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外伤性心肌梗死(traumatic myocardial infarction,TMI)是指原来身体健康或无明显心肌缺血症状的患者,在外伤后出现心电图异常和心肌血清酶学或心肌钙蛋白升高,并符合急性心肌梗死(AMI)动态演变的疾病[1].1929年Kohn描述了外伤性心肌梗死.李德祥在1990年对TMI做过损伤机制叙述.外伤致心脏损伤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心脏损伤,前者已经有了明确的外科处置方案;而后者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还可直接导致心肌挫伤,而胸部钝性外力引起冠状动脉多种损伤[2]导致的AMI则少见.近年对于TMI的报道均属于个案报道,例数少.但这个问题在急诊很容易被忽略而漏诊,缺乏成熟的处置原则.现将收治的一例外伤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综述,对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案、治疗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3.
刘双庆  包旭波 《新疆医学》2010,40(10):100-101
护理是一个细微而又繁琐的工作。“在以人为本”的工作中,护士不但要有精湛的操作技能,和蔼的态度,更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在细致的护理工作中,护士通过细心,耐心,关心,及时发现问题,为患者解除病痛。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长期大量输液,输入高浓度药物,刺激性强,留置针留置时间过长或固定不妥,血管脆性增加等原因,容易引起患者静脉输液局部肿胀疼痛。  相似文献   
4.
自膨式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食管狭窄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治疗与护理恶性食管狭窄应用自膨式支架的效果.方法:对32例恶性食管狭窄患者行自膨式支架置入.结果:32例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自膨式支架的置入为失去手术机会及术后管腔狭窄的患者撑开了食管狭窄段,缓解了吞咽困难,增强了营养摄入,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ICG)的光热治疗(PTT)性能及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方法 利用紫外和荧光光谱对ICG的光物理性质进行表征;测定不同质量浓度ICG(0、12.5、25、50、100和200 mg/L)的光热升温曲线,评估ICG的光热转化性能;取小鼠乳腺癌4T1细胞与不同质量浓度的ICG溶液(0、50、100、200和500 mg/L)混合,通过MTT实验检测ICG的细胞毒性;取1×1010 CFU/mL的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加入到96孔板中,将实验分为7组:PBS组、ICG组(500 mg/L)、激光照射组(1.5 W/cm2的808 nm激光照射10 min)、ICG+0.33 W/cm2激光照射组、ICG+0.66 W/cm2激光照射组、ICG+1 W/cm2激光照射组、ICG+1.5 W/cm2激光照射组,观察并记录存活的菌落数,分析基于ICG的PTT杀菌效果。结果 紫外吸收光谱证实ICG在808 nm处具有较强的光吸收能力;ICG溶液(质量浓度为200 mg/L)经功率密度为1.5 W/cm2的808 nm近红外激光照射10 min后,温度可升高23.3 ℃,而纯水的温度仅升高了4.8 ℃。ICG不同质量浓度组即50、100、200、500 mg/L组的细胞生存率分别为81.87%±2.69%、81.47%±2.94%、82.92%±2.61%、80.44%±2.9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02,P>0.05)。不同功率密度激光照射组即0.33、0.66、1、1.5 W/cm2组的细胞生存率分别为97.21%±1.59%、94.92%±1.98%、93.89%±1.38%、93.03%±2.3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864,P>0.05)。杀菌实验中,与PBS组比较,ICG+激光照射组随着激光功率密度的升高,细菌存活数量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3.800,P<0.01)。结论 ICG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光热治疗性能,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杀灭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转化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包皮环扎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的先进手术方式,具有微创不缝合,低疼痛,简捷,愈合包皮整齐美观,光滑柔软,安全可靠,随治随走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适用于儿童.我院在术后家庭护理中以保护局部清洁干燥来取代常用3%盐水或3%硫酸镁液浸泡阴茎,干后喷消毒液的护理方法,有效减轻患儿的恐惧心理,减少家长每日护理时间,减轻家长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来我院门诊手术室进行包皮环扎术的患儿共358例.根据纳入标准选择样本:年龄6~13岁,平均年龄(9.23±1.86)岁;初次手术;意识清醒;本市;家长、患儿同意本研究项目.共有137例患儿符合以上条件.