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成年人麻疹临床分析及甲臂微循环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肾综合症出血热(HFRS)各期血清蛋白的变化特点及其与肝、肾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瑞士产COBAS MIRA PLUS CC全血动生化分析仪及日本产MA-4210尿液分析仪分别检测同时的空腹静脉血及晨尿。结果 150例HFRS患者217次检测血清总蛋白(T)平均为63.51g/L,白蛋白(A)为36.29g/L,球蛋白(G)为27.22g/L,A/G=1.33。其中A/G为1.49-1.0者137例(63.3%),A/G<1.0者27例(12.44%),A/G≥1.5者53例(24.42%)。结论 HFRS患者有75.58%存在着低白蛋白血症,并贯穿于各期,异常程度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主要原因是肾脏损害,大量白蛋白从尿中丢失,与肝脏的合成功能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3.
我院传染科从1995年9月至2001年9月共收治老年人肾综合征出血热97例,占同期肾综合征出血热住院总人数的7.15%,与国内有关报道一致。现将有关资料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54例,女43例;年龄60~81岁,平均68.76岁;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8.7%。诊断符合1986年卫生部颁布的《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标准,并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EHF—IgM抗体证实。1.2 发病至入院时间:发病后2天内入院者仅18例,占  相似文献   
4.
郭伟  刘春水 《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948-1949,1952
目的 观察体重指数对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 观察组36例体重指数>28 kg/m2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对照组30例体重指数20~25 kg/m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应用拉米夫定100 mg每日一次治疗,分别比较治疗第12周、24周、48周时患者血清ALT、HBVDNA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的第12周、24周、48周,观察组患者ALT复常率分别为11.1%、36.1%、63.9%,对照组患者ALT复常率分别为16.7%、40%、86.7%,48周时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BVDNA阴转率分别为8.3%、22.2%、33.3%,对照组患者HBVDNA阴转率分别为13.3%、30%、76.7%,48周时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病毒学突破率分别为0/36、3/36、9/36,对照组患者病毒学突破率分别为0/30、0/30、2/30,48周时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重指数不同可以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拉米夫定的敏感性及抗HBV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肺结核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感染病原菌及药敏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医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住院的肺结核患者167例,对其中68例肺部感染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留取痰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结果 167例肺结核患者发生肺部感染68例,感染率40.72%;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74株,革兰阴性菌40株占54.05%,革兰阳性菌12株占16.22%,真菌22株占29.73%;革兰阴性菌对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广泛耐药,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性较高;高龄、抗菌药物使用、合并糖尿病、营养状况差、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有低蛋白血症、复治等是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肺结核患者容易合并肺部感染,且影响因素众多,感染的病原菌以条件致病菌为主,且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应加强对高危患者的干预,同时加强病原菌分离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6.
以急性肾衰竭(ARF)起病的急性白血病在临床上较少见〔1~3〕,其中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占的比例较大,且多见于儿童。其起病隐匿,病情凶险,诊断困难,易造成误诊。我院收治以急性肾衰竭起病的急性白血病1例,病情复杂,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自然杀伤细胞G2D受体在乙肝患者体内差异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30例慢性肝炎患者,21例重型肝炎患者及非乙肝对照18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G2D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肝组织G2D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慢性肝炎患者、重型肝炎患者及非乙肝对照肝组织G2D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3.33%、42.86%和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5,P〈0.05);重型肝炎患者G2D阳性细胞百分率与慢性肝炎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P〈0.05);慢性肝炎患者G2D阳性细胞百分率与非乙肝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重型肝炎患者、慢性肝炎患者及非乙肝对照外周血G2D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2.32±3.43)%、(17.22±5.43)%和(11.11±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患者G2D阳性细胞百分率与非乙肝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患者肝组织及外周血G2D高表达,可能与肝炎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氟马替尼与伊马替尼治疗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的治疗反应、结局以及严重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收集来自国内76个中心自2006年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确诊、年龄≥18岁、确诊后6个月内接受氟马替尼或伊马替尼作为一线治疗且临床资料相对完整的CML慢性期病例。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减少一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药物选择偏倚, 比较两种TKI的治疗反应及结局。结果研究最终纳入4 833例接受伊马替尼(4 380例)和氟马替尼(453例)作为一线治疗的成人CML慢性期患者。伊马替尼治疗组中位随访54(IQR:31~85)个月, 7年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主要分子学反应(MMR)、分子学反应4(MR4)和分子学反应4.5(MR4.5)累积获得率分别为95.2%、88.4%、78.3%和63.0%。7年无治疗失败生存(FFS)率、无进展生存(P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71.8%、93.0%和96.9%。氟马替尼治疗组中位随访18(IQR:13~25)个月, 2年CCyR、MMR、MR4和MR4.5累积获得率分别为95.4%、86.5%、...  相似文献   
9.
目的:创建家兔创伤性膝关节僵直动物模型。方法:用新西兰大白兔,对膝关节进行强力被动扭转、暴力按摩,造成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后,固定膝关节于伸直位4周,并观察皮温、肿胀度、局部体征和局部纤维化骨化情况,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损伤局部肿胀明显;皮温升高;患肢关节强直,伸屈功能明显障碍,最后关节僵硬;X线片示少部分出现低纤维化影;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改变。结论:该动物模型与临床创伤性关节僵直表现一致,说明模型复制成功。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产、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活动量及受伤机率的增加,并且随着外科技术、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手术器械的改进,颈椎疾患的发生率及手术率均在增加。作者总结我院自1996年1月~1998年1月收治的颈椎疾患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术共15例报告于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