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外科手术在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症中的意义。方法:对26例T2DM合并肥胖症的患者行胃减容和胃肠短路手术,观察术后血糖、体质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后1年空腹血糖4.9-8.8 mmol/L,平均6.3 mmol/L。治疗T2DM有效率100%,治愈率42.3%。体质量降低5-42 kg,平均降低17.5 kg。BMI降至20.8-32.0,平均25.5。结论:胃减容和胃肠短路手术是治疗T2DM合并肥胖症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对结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和肝转移的影响.方法 常规培养HT-29细胞,采用RT-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靶向CXCR-3的反义肽核酸(asPNA)对CXCR-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建立人结肠癌术后局部复发裸鼠动物模型、人结肠癌术后肝转移动物模型.分别经尾静脉注射asPNA、随机错配肽核酸和生理盐水,分析CXCR-3的asPNA对结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结果 asPNA处理结肠癌细胞后,CXCR-3mRNA和蛋白表达受到明显抑制(P<0.05).asPNA组与随机错配组和对照组比较,裸鼠结肠癌术后复发率(20%比60%、60%,P<0.05)、肝转移率(30%比100%、100%,P<0.05)、平均肝转移瘤数目[(7.6±2.4)比(28.4±9.8)、(26.8±8.6),P<0.05]均显著降低.结论 CXCR-3的asPNA能够抑制结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和肝转移,其机制可能与其特异性抑制HT-29细胞CXCR-3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在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和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PV-8000二步染色法,检测40例直肠腺癌原发灶标本和40例正常直肠黏膜中COX-2与VEGF-C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3)作为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组织淋巴管生成状况。结果:所测40例直肠腺癌组织中,COX-2及VEGF-C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5%(25/40)和65.0%(26/40)。40例标本中的21例(52.5%)可以检测到VEGFR 3阳性的肿瘤新生淋巴管。COX-2表达与VEGF-C表达、肿瘤新生淋巴管形成及淋巴结转移、是否侵透浆膜层等临床病理指标间呈明显相关关系(P<0.05);但与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病理组织学分型等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直肠腺癌组织中COX-2表达与VEGF-C表达状态、肿瘤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均呈明显相关;COX-2可能通过上调VEGF-C表达促进直肠腺癌淋巴管生成,并顺次导致淋巴结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R4对结肠癌肝转移潜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不同结肠癌细胞株中CXCR4蛋白及不同组织中SDF-1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SDF-1及抗CXCR4单抗对结肠癌细胞HT-29增殖能力的影响,体外趋化实验检测HT-29细胞定向迁移能力的变化.建立裸鼠结肠癌肝转移瘤模型,观察CXCR4特异性拮抗剂AMD3100对裸鼠肝转移率和转移瘤数目的 影响.结果 HT-29细胞表达较高强度的CXCR4蛋白,而肝组织表达高强度的SDF-1蛋白.与对照组相比,SDF-1可以诱导HT-29细胞增殖(0.76±0.11 vs0.38±0.06,P<0.05),抗CXCR4单抗对SDF-1的诱导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0.42±0.08 vs0.76±0.11,P<0.05);SDF-1可促进HT-29细胞的趋化迁移,抗CXCR4单抗可显著抑制SDF-1诱导下HT-29细胞的迁移能力(104.6±18.3 vs 148.8±26.2,P<0.05).AMD3100治疗组裸鼠结肠癌肝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0% vs 100%,P<0.05),平均瘤结节数目显著低于对照组(7.8±2.6 vs 22.4±8.6,P<0.05).结论 SDF-1/CXCR4生物轴参与了结肠癌肝转移过程,拮抗CXCR4功能可抑制裸鼠结肠癌肝转移,其机制与抑制CXCR4能够有效阻断结肠癌细胞在SDF-1诱导下的细胞增殖和定向迁移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直肠癌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chemokine CXC4 receptor,CXCR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73例直肠癌标本中CXCR4和VEGF-C的表达,并对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CXCR4在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5.2%,其中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1%、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在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7%,其中淋巴结转移组、无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3%、2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CXCR4阳性表达与VEGF-C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直肠癌CXCR4和VEGF-C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肿瘤浸润深度等不相关(P>0.05)。结论:CXCR4和VEGF-C的表达与直肠癌淋巴转移密切相关,CXCR4和VEGF-C可作为监测直肠癌患者淋巴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体外侵袭能力及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 HPSE)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HT-29细胞体外培养,以0.125、0.25、0.5mg/ml不同浓度苦参碱进行预处理48h后,采用半定量RT-PCR、Western-blot检测各组培养细胞HPSE mRNA及HPSE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细胞黏附实验检测细胞黏附能力的改变,Transwell小室检测侵袭及趋化能力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苦参碱处理组HT-29细胞HPSE mRNA及HPSE蛋白的表达和细胞黏附侵袭能力均受到显著的抑制(P<0.01),其抑制效应与药物的浓度呈正相关(组间比较P<0.01)。结论:苦参碱能够显著抑制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T-29细胞HPSE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是指首先接受肿瘤及其周围组织淋巴引流的首个或数个淋巴结。目前对直肠癌SLN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我们应用^99mTC标记的硫胶体(^99mTC-SC)示踪法对48例直肠癌的SIN进行定位检查,探讨SLN定位活检在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抑制剂SU6668联合5-Fu对人结肠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将结肠癌HT-29细胞注入裸鼠脾脏,建立结肠癌肝转移模型。将裸鼠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SU6668组、5-Fu组和对照组4组。治疗6周后,处死裸鼠,计数肝转移率和肝转移结节数。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图像分析系统对肝转移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e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各组转移率依次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肝转移结节数目比较上,对照组结节数大于20个时各组裸鼠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和SU6668组分别与5-Fu组及对照组相比,MVD均显著减少(P<0.05)。联合治疗组、SU6668组、5-Fu组与对照组比较,VEGF、bFGF均显著降低,且联合治疗组、SU6668组、5-Fu组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6668通过抗血管生成抑制结肠癌的肝转移,与5 Fu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为安全有效的抗肿瘤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