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通过抑制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环氧化酶而起到镇痛作用[1]。此类药物可以单独用于较小手术的镇痛,也可以在大手术的多模式镇痛中起到重要作用,改善术后镇痛效果,减少吗啡用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通常认为,有效地控制术后的急性疼痛能阻止其向慢性疼痛的转变。环氧化酶2(COX-2)特异性抑制剂有着与传统的NSAIDs相同的镇痛效果,同时减少了胃肠道反应和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注射用COX-2特异性抑制剂帕瑞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腰椎管内畸胎瘤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手段。 方法 我院于2013 年5 月13 日收治1 例腰椎管内畸胎瘤,患者男性,27 岁。通过影像学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腰椎管内畸胎瘤,同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术中可见脊髓圆锥高位,畸胎瘤位于腰椎管硬脊膜下髓内脊髓圆锥位置,为囊实性,有包膜,内容物为豆渣样脂肪成分。 结论 发生于腰椎管内畸胎瘤罕见,须经病理检查诊断;目前治疗为显微镜下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3.
CT引导下经额入路微创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涛  刘建恒 《吉林医学》2011,32(14):2806-280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额入路微创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完全恢复日常生活者28例,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者51例,需人帮助扶拐可走者57例,卧床但保持意识者39例,植物生存状态11例,死亡13例。结论:CT引导下经额入路微创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方法简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对比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与传统开放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中短期疗效,以评价MIS-TLIF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9月166例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临床资料,70例行MIS-TLIF治疗,96例行PLIF治疗。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MIS-T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术后卧床天数、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手术满意度均优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MIS-TLIF组术后血清肌酸激酶值显著高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手术时间,手术前后VAS评分、ODI,并发症发生率和椎间融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IS-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术后恢复快,住院费用低,手术满意度高;但MIS-TLIF术后血清肌酸激酶值偏高,考虑可能因术中使用电刀,通道空间狭小,术中吸引器使用少,肌酸激酶大量吸收入血所致,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 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量化评价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posterior ligament complex, PLC)对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和小关节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 建立正常的腰骶椎(L1-S1)三维有限元模型(normal model, Nm),分别建立单纯融合模型(fusion model, Fm)、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模型(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model, PLIFm)、切除上邻近节段PLC的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模型(PLC resection and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model, PR&PLIFm),在相同的预载荷和力矩加载下进行前屈、后伸、侧弯和扭转运动,分析比较4组模型手术及邻近节段的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椎间盘应力和小关节接触力变化。结果 成功建立了正常有效的腰骶椎有限元模型及3种融合模型。3种融合模型均出现邻近节段ROM和椎间盘应力的不同程度增加,PLIFm和PR&PLI...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S-Tube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minal lumbe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用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经椎板关节突螺钉混合内固定两种术式围术期指标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 2013年12月于我院采用S-Tube下MIS-TLIF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59例,其中69例行单侧混合内固定(A组),90例行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B组),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术后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腰痛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111±13) min,术中出血量(85±46) ml;B组手术时间(123±12) min,术中出血量(110±52) ml;A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腰腿疼痛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单侧切口MIS-TLIF使用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经椎板关节突螺钉混合内固定较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S-Tube下腰椎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e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与传统开放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e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75岁以上老年人单节段腰椎退性行疾病的围术期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6月,接受单节段腰椎融合手术的75岁以上患者45例,20例行MIS-TLIF,25例行PLIF,比较围术期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术后发生并发症1例(5%),PLIF组5例(20%),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钉道制备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地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PLIF组(P<0.01),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 d MIS-TLIF组腰痛VAS评分优于PLIF组(P<0.05),术后两组间ODI评分、腿痛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 <0.05)。结论与传统开放PLIF相比,S-Tube下MIS-TLIF术式治疗75岁以上老年人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