随机分为干燥组55例和硫酸镁组43例,盐水组39例.3组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所致肾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注射依达拉奉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组)和假手术组,每组6只.制备SAP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对治疗组大鼠尾静脉注射依达拉奉(6 mg/kg体质量),术后观察72 h后通过心脏放血来处死大鼠,取出肾及胰腺组织,其余各组大鼠均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100 g体质量).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的髓过氧化酶(MPO)活性、丙二醛(MDA)水平、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和组织学变化及依达拉奉对其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的MPO活性增强,MDA水平提高,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明显升高;依达拉奉可以明显降低血肌酐、尿素氮、肾脏组织的MPO活性和MDA水平,同时依达拉奉可以减轻大鼠肾脏组织的病理损害而并未改善胰腺组织的病理损害.结论 依达拉奉可明显降低SAP大鼠肾脏组织MPO活性、MDA水平,改善肾脏功能,减轻肾脏组织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强化肢体功能康复集束化治疗策略在蝮蛇咬伤致肢体肿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10月在该院住院的117例蝮蛇咬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接受强化肢体功能康复集束化治疗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9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 h、72 h行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及D-二聚体(D-Dimer, D-D)检测并记录患者肢体肿胀、疼痛评分等指标。通过随访记录患者患肢消肿、疼痛消失及功能恢复正常的具体时间。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CK及D-D水平均呈随时间推移而明显降低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K水平降低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肢体周径差值及VAS评分在治疗后第24 h时即出现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第72 h时出现降低。治疗组在患肢消肿及功能恢复所需时间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疼痛最终消失所需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阿芬太尼、瑞芬太尼预处理对丙泊酚注射痛的影响.方法 将175例需在全麻下进行妇科手术的成年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四组:阿芬太尼(1 mg/2 mL)组(AL组,n=43)、瑞芬太尼(0.01 mg/2 mL)1组(REM1组,n=43)、瑞芬太尼(0.02 mg/2 mL)2组(REM2组,n=45)及生理盐水(2 mL)对照组(n=44),30 s后注射丙泊酚.根据患者的主观感觉进行疼痛模拟评分(VAS),并记录注药期间出现的所有不良反应.结果 REM2组和对照组各1例患者因静脉置管困难而排除.AL组、REM1组、REM2组三组患者出现的注射痛严重程度均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AL组在缓解丙泊酚注射痛上比REM1组和REM2组更有效(P<0.05),而REM2组在缓解丙泊酚注射痛上比REM1组有效(P<0.05).用药组的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L 组中有1例患者在注药后出现了恶心;REM2组中有1例患者在注药完成后出现恶心,1例患者在注药过程中出现会阴搔痒.结论 阿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能有效缓解疼痛的发生.瑞芬太尼在预防丙泊酚注射痛时是有效的,且剂量应≥0.02 mg.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阿芬太尼、瑞芬太尼预处理对丙泊酚注射痛的影响.方法 将175例需在全麻下进行妇科手术的成年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四组:阿芬太尼(1 mg/2 mL)组(AL组,n=43)、瑞芬太尼(0.01 mg/2 mL)1组(REM1组,n=43)、瑞芬太尼(0.02 mg/2 mL)2组(REM2组,n=45)及生理盐水(2 mL)对照组(n=44),30 s后注射丙泊酚.根据患者的主观感觉进行疼痛模拟评分(VAS),并记录注药期间出现的所有不良反应.结果 REM2组和对照组各1例患者因静脉置管困难而排除.AL组、REM1组、REM2组三组患者出现的注射痛严重程度均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AL组在缓解丙泊酚注射痛上比REM1组和REM2组更有效(P<0.05),而REM2组在缓解丙泊酚注射痛上比REM1组有效(P<0.05).用药组的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L 组中有1例患者在注药后出现了恶心;REM2组中有1例患者在注药完成后出现恶心,1例患者在注药过程中出现会阴搔痒.结论 阿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能有效缓解疼痛的发生.瑞芬太尼在预防丙泊酚注射痛时是有效的,且剂量应≥0.02 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