2组的尿MCP-1/Ucr比值分别为(81.16±7.98) ng/g,(102.70±10.41) ng/g和(286.71±10.83) ng/g,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组、DN_1组和DN_2组的血hsCRP分别为(2.30±0.30)、(4.80±0.50)和(6.30±0.60) mg/L,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型DN患者尿MCP-1和血hsCRP水平均升高,甚至在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的患者中已经明显升高,且二者敏感度较尿白蛋白高,有望成为早期DN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参麦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实验资料库(2009年第2期)、MEDLINE(1991~2009-03)、EMbase(1991~2009-04)、CBMdisc (1991~2009-04)、CNKI (1994~2009-04),手工检索相关文献,并用RevMan 4.2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治疗后参麦注射液组患者症状缓解和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均高于丹参注射液组;漏斗图近似对称,不存在发表偏移.结论 在缓解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及改善心电图方面,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他汀类药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KD)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2009年第2期)、MEDLINE(1991~2009年8月)、EMbase(1991~2009年8月)、CBMdisc(1991.2009年8月)、CNKI(1994~2009年8月),手T检索相关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价质量及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4.2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初检出281篇文献,经筛选最终纳入22篇文献共25个RCT,包括1838例患者。纳入文献总体质量不高,均为c级。由于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效应量合并。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WMD=-55.77,95%CI(-74.20,-37.34),P〈0.00001]、血肌酐(Scr)[WMD=-4.34,95%CI(-6.74,-1.94),P=0.0004]、C反应蛋白(CRP)[WMD=-1.48,95%CI(-2.32,-0.63),P=0.006]、总胆固醇(TC)[WMD=-1.33,95%CI(-1.75,-0.91),P〈0.00001]以及甘油三脂(TG)[WMD=-O.72,95%CI(-1.17,-O.27),P=0.002]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倒漏斗图散点分布近似左有对称,提示纳入研究存在发表偏倚可能性小。纳入的22篇文献共报道12例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经保肝治疗恢复正常,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的报道。结论现有研究结果表明,他汀类药物在调节早期DKD患者血脂的同时,可以降低UAER和Scr,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CRP水平有关,不良反应轻微。由于本研究纳入文献的质量缺陷,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证实结论。  相似文献   
8.
Toll样受体(TLRs)作为固有免疫中一个重要的受体家族,在1型糖尿病(T1DM)及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TLRs的结构及其传导途径、肠道病毒所致胰岛损伤中TLRs的作用机制、TLRs与1型糖尿病高血糖的关系、TLRs在DN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潜在应用价值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国产坎地沙坦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关于坎地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研究.在严格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应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初检出87篇文献,经筛选最终纳入11篇文献进行分析.同质性检验,有效性:χ2=1.85,df=10,P=1.00;安全性:χ2=5.46,df=10,P=0.86.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亚组及综合分析后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综合分析后,国产坎地沙坦酯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抗高血压药物有偏高的趋势;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依那普利和福辛普利比较有偏低的趋势.结论 国产坎地沙坦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相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抑制剂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GSK3β抑制剂(CI)、糖尿病模型组(DM组)和糖尿病GSK3β抑制剂治疗组(DI)。糖尿病大鼠GSK3β抑制剂治疗组干预治疗后,处死大鼠,检测24 h尿蛋白、血清肌酐(Scr);肾脏组织切片行PAS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IHC)方法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肾脏中的表达,测量血清中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含量。结果 GSK3β抑制剂可以减轻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功能改变。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CTGF蛋白表达增强(均P<0.01);血清中ICAM-1水平升高(均P<0.01)。与DM组相比,DI组大鼠CTGF蛋白表达下降(均P<0.01);血清中ICAM-1水平下降(均P<0.01)。结论 GSK3β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纤维化,降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减轻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改变。通过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血清中ICAM-1含量,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