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下颌角截骨是面型轮廓重塑中最常见的一种手术,为了提高手术的精确性,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我们对各种下颌角截骨术操作技巧进行探讨.方法:术前进行面部测量、下颌骨曲面断层X线和头颅正侧位定位X线片投影测量,设计截骨线和去骨量,术式选择口内切口下颌角截骨术、口内切口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截骨术、耳后切口下颌角截骨术、耳后和口内联合切口下颌角截骨术;结果:面下部过宽同时下颌角肥大者单纯下颌角截骨效果往往不会很理想,需要同时进行下颌角外侧骨板部分去除,减少面下部的宽度,206例术后两侧对称,效果良好;1例面瘫;2例下颌骨骨折,术中做内固定;3例下颌骨体部成角,3个月后第二手术将突出部分磨平.结论:术前测量设计下颌角截骨的术式和截骨线是十分必要的,根据下颌角肥大的不同类型选择相适应的截骨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男性科门诊人群血清总睾酮水平的分布特征。方法:收集近5年来我院男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和体检者性激素检测数据,分析血清总睾酮及其他各项性激素指标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6545例性激素齐全的男性人群,平均年龄(32.24±7.69)岁,总睾酮水平为(15.78±7.11)nmol/L。血清总睾酮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年龄与总睾酮呈显著负相关(r=-0.118,P0.001)。≥35岁组与35岁组间雄激素不足(睾酮12.0 nmol/L)的比例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男科门诊人群血清总睾酮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35岁人群雄激素不足的比例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口服西地那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的疗效.方法 1200例ED患者服用西地那非治疗,其中心理性ED 789例(65.75%),器质性ED 162例(13.50%),混合性ED 249例(20.75%).结果 经服用西地那非治疗1006例取得有效和显效,总有效率83.83%,其中心理性ED 95.06%(750/789)、器质性ED 66.05%(107/162)、混合性ED 59.84%(149/249),本组口服西地那非治疗ED无重大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西地那非为口服治疗ED一线药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组织工程技术体外构建泌尿系细胞支架复合结构的可行性.方法 取健康处死猪的膀胱黏膜下层,经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后形成膀胱黏膜下层无细胞基质,进行组织学和细胞毒性检测;收集原代兔膀胱尿路上皮细胞以及平滑肌细胞,经过体外培养扩增后分别接种于无细胞基质的两侧面,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在基质中的生长、粘附和扩增情况.结果 两种细胞可分别在膀胱黏下层无细胞基质的两侧面生长扩增,平滑肌细胞可向基质内部侵入.结论 膀胱无细胞基质适合膀胱平滑肌细胞及尿路上皮细胞生长,体外可形成类似膀胱壁的复层细胞组织工程结构.  相似文献   
5.
美国在住院医师培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成为公认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的典范。在我国,探索和尝试新的培养合格临床医生的机制,是关系到我国临床医疗水平的首要环节,也是医学继续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可借鉴美国住院医师培养的相关经验开展工作,尽快缩短与国外的差距。通过总结我国自己的经验和借鉴他山之石,找出存在的问题,保留行之有效的培养制度,去掉形式化的指标和方法,为我国的住院医师培养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7.
患者男性,17岁,外伤后右侧睾丸回缩移位一月余入院.患者外伤前双侧睾丸一直位于阴囊内.一月前骑摩托车发生车祸,造成全身多处挫伤,经治疗后出院.出院后始注意到右侧阴囊空虚,同时发现右下腹一凸起肿块,触之疼痛,有时有隐胀不适感.  相似文献   
8.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8月—2010年4月收治的4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皆行输尿管镜检查,并根据情况行钬激光碎石术。结果 4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386例成功碎石。手术时间30~126 min,平均51.8 min。术中结石移位38例,因输尿管迂曲、狭窄不能进镜达结石部位26例。术中发生输尿管黏膜下损伤12例,输尿管穿孔5例。术毕不能成功留置双J导管患者28例,分别给予暂时留置输尿管导管或不留置导管。术后体温>38.5℃者47例,给予静脉抗感染和对症治疗后皆获得好转。术中发现结石移位者38例,术后5~7 d再行补救性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双J导管常规留置时间为2~4周。术后结石残留造成再次输尿管梗阻8例,经再次输尿管镜碎石术后皆好转。术后输尿管狭窄2例,经开放手术行狭窄段切除吻合术后好转。术后3个月随诊,结石清除率达90%。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手术安全性高,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干细胞进行膀胱缺损修复是近年来组织工程膀胱研究的一项热点.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是组织工程膀胱修复的理想种子细胞.本文分别就利用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进行膀胱缺损组织工程修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