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与传统开放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中短期疗效,以评价MIS-TLIF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9月166例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临床资料,70例行MIS-TLIF治疗,96例行PLIF治疗。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MIS-T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术后卧床天数、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手术满意度均优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MIS-TLIF组术后血清肌酸激酶值显著高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手术时间,手术前后VAS评分、ODI,并发症发生率和椎间融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IS-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术后恢复快,住院费用低,手术满意度高;但MIS-TLIF术后血清肌酸激酶值偏高,考虑可能因术中使用电刀,通道空间狭小,术中吸引器使用少,肌酸激酶大量吸收入血所致,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窥镜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6月—2020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单节段LDH患者33例,其中16例采用传统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窥镜手术治疗(A组),17例采用“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窥镜手术治疗(B组)。记录术中医师及患者辐射暴露次数;麻醉后体位摆放完成至置入工作通道总时间(T0);穿刺针刺破皮肤至导针初次放置到满意位置的时间(T1);导针放置完成到置入工作通道时间(T2);其他时间(T3),A组包括穿刺前透视定位穿刺点等时间,B组包括示踪器放置、术中X线扫描、穿刺通道制订等时间。记录术前和术后3 d、1个月、6个月时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B组医师辐射暴露次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辐射暴露次数明显多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T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T1、T2比A组短,T3比A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各时间点腿痛VAS评分、ODI和JOA评分明显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各时间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窥镜手术治疗单节段LDH临床效果良好,且术中医师辐射暴露次数少,穿刺操作准确、便捷,稳定性可靠。  相似文献   
3.
背景 神经根封闭术在脊柱外科应用广泛,现存的各种术前定位、导航技术均有不足之处.目的 探讨新型椎间孔穿刺路径靶向器结合乳胶定位板在经椎间孔腰骶神经根封闭术前定位中的应用,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骨科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99例.2019年7月之前使用乳胶定位板定位穿刺方法的病例作为A组,男22例,女25例,平均年龄(61.26±10.99)岁;2019年8月以后使用新型椎间孔穿刺路径靶向器结合乳胶定位板进行穿刺的病例作为B组,男26例,女26例,平均年龄(62.47±10.23)岁.记录两组术前穿刺次数、穿刺期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穿刺术后2 h穿刺区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析术中实际穿刺深度和术前理论计算穿刺深度的组间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A组与B组的平均穿刺次数[(4.62±1.61)次vs(1.32±0.55)次]、平均透视次数[(7.28±2.17)次vs(4.23±1.42)次]、手术时间[(18.15±4.80)min vs(12.79±2.80)min]、术后2 h的VAS(3.23±1.43 vs 2.46±1.11)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使用新型椎间孔穿刺路径靶向器结合乳胶定位板可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减少术前穿刺次数、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减少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辐射暴露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期椎间融合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采用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65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下床时间。记录术前及术后6个月、1年、3年、5年时腰椎椎间隙高度、融合节段活动度(ROM)、椎间融合骨面积比。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1年、3年、5年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变化。采用Bridwell方法评价腰椎融合率,观察术后内固定断裂、融合器移位、邻近节段退行性变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147.01±31.65) min,术中出血量为(109.38±61.51) mL,术后住院天数为(4.20±1.22) 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6.49±5.65) h。所有患者随访5年及以上,术后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显著改善,术后1年较术后6个月时降低,术后1年至术后5年维持良好;融合节段ROM术后3年内持续改善,术后5年时融合节段ROM维持良好;术后5年内椎间融合骨面积比、腰腿痛VAS评分及ODI均持续改善。术后5年时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内固定钉棒松动、断裂或融合器移位、塌陷等情况,邻近节段退行性疾病(ASDis)发生率为4.6%。结论 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中期融合牢固、临床疗效满意,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康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设计一种穿刺后可多次获取活组织标本、兼备快速止血以及预防肿瘤针道转移功能的新型活检针。方法:将20只成功接种VX2肝癌细胞株的实验兔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使用新型活检针,B组使用PRECISA活检针。比较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活检组织量、病理诊断结果以及穿刺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首次穿刺成功率高于B组,分别为90%和70%;A组较B组可明显获取更多的条状活检组织,分别为100%和80%;病理示"严重挤压变形细胞,未能定性"而影响诊断者仅见于B组;A组出血、肿瘤针道转移发生率低于B组。结论:新型活检针弥补了现有活检针的不足,其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随着内镜技术及微创器械的飞速发展,脊柱内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经皮内镜辅助下腰椎融合术(percutaneous?endoscopic?lumbar?interbody?fusion,PE-LIF)作为一种新兴脊柱微创技术,有望引领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方向.本文围绕PE-LIF的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现有技术手段、融合器选择的最新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用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TLIF)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采用MI-TLIF治疗的单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A组)和患者自控镇痛组(B组),研究过程遵循双盲对照原则。A组患者术后在切口周围环形全层给予1%罗哌卡因注射100.00 mg(生理盐水稀释至20.00 m L)。B组患者术后给予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PCA)。术后(2 h、6 h、12 h、24 h)对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镇痛满意度、镇痛补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结果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2 h、6 h 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 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有1例患者进行了镇痛补救,B组术后有4例患者进行了镇痛补救。A组(77.8%)术后镇痛满意率明显优于B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8%和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TLIF术后切口周围局部注射罗哌卡因较PCA效果更确切,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急性疼痛,增加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疾病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微创手术以其明确的临床疗效被广大患者和医务工作者所认可,微创手术技术包括经典的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和较新的OptiMesh技术和弯角椎体成形术等,本文综述了椎体成形微创手术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BACKGROUND: Currently, the cement delivery device used in vertebral augmentation vertebral augmentation (vertebroplasty and kyphoplasty) has flat tips that cannot be bent. During surgery, we always choose injection cement by symmetric way to keep the balance of power on the biomechanics of the vertebral body, while the traditional cement delivery tube can only be used in ipsilateral vertebral bo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